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
面子的最大實惠,是有面子就吃得開。
面子是中國人社會交往中的“通行證”。有了它,就能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化難為易,左右逢源,甚至化敵為友,化險為夷。比如林沖得罪了高太尉,無端地被判發(fā)配滄州。初進牢房時,被差撥罵了個狗血噴頭。及至亮出柴進書函,差撥立馬變成了“哥們兒”,說道:“既有柴大官人的書,煩惱做甚?這一封書直(值)一錠金子。”看來,面子也是明碼實價的。柴大官人一封書信就值一錠金子,要是親自出面,那還得了?
其實,不但江湖,便是官場、商界,但凡是人的圈子,面子都是打通關(guān)節(jié)的法寶。只要面子足夠大,那么,別人見不到的,你見得到,別人辦不成的,你辦得成,甚至刑律王法,也可以通融。往往是,一件天大的案子,有關(guān)部門正要雷厲風(fēng)行徹底查辦時,一個“有頭有臉”的人出“面”了,于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千斤化作四兩,一陣風(fēng)吹個干凈。實在通融不了,也不會當(dāng)面硬邦邦地頂回去,或者會多少給點兒小小的通融,比如打板子時打得輕一點兒,分配牢房時分得好一點兒。相反,如果沒有面子,那么,你到衙門里去辦事,見到的便多半是一張公事公辦的“冷面孔”,要辦的事也是能拖就拖,先放半個月再說。所以,人們常說“十個公章,不如便條一張”,而中國人一旦要出門辦事,謀生啦,求職啦,打官司啦,便總要請有面子的人寫幾封介紹信(古時叫“八行書”)揣在身上,以免到時候吃癟。面子如此神通廣大,豈能說它不是實惠?
何況面子還能生面子。
面子生面子的事,歷史上很多。比如一個人做了大官,那么他的母親、正妻,便可以討一個封號,成為“誥命”;他的子弟,則或可以“任子”,或可以“襲爵”。任子,就是可以保舉子弟為官;襲爵,自然就是讓子侄承襲官位了。即便不能任子襲爵,至少也有光可以沾,這就叫“封妻蔭子”。連帶已經(jīng)去世的祖宗,哪怕先前再寒酸的,也大大地體面起來。祭祀的規(guī)格,自然跟著升級;家族的祠堂,往往也要重修。這就叫“耀祖光宗”。甚至只要中了秀才,也能“光耀門庭”,不但父兄妻子,便是本家、鄰居、鄉(xiāng)親,也理所當(dāng)然地跟著有面子,如未莊的趙姓即是。
這也不奇怪。面子既然是面子,當(dāng)然就會有“覆蓋面”。一個人的面子越大,其“覆蓋面”也就越大。近一點兒的,七大姑八大姨,姐夫妹夫小舅子,都跟著沾光;遠一點兒的,族人鄉(xiāng)黨,后代子孫,也受其蔭庇??傊?,一個人有了面子,與之有關(guān)系的人,也能跟著有面子。當(dāng)然,反過來也一樣。一個人丟了面子,與之相關(guān)的其他人,也難免要跟著丟臉。所以,一旦發(fā)生“侵面事件”,奮起力爭的,也就往往不止于丟面者本人。
面子的這一性質(zhì)或功能,真可謂“造福全人類”。因為自己沒有面子的人,只要有關(guān)系,或扯得上關(guān)系,也可以借面子來打通關(guān)節(jié),或用來做吹噓的資本。你想,誰還沒有個三朋四友、鄉(xiāng)里鄉(xiāng)親?誰也不是石頭縫里蹦出來的,還能沒有個體面的祖宗?“文價早歸唐吏部,將壇今拜漢淮陰”,有韓愈、韓信這一文一武兩個大人物,普天之下姓韓的,豈非都很榮耀?趙高的名聲不好,就說趙匡胤;李蓮英的名聲不好,就說李世民。甚至外國人也可以拉扯進來,比如姓高的便可以說高爾基是“吾家爾基”。實在找不到體面的同宗,還可以拿老師和朋友來說事,比如自稱“胡適之的朋友”“齊白石的學(xué)生”。沒上過他們的課?那總讀過他們的書吧?這就可以稱為“私淑弟子”。私淑,是只要內(nèi)心景仰就可以的。比如孟子并不得從學(xué)于孔子,仍算是孔子門徒,就因其“私淑”之故。這就沒有譜,人人都可以沾光了。結(jié)果弄得那些正兒八經(jīng)的學(xué)生,便只好特別聲明自己是“親炙弟子”。
這很可笑,也靠不住。就說鳳陽,那可是出了“萬歲爺”的。然而怎么樣呢?鳳陽花鼓有云:“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币膊辉趺礃用?!鳳陽真正繁榮昌盛起來,還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靠的是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和鳳陽人民自己的艱苦奮斗,沒朱元璋什么事。
但面子是只講“面”不講“里”的。只要扯得上關(guān)系,就有面子。魯迅先生舉過一例。一個小人物,忽然有一天很興奮地對眾人講,某某大人物和我說話了。眾人羨慕,問他和你說什么。該小人物答曰:他說“滾!”
這當(dāng)然也很可笑。但可笑歸可笑,揭示的道理卻很深刻。那就是:任何面子,都只存在于一定的關(guān)系之中。和有面子的人有關(guān)系,就有面子;和沒面子的人有關(guān)系,就沒面子??傊?,一個人面子的大小有無,要由別人、由他和他人的關(guān)系來決定。其中,量級大的一方,總是決定著量級小的一方。所以,一個人,如果面子夠大,那么,他就有資格決定別人面子的大小,甚至是否有面子,比如趙太爺之決定阿Q是否姓趙,假洋鬼子之決定阿Q能否革命,等等。也就是說,面子有時也是一種權(quán)力,至少是決定面子,或授予、剝奪面子的權(quán)力,當(dāng)然也是實惠。
【選自《閑話中國人》】
插圖 / 有面子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