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權利
偶然相遇竟成了一生摯友,是緣分,亦是幸運。
一個周末,我來到市區(qū)街道口的一家書攤。突然,《婚姻與家庭》雜志映入眼簾。我信手拿起,便一發(fā)不可收拾地認真閱讀起來。要不是老板提醒,我差點兒忘了時間。就這樣,我買了三期《婚姻與家庭》,邊走邊唱著小曲回到家。
妻子見我手里拿著雜志很高興的樣子,問我:“是不是又有文章發(fā)表了?”
“只允許發(fā)表了文章高興,買到好的雜志就不許這樣樂了嗎?”
“什么雜志?”
“噔噔噔噔”,像重要的人物出場一樣,我把雜志一本本舉過頭頂向她展示。
妻子有些不樂意:“家里有那么多雜志還不夠你看,一次買三本?”
我說:“這本比別的雜志有新鮮感!”
妻子有點兒生氣地說:“整天沉迷于雜志報紙,你和它過吧!”
我拿著其中一本《婚姻與家庭》靠近她說:“你看,《親昵愛稱,悄悄給婚姻加溫》這篇文章不就是寫的咱們自己的生活嗎?”
“那是別人的,不要給自己臉上貼金了!”
“你還不信,我給你讀一段聽聽?!?/p>
“寶寶”“honey”“蟈蟈”“蛐蛐”一連串的昵稱蹦出,惹得妻子大笑起來:“哈哈,還真像我們平時的稱呼?!?/p>
見妻子態(tài)度有所變化,我趁虛而入:“你不是每天都喊著要給咱們的婚姻生活增添點兒美味嗎?那就先要知道婚姻中的差異,怎么才能避免婚姻里出現(xiàn)‘福爾摩斯等問題。”妻子求知若渴地望著我,我笑著說:“你需要這些問題的答案嗎?都在雜志里!”
妻子從我手中奪過雜志,慢慢翻閱起來,邊看邊說:“這篇文章的內容和咱鄰居的故事很相似呢。”“這篇好像張老師家孩子的婚姻一樣?!蔽倚χf:“書中這些內容幾乎都是咱們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吧。我覺得,它就是我新結識的一位好朋友。”
那段時間,面對因腦出血落下后遺癥的母親,除了謹遵醫(yī)囑外,我們談論最多的就是如何讓她過好幸福晚年的話題。
正在這時,我們看到了《經歷過生死,活著的每一天都是賺的》這篇文章,受到很多啟發(fā)。為什么不能用樂觀的態(tài)度讓母親享受生活呢?
于是,我們在節(jié)假日帶她去觀賞美景,或做美食,或做游戲,使她增添了對生活的信心……看到母親高興的樣子,我們不由得感到“母親在,家就在”。就這樣,《婚姻與家庭》成了我們不可或缺的家庭刊物。
有一次,一位朋友打電話讓我?guī)兔鉀Q一下他的家庭矛盾。在講解了一些法律知識后,我對他說:“給你推薦一本名叫《婚姻與家庭》的雜志,里面有很多可以借鑒的理念和做法?!蔽疫€告訴他可以購買雜志的地方。
幾天后,朋友感謝我說:“還是你有辦法。你的建議連同那本雜志,真的解決了我家的矛盾。我訂了一年雜志,咱們以后可以經常談談讀后感,交流一下家庭建設方面的話題。”如今,我依舊堅持閱讀《婚姻與家庭》,為自己也為別人提供更多精神食糧。
工作之余,我很喜歡寫作。當《古詩詞也可以這樣學》被《婚姻與家庭》采用后,我開心地對妻子說:“走過的時光里,有些記憶可以讓人永遠感動!你看,這篇文稿凝聚了咱們生活中最美好的瞬間?!逼拮痈吲d地說:“讓孩子也讀一讀,再回味一下小時候的歡樂瞬間?!?/p>
從相識到相知,我和《婚姻與家庭》之間留下了一段段耐人尋味的故事。有自我的成長,有婚姻關系的提升,有親子關系的美好,更有身邊許多家庭共同進步的幸福。未來,我們的故事還會續(xù)寫下去,摯愛相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