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北京文聯313辦公室就熱鬧了起來,屋里不時傳來討論的聲音,這個聲音不用看就能聽出來,是著名的相聲表演藝術家李金斗。
313,是北京曲協的辦公室。幾十年來,李金斗老師的聲音深入人心,他的為人也深入了曲藝人的心。這時候就聽屋外有人說:“看看你們主席,這么大的腕兒,還老來協會跟你們一起干活,真是不容易!”何止是不容易,為了一本《北京相聲史話》的出版,李老師操碎了心。他當了兩屆北京曲協主席,他常說:“這個主席是干嗎的?不是權利,只要責任和義務!”為這句話,他奮斗了十幾年。從很早,李金斗老師就有一個想法,北京是相聲的發(fā)源地,社會上流傳著很多關于相聲的論調,很多是跟歷史不符的,應該寫一本北京相聲史,研究梳理相聲的發(fā)展歷史,深入挖掘北京相聲發(fā)展過程中鮮為人知的故事,正本清源,還原北京相聲歷史的本來面目。2013年,《北京相聲史話》的編撰計劃得到批準,隨后,在李金斗老師的主持下,組建了編委會,編撰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始了。同時也開啟了李老師到協會“上班”的步伐。
一周有三四天,70歲的人自己駕著車隨著早高峰的車流從安定門開往和平門。文聯門口的保安都已經熟悉了這輛車的車牌號。每次來,李老師都主動放下車窗和保安打招呼,停好車后,還不忘道謝。從門口坐電梯到313,一路上不知道說過多少句“你好”!細心的人會發(fā)現,平時老同志帶一個手包,今天手里還多了一個裝得鼓鼓的塑料袋。
進了313,李老師把手里拎著的塑料袋放在茶幾上,一邊慈祥地看著黃碩和王波,一邊解塑料袋?!敖裉?,我給你們帶飯了,中午你們也別去食堂吃飯了,我也不走,咱們就辦公室,簡單吃個午飯,然后多干會兒,你們看看我?guī)н@東西都愛吃嗎?”倆人應聲來到茶幾前,嚯,太豐盛了。燒餅、熏好的鵪鶉蛋、被推薦過多次的醬肉、洗好的黃瓜、豆制品,葷素搭配,看著就有食欲?!拔乙膊恢滥銈兊目谖叮銈兙蜏惡弦活D,相聲史話后邊的活兒還挺多,咱們還真得抓緊。”邊說,邊走到自己的“辦公桌”前。就是這張臨時搭起來的簡易辦公桌,和那把老式的靠背木頭椅,見證了這一段“寫史中的歷史”。多年的習慣,一大早兒就是花茶,知道怹每天到協會的時間,王波早就把茶給悶上了,開水再一砸,沁人心脾的茉莉花香就飄滿了小屋,也開始了李金斗老師又一天的寫作生活。
“王波,咱們這本書,不怕文字不華麗,但是盡量不要落下人,好些人咱們要是不說不寫,往后就沒人知道了。書里提到的人,能有張照片的都要有一張。我今天待一整天,明天你們先干著,我去找XXX的兒子要幾張相片兒?!?/p>
“他兒子可是出了名兒的摳,能這么痛快地給您嗎?要不我去吧,省得您跟他生氣?!?/p>
“沒事,你弄你的,我都說好了,明天中午我請他吃飯?!?/p>
“您又請客啊,沒有這本書您這一年就不少花錢,出這本書,您不能自己老往里頭搭錢啊?!?/p>
“你們甭管了,我自己解決,咱們趕緊的,昨天到哪兒了?昨天到家,我又翻了翻書稿兒,咱們還得找一個人,這個人是1957年進的北京曲藝團,郭啟儒先生的女婿,曾經和史文惠一場,他去世得早,好多人都不知道他了,他叫邵春宜?!?/p>
王波說:“邵春宜?您要是不說我還真不知道!我問問他們家的親戚?!?/p>
就這么說著、聊著、寫著、改著,一天過去了,屋子里還彌散著午飯的香味兒,李金斗老師又自己駕車融入到晚高峰的車流當中。
轉過天來,請完客的李金斗又走進了曲協的辦公室,手里舉著找來的幾張照片,進門打完招呼就趕緊說:“昨天晚上我做了個夢,夢見邵春宜了,他問我,聽說你找我呢?什么事兒啊?……”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一件小事足以看出,他隨時隨刻都在想著這件事,參與過出版這本書的人都知道,他心里想的何止是一個邵春宜啊。
為了《北京相聲史話》,李金斗老師動用了很多私人關系??催^這本書的讀者會看到,書中的序一是中國曲協主席、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先生撰寫的,書名是由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題寫的。這都是李老師親自出馬聯系,藝術家欣然應允,給這本書增添了很多的光彩??吹綍杏玫降?00余張照片,里邊絕大多數都是市面上從未見過的,彌足珍貴。如果您有幸翻閱到這本書,一定會讓您對北京的相聲藝術有進一步的了解,對北京相聲人的執(zhí)著、堅韌所折服,更對李金斗老師的付出所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