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 王蔡
福建省莆田市的鄭女士今年58歲,2個月前,她在洗澡時發(fā)現(xiàn)下身陰部多出一個小肉球,不痛也不癢。最近干體力活時,鄭女士感覺陰道口外腫物膨出較明顯,難道是長“腫瘤”了?鄭女士忐忑了幾天后,下決心到莆田九十五醫(yī)院婦科就診,這才發(fā)現(xiàn)“多了的東西”竟然是子宮脫垂。入院后,婦科黃美霞副主任醫(yī)師經過檢查評估,確診患者鄭女士為“子宮脫垂Ⅱ度、陰道前壁脫垂Ⅲ度、陰道后壁脫垂Ⅱ度”:其他各項檢查檢驗結果正常,無明顯禁忌證。征求患者意見后,黃美霞副主任醫(yī)師為患者實施腹腔鏡下側腹壁懸吊術,切口僅為0.5厘米,成功保護臟器功能及性功能,術后恢復良好。
臨床上,女性因妊娠和分娩等原因,盆底組織會受到損傷而影響功能。子宮脫垂是指正常位置的子宮沿陰道下降,宮頸外口降至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脫出陰道口外。隨著年齡的增長,一些患者會出現(xiàn)子宮脫垂等情況,嚴重者甚至影響正常生活。
“慢性咳嗽、便秘、頻繁舉重物、肥胖、隨著年齡增長盆底肌肉松弛等,都有可能導致子宮脫垂?!秉S美霞副主任醫(yī)師介紹,子宮脫垂常合并有陰道前壁和后壁膨出。妊娠、分娩,特別是產鉗或困難的陰道分娩,導致盆底肌肉、韌帶受損。若產后過早參加體力勞動,將影響盆底肌肉等的恢復,發(fā)生不同程度的脫垂。卵巢功能減退、先天發(fā)育異常、盆腔手術或子宮切除術等,也有可能導致子宮脫垂。
黃美霞副主任醫(yī)師建議,相關人群應當定期婦檢,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平時控制體重,避免長期咳嗽及便秘。孕期注意體重穩(wěn)步增長,盡量避免難產及陰道助娩。產后適當休息,避免重體力勞動和頻繁舉重物,避免長期站立或下蹲、屏氣等增加腹壓的動作。產后及時做盆底肌篩查,明確盆底肌損傷的類型和程度,必要時進行盆底康復治療,包括電刺激治療、生物反饋訓練、磁刺激治療等,可治療和預防尿失禁、子宮脫垂等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
腹腔鏡下子宮脫垂側腹壁懸吊術是婦科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診療技術,解剖復位成功率高,患者癥狀改善明顯,手術創(chuàng)傷小、時間短、難度低,術后出血少、恢復快、并發(fā)癥少。年輕患者還可以保留子宮,術后保持子宮正常的軸向、盆底組織的完整性和正常的陰道長度,使患者術后享有較高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