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潤之
芯片奇才黃芊芊,17 歲讀北大,28歲成為北大博士生導師并入選“未來女科學家計劃”,30 歲獲得世界級芯片領域的國際大獎,同時斬獲騰訊300 萬元“科技探索”獎。西方大國科技巨頭紛紛想用高薪挖走她,但她毅然決然地說:“我是中國人,我不會為外國做事?!?023 年4 月,第十八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揭曉,黃芊芊又名列榜首。她與研究團隊使中國在微納電子領域的科研水平躋身世界前列!
1989 年11 月,黃芊芊出生于江西上饒一個普通的家庭。她自小勤奮,讀書刻苦。兒時,大部分同齡人都沉迷于用電子產品玩游戲、上網(wǎng),黃芊芊則更熱衷于把這些電子產品拆開,研究零部件,思考它們?yōu)槭裁催@么神奇。
上了小學的黃芊芊,儼然成了鄉(xiāng)鄰口中的神童。不僅是因為她成績優(yōu)異,更是因為她異于同齡孩子的冷靜自如和對學習的興趣及專注。當同齡人還在鄉(xiāng)間嬉戲打鬧時,她卻獨自待在房間鉆研難題,為了一個數(shù)字、一個公式廢寢忘食。2003 年,14 歲的黃芊芊不負眾望,考上了全市頂尖的高中——上饒一中。進入高中,盡管她是同學中年紀最小的,可依然光芒四射,成為學校里的“明星”。
考大學選擇專業(yè)時,一向乖巧聽話的黃芊芊第一次和父母產生了分歧。為了夢想,她堅定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的理想是學電子學,我要通過電子技術來解決中國面臨的實際問題?!备改阁@訝于女兒的遠見和志向,他們也不再苦勸,而是陪著她了解這個專業(yè)的發(fā)展前景。
2006 年,17 歲的黃芊芊以優(yōu)異的成績被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微電子系錄取。
北大臥虎藏龍,黃芊芊以往的自信在北大舉行的幾次比賽中漸漸消失,她有點困惑與失落。在與母親的一次電話交流后,黃芊芊明白,如果自己就此停下腳步,放棄努力,很快就會被淹沒。黃芊芊涌上一股熱血,她把壓力化為了動力,更加刻苦地學習。圖書館、實驗室、課堂上到處都是她勤奮的身影。
黃芊芊的天資和努力很快引起黃如院士的注意。黃如院士評價她做事冷靜從容、學習刻苦努力,對半導體領域敏感度高,是搞科研的好苗子。半導體對于中國科學家來說并不是陌生的領域,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內就開始了研究,但由于歐美等國家的技術封鎖,導致整個半導體領域發(fā)展較慢,處于閉門造車的尷尬境地。可越是難度大,黃芊芊就越感興趣。當時她讀的是微電子專業(yè),而微電子對應的正是芯片相關研究。大三時,黃芊芊接受了黃如院士的邀請,加入了她的團隊,并選擇了研究難度最高的超低功耗微納電子器件領域。
一些朋友聽說后紛紛勸她,半導體尤其是微納電子領域在中國發(fā)展落后,并且短期內很難實現(xiàn)突破,可能消耗了最寶貴的青春也難以取得成果。黃芊芊聽罷一笑,表示自己既然做出了選擇,就有責任為中國走出困境盡一份力,隨后,黃芊芊就投入到了早出晚歸的辛勤研究中。
臨近畢業(yè),身邊的同學都開始為留學奔忙。對于許多人來說,國外有更加成熟的教學體系,更完美的科研環(huán)境,留學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此時的黃芊芊并沒有準備去留學。因為她堅信,國內微電子技術只是起步晚,并非能力不足,北大有著國內微電子專業(yè)最頂尖的師資力量和科研環(huán)境,在國內、在北大一樣可以做出不遜色于國外一流大學的科研成果。她帶著這份初心和信念,留在了燕園。
黃芊芊留在母校北大任教,主要研究后摩爾時代超低功耗微納電子器件及其在邏輯電路等領域的應用。
2018 年,黃芊芊和中芯國際合作,成功研制出了超低功耗原件,同時研發(fā)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基于現(xiàn)行標準CMOS工藝平臺的互補隧穿器件集成技術,引起業(yè)界巨大轟動。從2009 年下半年算起,黃芊芊已經在超低功耗微納電子器件這個研究領域跋涉了10年。
外國人都明白,黃芊芊對于中國芯片行業(yè)有著重大的意義,美國甚至向她開出了超高薪。黃芊芊卻始終很清醒,不為所動。她回應道:“我是中國人,是一個中國科學家,我不會為外國人做事!”2019 年,黃芊芊憑借自己的科研成果榮獲IEEE(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xié)會)電子器件學會青年成就獎。這個獎項的含金量非常高。IEEE 作為全球最大的專業(yè)科技組織,在業(yè)內享有盛名,其評獎標準更是嚴苛,許多科學家多次落選,有甚者終其一生都難以圓夢。而黃芊芊年僅30 歲就成為亞洲第一個獲得該獎項的青年科學家,也是中國第二位獲得該獎項的人,著實令人贊嘆。
然而,獲得這個獎并不是最讓黃芊芊高興的,她最驕傲的是她帶隊研究的新機理超低功耗器件得以成功應用,這大大降低了芯片制作的難度,芯片的性能也在全球處于絕對領先地位。這讓中國的芯片制造產業(yè)呈現(xiàn)生機,就連許多歐洲國家也千方百計花大價錢從我國購買這項技術的使用權。作為發(fā)明者,黃芊芊沒有把這項專利留給自己,而是交給了國家。其中還有一些研究成果被運用到國內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中芯國際當中。
作為我國土生土長的芯片人才與科學家,黃芊芊沒有海歸背景,憑借一己之力,在IEDM、IEEE、TED 等各大國際頂級會議和頂尖期刊發(fā)表論文70 余篇,申請專利70 多項,已獲國際授權專利15項、國內授權專利40 余項。不得不說,黃芊芊在我國芯片技術領域的貢獻十分巨大。她心中時刻牢記: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必須有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