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叔般
杭州亞運會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作為資深體育迷的老編可不會錯過這么好的機會,一有空就到現(xiàn)場觀看比賽,而且不光看熱鬧,還能看出數(shù)學“門道”來呢。
守門員“最痛恨”的角
這天,老編的足球癮又犯了,下班后扯上編輯部全體同仁去看亞運會足球賽。
作為鐵桿球迷,老編看到精彩之處忍不住大喊一聲:“好球,抽射死角!”
阿木老叔一頭霧水:“只聽說過銳角、直角、鈍角,‘死角是什么玩意兒?”
“刷刷刷”,老編在記事本上畫起了示意圖:“我們將球門的正中間設為A點,這差不多是守門員站立時重心所在的位置。射門時,球越靠近A點,守門員撲救就越容易。反之,球越遠離A點,守門員撲救時所要移動的距離就越遠,難度就越大?!?/p>
老編穿過A點,用藍色和綠色畫了一條豎線和一條橫線,又用兩條黑線將球門的對角兩兩相連。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從A點出發(fā),黑線最長?!崩暇幹v解道。
“那從A點出發(fā),在球門范圍內(nèi)還有沒有比黑線更長的線段呢?”古嚕嚕將信將疑,試著在圖上畫了畫。結(jié)果,不管畫多少條線段,它們始終都不會比黑線更長。
黑線的長度最長,就意味著,那是守門員撲救時最遠的路線。所以球門的四個角,是守門員撲救難度最大的地方。
“相對而言,球門的兩個上角比兩個下角更難撲救,守門員需要更加費力地騰空而起,并將身體完全伸展到極限。所以,球門的左上角和右上角被稱為‘死角?!崩暇幍靡獾卣f。
各位“數(shù)學大王”,這個小訣竅你學會了嗎?說不定在下一次的校園足球賽上,你也有機會來一招“抽射死角”。
賽場上的“圓圈舞”
走出足球場,大家又來看田徑比賽。結(jié)果,一名鉛球運動員的舉動勾起了阿木老叔的疑問。
“那個鉛球運動員為什么一邊比賽一邊跳舞呢?”阿木老叔嘟囔道。
“跳舞?”古嚕嚕的腦海里回放起那名運動員推鉛球的動作來。
他剛才的動作是這樣的——
“哦,他不是在跳舞,他是在轉(zhuǎn)圈!”古嚕嚕恍然大悟。
“轉(zhuǎn)圈?為啥要轉(zhuǎn)圈?”聽到這里,阿木老叔更糊涂了。
“鉛球出手時的速度越快,飛得就越遠??墒?,鉛球的速度并不是一開始就很快,它有一個從靜止開始加速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一定的距離來完成。比如投標槍時,運動員助跑那么長一段距離,就是為了給手中的標槍加速。”
“那鉛球運動員也應該舉著鉛球助跑咯?”阿木老叔插嘴道。
古嚕嚕繼續(xù)耐心地解釋:“可是鉛球比賽的投擲區(qū)不同,那是一個直徑只有 2.135 米的圓形區(qū)域,邁兩步都嫌小,更別說在里面助跑了。所以,要獲得足夠的加速距離,就得另想辦法了。于是,有人發(fā)明了一種背向旋轉(zhuǎn)式推法——就像剛剛那名運動員那樣,先是背對前方,然后通過轉(zhuǎn)體、滑步、旋轉(zhuǎn)來讓鉛球在手中的加速距離變長。”
“我明白了,”阿木老叔忍不住脫口而出,“這就相當于用轉(zhuǎn)圈代替了助跑呀!”
“對,當今男子鉛球 23.37 米的世界紀錄,就是用背向旋轉(zhuǎn)式推法達到的?!惫艊_呎f邊豎起了大拇指。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