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長平 鐘美云 黃山美
近年來,不少地方積極創(chuàng)新農村集體經濟發(fā)展模式,鼓勵支持多個村集體經濟組織拿出財政扶持資金、自有閑置資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等要素,采取“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資金”“土地經營權+資金”等形式,“抱團”聯建物業(yè)廠房、農業(yè)設施大棚等。通過“抱團”方式,突破了各村單獨發(fā)展面臨的土地、資本、技術等瓶頸制約,并以產業(yè)為紐帶,在村集體經濟組織、市場經營主體、農戶之間構建起利益聯結機制,共同推動新型集體經濟高質量發(fā)展。
“抱團”聯建形成的經營性固定資產為共同經營資產,其產權歸屬應由各村集體經濟組織根據出資比例按份共有。按份共有財產的運營收入、費用由各村集體經濟組織按照約定比例或共有份額的比例分享和承擔。按份共有財產的日常維護管理工作可通過協議方式委托一方共有人管理。共同經營資產處置除了須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份額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同意以外,還須經各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代表會議表決同意。
(一)共同經營資產購建。共同經營資產總入賬價值應為該項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前發(fā)生的一切費用,包括共同經營資產占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評估價值。共同經營資產購建時發(fā)生的資本化支出按實際支付的款項,借記“在建工程”科目,貸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按照評估價值,借記“無形資產—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科目,貸記“公積公益金”科目,同時,借記“在建工程”科目,貸記“無形資產—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工程完工后,各村集體經濟組織按工程決算以及共同經營資產分割協議確定的價值,借記“固定資產—經營性固定資產”科目,貸記“在建工程”科目。
(二)共同經營資產維護。共同經營資產發(fā)生日常修繕、維護等費用,各村集體經濟組織按照共有份額比例或協議約定的比例,分別確認為各自費用。借記“經營支出”科目,貸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
(三)共同經營資產折舊。共同經營固定資產折舊,應按照該資產預期產生經濟利益流入方式,選擇采取工作年限法或工作量法。各村集體經濟組織應按各自確認的共同經營資產的份額扣除其殘值后的余額在預計可使用的年限內平均分攤或根據共同經營資產的實際工作量在各會計年度內系統(tǒng)分攤。計提折舊時,借記“經營支出”科目,貸記“累計折舊”科目。共同經營資產提足折舊,繼續(xù)使用的不再計提折舊;提前報廢共同經營資產不再補提折舊。
(四)共同經營收入分配。共同經營資產的運營收入,各村集體經濟組織應按各自共有份額比例或約定的比例,于實際收到款項時確認為經營收入,借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經營收入”科目。
(五)共同經營資產份額轉讓。村集體經濟組織轉讓共同經營資產份額時,按照持有共同經營資產份額的賬面價值,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按照已計提的折舊額,借記“累計折舊”科目,按照持有共同經營資產份額的賬面余額貸記“固定資產”科目;按照實際發(fā)生的清理費用,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貸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實際收到份額的轉讓收入,借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若為借方差額借記“其他支出”科目,若為貸方差額記入“其他收入”科目。
村集體經濟組織以財政扶持資金、自有閑置資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等形式出資,依托當地特色產業(yè),共同設立股份制公司。公司為獨立的企業(yè)法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并嚴格按照《公司法》要求,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機制、決策機制和收益分配機制等。村集體經濟組織持有的公司股份屬于集體資產。村集體經濟組織以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或其他實物資產出資的須經有資質的中介機構評估,評估作價不得高估也不得低估,并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代表會議表決同意。
(一)投資方會計核實。投資方為村集體經濟組織,村集體經濟組織向企業(yè)出資,按實際投入的現金,以及實物資產、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評估價值,借記“長期投資—股權投資”科目,貸記“現金”“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科目;會計年度終了,村集體經濟組織應根據企業(yè)經股東大會或類似權力機構批準的股利分配方案,按照實際持股比例計算和確認本年度投資收益,借記“應收款—應收股利”科目,貸記“投資收益”科目;股份轉讓時,按實際收到股份轉讓價款,借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長期投資—股權投資”科目,差額貸記或借記“投資收益”科目。
(二)融資方會計核實。融資方為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被投資企業(yè),主要包括村集體控制的子公司、聯營企業(yè)、合營企業(yè)等。被投資企業(yè)收到村集體經濟組織投入的資本金時,按實際收到現金,以及實物資產、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等評估價值,借記“現金”“銀行存款”“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科目,貸記“股本”“實收資本—××村”;被投資企業(yè)根據股東大會或類似權力機構批準的股利分配方案,借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貸記“應付利潤—××村”科目。
【例1】2021年,東山村、西山村、北山村、南山村通過“抱團”方式聯建一棟2000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其他資料如下:
1.東山村、西山村、北山村3個村以財政扶持發(fā)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專項資金各出資50萬元;
2.物業(yè)廠房占用了南山村一宗閑置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該宗建設用地經評估作價50萬元;
3.2021年12月31日,廠房建設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并經審計資本化金額為200萬元。廠房預計可使用20年,預計凈殘值5萬元,采用直線法折舊;
4.2022年1月將廠房租賃給××木材加工企業(yè)使用,租賃期5年(2022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年租金12萬元;
5.假設該廠房每年維修一次,維修費用為5萬元;
6.假設第2年,東山村將擁有該廠房的份額轉讓給西山村,轉讓價款60萬元;
7.廠房所有權、收入、費用按各村出資比例分享和承擔。
會計分錄為:
①東山村、西山村、北山村收到上級撥付專項資金
②支付工程建造價款
③南山村集體經營性用地使用權按評估價入賬
④結轉在建工程成本
同時,東山村、西山村、北山村分別結轉專項應付款
⑤各村集體經濟組織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⑥共同經營資產運營收入
⑦支付維修費用
⑧東山村共同經營資產的份額轉讓
⑨東山村收到轉讓價款
【例2】2020年,A村集體經濟組織與自然人共同出資50萬元,設立××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其中,村集體經濟組織以財政扶持專項資金45萬元出資,占公司股本總額90%、自然人出資5萬元,占公司股本總額的10%。公司當年建成瓜蔞子種植基地70畝,瓜蔞子當年產果。其他資料如下:
1.2019年12月31日,A村集體經濟組織根據投資協議約定從公司分回保底分紅2萬元;
2.2020年,公司獲凈利潤25萬元,經公司股東大會表決同意,向股東分配股利20萬元,其中,A村集體經濟組織保底分紅2萬元,其余18萬元按股東持股比例分配;
3.2021年,為擴大公司經營范圍,經股東大會同意,村集體與自然人股東等比例向公司增資50萬元,其中,A村集體經濟組織增資45萬元,自然人增資5萬元,增資后股權結構保持不變,公司通過增資所籌集資金用于購建瓜蔞子加工生產線,實現產業(yè)融合發(fā)展;
4.不考慮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到上級撥付專項資金、結轉專項資金等的賬務處理。
會計分錄為:
①村集體經濟組織向公司出資
②2019年應確認保底分紅
③實際收到保底分紅款
④2020年應確認的投資收益=20000+162000=182000元
⑤收到分紅款
⑥村集體經濟組織追加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