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石紅
飲食營養(yǎng)是維持生命、保持健康的物質基礎,很大程度上對癌癥術后患者的機能和狀態(tài)有重要的影響。以往多用甲地孕酮改善癌癥術后患者的食欲,從而增加營養(yǎng),但效果往往欠佳[1]。中醫(yī)藥對改善癌癥術后食欲不振有獨特的優(yōu)勢。六君子湯出自《醫(yī)學正傳》,是經典名方,可益氣健脾,燥濕化痰。本研究觀察健脾益氣法(六君子湯)對癌癥術后食欲不振患者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灤州市人民醫(yī)院住院確診為癌癥的術后患者60例。將患者隨機分為2組,各30例。對照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52.7±5.7)歲。試驗組男13例,女17例;年齡(54.5±7.3)歲。2組患者治療前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灤州市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診斷標準病理學診斷為癌癥[2]。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病理學診斷為癌癥;已將腫瘤切除;有食欲不振癥狀并且預期生存期大于3個月者。排除標準:禁食水患者。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2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基礎治療和營養(yǎng)干預治療,常規(guī)基礎治療是指各種基礎疾病的治療,營養(yǎng)干預治療包括營養(yǎng)宣教和飲食指導以及必要的營養(yǎng)補充。對照組患者給予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青島國海生物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10074,160 mg/片)2次/d治療。試驗組采用健脾益氣法:六君子湯為底方加入雞內金10 g,麥芽10 g,大棗10 g,雞血藤15 g,仙鶴草15 g。隨癥加減,每日1劑。2組均治療1個月。
1.4.2 觀察指標2組患者治療前后體質量、進食量、血清白蛋白水平變化。
1.4.3 療效判定標準療效標準可以分痊愈、顯效、有效、無效。痊愈就是指患者的進食量明顯增加,恢復到生病前的正常水平;顯效是指進食量有所增加,恢復到生病前的3/4;有效是指的進食量有增加,但是沒有達到生病前的3/4;無效就是指進食量沒有任何改善。
1.4.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描述,2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組內比較采用兩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用秩和檢驗進行比較。若P<0.05則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體質量比較對照組體質量治療前后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治療前后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體質量評分比較
2.2 2組患者進食熱量比較對照組進食量治療前后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治療前后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組間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進食熱量比較
2.3 2組患者白蛋白計數比較對照組組內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組內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血清白蛋白計數比較
2.4 2組患者療效比較對療效進行統(tǒng)計分析,2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故2組治療方案均對患者食欲不振狀況都有改善效果,且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療效比較 (例,%)
六君子湯由人參、白術、茯苓、甘草、陳皮、半夏煎熬而成,具有益氣健脾之功[3]?,F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人參主要成分為人參皂苷,可抑制人胃癌細胞(MKN-45)的遷移;白術主要成分為白術多糖白術內酯,可促進細胞遷移和E-鈣黏蛋白表達,促進胃腸黏膜損傷修復;茯苓主要成分茯苓多糖,可提高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的功能,增強免疫;甘草主要成分為甘草苷和異甘草素,可抑制胃癌細胞增殖和遷移,進而誘導凋亡和自噬;陳皮主要成分為川陳皮素和陳皮多甲氧基黃酮,可調節(jié)體內細胞因子水平,影響腫瘤組織中血管生成相關因子的表達而抑制腫瘤血管生長;半夏主要成分為黃芩素、β-谷甾醇、豆甾醇和松柏苷,通過調控多種核心基因如AKT1及關鍵基因如PIK3CG等靶點,經鈣信號、激酶信號等途徑,治療癌癥等方面疾病[2]。諸藥合用以達到抗癌目的。對六君子湯整體研究發(fā)現,六君子湯的抗癌機制可能是抑制JAK-STAT信號通路改善厭食癥[4];從而通過抑制癌癥相關信號通路,調控PCNA、MMP2、VEGFA、EGF、KDR等靶點發(fā)揮抗癌作用[5]。另有研究發(fā)現六君子湯中黃酮類化合物與療效呈線性相關,可通過多組分共同作用達到補氣之藥效[6]。同時,六君子湯對食管癌、肺癌、胃癌等都有一定的治療效果[7-9]。
雞內金、麥芽、大棗、雞血藤、仙鶴草為消食化瘀,健脾補虛之品。其中雞內金不僅含胃激素、角蛋白等物質,還含有淀粉酶和多種維生素[10],其健運脾胃,消食化積之效顯著[11]。麥芽炒香后形成的MRPs能促進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這可能是麥芽炒香醒脾的作用機制之一[12]。大棗主要活性成分為大棗多糖、黃酮苷等[13],其中大棗多糖能顯著興奮小鼠免疫相關細胞因子的水平,改善能量代謝水平,從而達到補氣生血的作用[14]。雞血藤是傳統(tǒng)的活血化瘀類中藥,有多種化學成分,最新研究發(fā)現此藥有促進造血功能、抗腫瘤、抗炎、抗氧化、保肝及抗人免疫缺陷病毒等多種藥理活性[15]。仙鶴草主要化學成分為黃酮類、三萜類等,具有降血糖、抗腫瘤、鎮(zhèn)痛抗炎、殺蟲、止血、止痢抗瘧、抗氧化、抗心律失常等多種藥理作用[16]。該中藥對腫瘤細胞具有較強的生物活性,抑制腫瘤細胞增殖,誘導細胞凋亡,而凋亡發(fā)生機制可能與Bcl-2和P53蛋白表達改變有關[17]。
癌癥術后患者往往因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氣血俱虛從而食欲不振,此時應審因論治,抗癌的同時增加患者食欲從而補充氣血,加強患者免疫力。六君子湯與雞內金、麥芽、大棗、雞血藤、仙鶴草合用共起健脾與消食之效,共奏攻邪與扶正之功,相輔相成,促進患者正氣恢復,值得臨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