朱玟諭
周末一早,我準備寫作業(yè)時,爸爸給了我一部手機:“玟玟,今天我和媽媽有點事要外出,手機先給你,有事就打電話給我們。我們十點回家檢查作業(yè)?。 蔽尹c點頭,拿著手機就進了書房。
手機躺在茶幾上,不斷彈出各種廣告。它仿佛有什么特殊的魔力,將我的思緒一遍遍地打亂,我的眼睛也不自覺地瞥向茶幾那邊。
這里面到底有什么呢?要不,我去關了它的聲音,省得它一直不停地打擾我……手機中各種各樣的軟件看得我眼花繚亂。我興致勃勃地打開了其中一個:“哇,太神奇了吧!”我手指在屏幕上來回翻動,可想起爸爸的話,我還是把手機放了回去。寫了二十分鐘作業(yè),我又蠢蠢欲動,小心地打開了手機。
我看了一眼時間,馬上九點了:“就玩一會兒吧!”這一次沖動戰(zhàn)勝了理智。不知不覺,九點四十了,沒關系,那再玩十分鐘也不遲。鬼使神差,我拿起手機完全沉浸在了虛擬世界里。
十點整,爸爸媽媽回來了。媽媽沖進書房檢查我的作業(yè),然后摸了摸發(fā)燙的手機,一切都明白了。而我,早已慚愧地低下了頭。
手機是科技的產(chǎn)物,如果不加節(jié)制地玩手機,那會像我一樣,嚴重地影響學習,那手機就成了阻礙我們前行的絆腳石。
老師小評
習作最精彩的就是小作者的心理描寫,真切地展現(xiàn)出在好奇心驅(qū)使下拿起手機到最后不愿放下耽誤寫作業(yè)的過程,也通過這個事例,為我們證明了“如果不加節(jié)制地玩手機,那手機就成了阻礙我們前行的絆腳石”這一道理。
【作者系浙江桐鄉(xiāng)市濮院茅盾實驗小學602班學生,指導并置評:陳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