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鋼(山東)
1
為了秦老明天90大壽的事情,旮旯村上上下下迅速忙碌起來啦。
最著急上火的自然還是村支書齊大山和主任劉奮斗。他們有心為秦老過一個熱熱鬧鬧的生日,可又知道秦老是參加過抗美援朝的志愿軍老戰(zhàn)士,退伍回村后干了大半輩子支書,平時最反對鋪張浪費。
劉奮斗說:“這事村委出面不合適,還得是村民自覺自愿才行。”
“村民自愿也白搭!”齊大山發(fā)愁地抽著煙,“難道前年的事情你都忘了?”
前年秦老88歲大壽,一大早村民們便包好禮金,帶著禮物,扶老攜幼去秦老家祝壽,可是老爺子堅決不收,即便是有人偷偷將禮金塞到炕沿下、墻洞里,秦老發(fā)現(xiàn)后都拄著拐杖一一給人家送回去了。
“是啊,可不能為了咱的孝心再折騰老爺子啦!”兩個人一時間毫無辦法,不由得都陷入了沉思……
2
1948年冬天,上面到旮旯村抓壯丁,限定村里至少出3個青年小伙。都知道打仗是要掉腦袋的事情,符合條件的十幾戶人家尋死覓活誰也不愿去,村里沒有辦法便把大家聚在一起抓鬮,聽天由命。
那一年秦在田17歲,和村里的精壯小伙一字排開在麥場上抓鬮,族長做了十幾個鬮放到磨眼里,老老少少把那盤石磨圍得嚴嚴實實。
排到第三個人時,抓到了一張“去”的字條,麥場上的家人頓時哭成一片。
秦在田排在倒數(shù)第二個,在他前面已經(jīng)有兩人抽到了“去”字,當他把手伸向磨眼時,全村人的心都揪了起來,老爹和老娘更是將頭扭過去不敢看。
秦在田將字條摸出來,交給族長。族長展開,故意頓了頓,高聲念道:“留——”
秦在田全家哭著抱成了一團,而排在最后的劉雙喜一屁股坐到了地上,當場就草雞(反悔)了,打死也不肯去,他剛過門的媳婦更是立馬昏了過去。麥場上頓時亂作一團……
那一夜,全村人都能聽見劉雙喜媳婦那撕心裂肺的哭聲,男女老少誰也沒有睡好。一大早,秦在田正迷迷糊糊地睡著,忽然聽到一聲尖叫:“快救人哇!雙喜媳婦上吊了!”
大家連忙奔到雙喜家里。幸虧發(fā)現(xiàn)得早,經(jīng)過一番折騰,雙喜媳婦終于蘇醒過來,可是她目光呆滯,老半天才說了一句話:“雙喜若是走了,俺也不活啦!”
在場的很多村民都流下了眼淚??吹竭@一幕,秦在田突然站出來說:“都別哭了,俺替雙喜去!”
“啥?!”所有人都呆住了,在田娘更是使勁捶著秦在田的后背:“你瘋啦?瞎說啥呢?”
劉雙喜撲通一聲給秦在田跪下了,他爹娘和媳婦也齊刷刷地跪在了他面前。秦在田將他們挨個攙起來,走到自己娘跟前說:“娘,就讓俺替雙喜兄弟去吧。別說此去未必就死,即便死了你還有俺大哥照顧,雙喜可是獨苗??!”
當天下午,劉雙喜走了十幾里山路給秦在田家挑了一擔甜水,他說:“在田哥,你放心。就算今后俺家吃不上水,也不渴著俺叔和嬸子?!?/p>
就這樣,原本不該去打仗的秦在田跟著部隊去了前線,臨走那天全村老少都來送這位忠厚仁義的后生。
國內的戰(zhàn)局一天一個變化,在田爹娘提心吊膽地過了大半年,眼看著村里一同出去的兩個后生死的死、回的回,好歹都有個下落,可就是沒有自己兒子一丁點消息。
這天早上,一大隊穿著棉布軍裝的隊伍打村外經(jīng)過,村里的人喊著什么“解放啦”,都到村口去瞧稀奇。在田娘望著整整齊齊的隊伍,眼淚又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
正在這時,隊伍里一個扛槍的大兵揮著手向村口跑來,眾人還沒認出來人是誰,他已經(jīng)奔過來抱住了在田娘:“娘,俺是在田,俺回來啦!”
那一天,秦在田家比過年還熱鬧,屋里、院里擠滿了人。大家都好奇,出去時還是個被抓壯丁的大頭兵,咋一轉眼成了解放軍?
原來,秦在田剛到部隊就發(fā)現(xiàn)大家都不愿意為上面那些不把自己當人的大官賣命,不久便和大家一起投誠起義,成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小戰(zhàn)士。
全村人都為秦在田感到高興,可是他只在家里待了一天,便匆匆南下追趕部隊去了。
秦在田這一去就是4年,直到1953年,他才在鄉(xiāng)里敲鑼打鼓中回到了旮旯村??墒牵吹剿哪且豢?,村口上原本興高采烈的村民都沉默了:穿著軍裝的秦在田高大結實,可一條衣服袖子空蕩蕩的,在寒風中搖擺著……
回到村里的秦在田一天也閑不著,雖然少了一只胳膊,可并不妨礙他參加勞動,村里整理梯田,修建村小學,樣樣都沖在前面。后來,老支書年紀大退休了,村里一致選秦在田當了支書。他這一干就是40多年。
3
回想起這些,劉奮斗眼里已經(jīng)有了淚水:“俺爹臨閉眼前,攥著我的手說,啥時候也不能忘了你秦伯對咱全家的恩情,你得為他養(yǎng)老送終!”原來,劉奮斗就是劉雙喜的兒子。
齊大山用力拍了拍劉奮斗:“不只是對你家,老爺子對咱全村人都有恩!”
秦在田當支書這些年,親自領著大伙兒修路,上山修整荒山坡地栽種果樹。旮旯村自古以來缺水,吃水要到十幾里外的甜水泉去挑,村里有誰家娶媳婦、生孩子、老人過壽,旮旯村最高的禮節(jié)就是送一擔甜水,這可比給錢給物令主家歡心。那些年秦在田沒少給村里的孤寡老人、五保戶挑水。齊大山父母體弱多病,秦在田也經(jīng)常給他家送水,他從小就盼著秦叔叔去他家,纏著他給自己講戰(zhàn)斗故事。
若要說起來,秦在田唯一一次在村里收禮,還是齊大山家的。1998年,為了提高水果的品質,秦在田和大伙兒在山上修建水渠,被落石砸傷了,齊大山背著父親去他家送雞蛋??吹讲荒茏呗返凝R老漢親自登門看望自己,秦在田破例收下了雞蛋。
齊老漢心愿了結了,可是他不知道的是,第二天秦在田就命令齊大山瞞著他收下了10塊錢。后來水渠修成了,村民們再也不用爬山過嶺的去挑水了,大家的生活也一天天好起來。
說到這里,齊大山的眼里也有了淚花,兩個人誰也沒想出啥既體面又不惹秦老生氣的點子,他和劉奮斗約定先各自回家,想好了再打手機聯(lián)系。其實,兩個人都較著勁呢,都想用一份最好的禮物,報答秦老最深的恩情。
齊大山回到家,卻見在縣委宣傳部工作的兒子齊躍躍回來了。齊躍躍小半年不回家了,一回來就在院里拾掇著什么。
齊大山正郁悶呢,便沒好氣地對兒子說:“整天忙得不著家,一回來就瞎搞?,F(xiàn)在家家都有自來水,你找那兩只水桶干啥?”
齊躍躍也不惱,故作神秘地說:“明天是秦爺爺?shù)?0大壽,市里電視臺要來采訪呢,我找水桶是想來個情景再現(xiàn),模仿當年秦爺爺給咱家挑水,只是暫時還沒有找到挑水的人……”
齊大山眼前一亮:“別找了,我去挑!”
“您去挑?您都60歲啦,能行嗎?”齊躍躍懷疑地看著父親,齊大山已經(jīng)一把搶過水桶,仔仔細細地洗刷了起來。
晚上,劉奮斗打電話來,問齊大山想好了沒有,他回答“沒有”時很不自然。
4
第二天雞剛叫兩遍,齊大山就要挑著水桶出門。齊躍躍追出來搶下扁擔:“爹,記者還沒來,您這么早干啥去?”
齊大山高興地說:“我要給你秦爺爺挑一擔甜水作為壽禮哩!雖說現(xiàn)在都不缺水了,送水也早不時興啦,可是送擔水對你秦爺爺來說有特殊意義啊!這叫啥?吃水不忘挖井人……”
齊躍躍不放心,跟著父親出了門:“一擔水秦爺爺也喝不了哇?!?/p>
“不妨事,今天去祝壽的人肯定多,我給大伙兒沏茶喝?!闭f話間,齊大山已經(jīng)和兒子走到了村里的青石板路上。正說笑著,兩人同時都愣住了:彎彎曲曲的山路上,村民們正三三兩兩挑著水桶往山外走去,而且男女老少越聚越多。
劉奮斗挑著兩只水桶走過來,故意對齊大山打趣:“齊書記,你說自己沒想好,原來是怕這么多送水的秦老喝不了哇!”
齊大山激動地說:“不妨事!喝不了,咱就把秦老家門前這條青石板路沖洗干凈,迎接記者、迎接上面的領導,一起為老人祝壽!”
說話間,齊大山挑著水桶匯入了挑水的隊伍中,樸實的村民們越聚越多,在山間排起了一條移動的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