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加強和改進黨員特別是流動黨員教育管理。黨員教育是黨的建設重要基礎工作和長期戰(zhàn)略任務,必須緊跟時代發(fā)展“鼓點”、摸準黨員需求“脈搏”,在增強黨員教育的時代性、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上下功夫,推動實現“能深入”“會創(chuàng)新”“可賦能”,讓黨員教育培訓“提鮮入味”。
讓教育內容“能深入”,嘗“原汁原味”的理論之鮮。以黨員的“需求點”為目標,處理好供給和需求的關系。要用心用情做好課堂質量的“提升工程”,讓黨員課前“有期待”、課中“有思考”、課后“有回味”。將原汁原味的創(chuàng)新理論用“聽得懂”“能理解”“好接受”的語言表達出來,從“小切口”洞見“大道理”,讓黨員在深入淺出、抽絲剝繭中悟透黨的理論,全方位激發(fā)黨員“味蕾”、疏通思想“堵點”。
讓教育方式“會創(chuàng)新”,品“出圈出彩”的形式之鮮。以黨員的“疼痛點”為導向,處理好守成和創(chuàng)新的關系。近年來,流動黨員不集中、新就業(yè)群體黨員活動難開展、城市黨員難聚集等問題成為困擾基層黨組織的“心病”,這就要求我們主動求變,打破空間和時間的界限,拓寬培訓“路徑”、打造教育“亮點”、提升教育“成果”。要主動適應新形勢、新需要、新變化,以新業(yè)態(tài)、新技術為黨員教育賦能,通過公眾號、視頻號、抖音等網絡平臺打造指尖“萬花筒”、移動“小課堂”,把灌輸式、要求式教育培訓轉變?yōu)閰⑴c式、互動式主動行為,讓黨員教育沾著泥土、帶著露珠、冒著熱氣,切實增強黨員教育創(chuàng)新力、感染力、親和力。
讓教育服務“可賦能”,感“熱火朝天”的奮斗之鮮。以黨員的“實用性”為牽引,處理好理論和實踐的關系?!奥?、看、思”注重的是主觀感受,而實踐則是黨員教育成果的具體體現。要精心打造黨員教育的沉浸式“實景課堂”,讓黨員教育服務于鄉(xiāng)村振興、經濟發(fā)展、城市更新等中心任務,引導廣大黨員走基層、入社區(qū)、進農家、下田地,在以學促知、以知促行中喚醒責任擔當、激發(fā)奮斗力量,讓黨員教育工作在實踐中更有力量、更有溫度,在貼近基層、走進群眾、感受煙火中點燃使命在肩的責任,以實實在在的學習成效為黨員“補鈣壯骨、充電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