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兩江新區(qū)人民小學三年級庚班 單樂陶
今天早上,我和媽媽做了一個紙巾會跳舞的小實驗。你一定很奇怪:紙巾怎么會跳舞呢?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這個實驗需要準備的材料包括六本較厚的書、一張紙巾、一塊玻璃板和一塊眼鏡布。在做實驗之前,我先把紙巾剪成一個小海星和一只小兔子的形狀。
實驗開始了。首先,我把書分成兩摞,每摞三本書,相隔15 厘米左右。接著,我將剪好的小海星和小兔子放在兩摞書中間,再將玻璃板架在兩摞書上。一切準備就緒,進入實驗的關鍵步驟了。我用眼鏡布用力摩擦玻璃板。擦了很久之后,玻璃板下方的小兔子和小海星開始移動,只見小海星的幾只觸手和小兔子的長耳朵被玻璃板吸起來,貼在其下方。我問媽媽:“為什么要摩擦這么久呀?怎么才能讓紙巾更快地移動呢?”媽媽說:“你拿走幾本書試試!”我便從每摞書中拿走一本。果然,這次只用了三分鐘,小海星和小兔子就開始“跳舞”了。我靈機一動:如果再拿走幾本書,它們豈不是跳得更快!于是,我又從兩摞書中各拿走一本。這次我只摩擦了玻璃板一分鐘左右,小海星和小兔子就開始“跳舞”了。
在這三個實驗中,我發(fā)現(xiàn)每次都是小海星先“跳舞”,我想可能是因為它的觸手比較細長,且其有八條,所以首先被吸起來。而小兔子之所以能移動,應該與其長耳朵有關。不過,它們被吸到玻璃板上之后就掉下去了,可能是因為紙?zhí)〉木壒拾伞?/p>
你知道紙巾為什么會“跳舞”嗎?查閱相關資料之后,我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秘密,原來與靜電有關。當使用眼鏡布不停地摩擦玻璃板,玻璃板表面就會產生靜電,繼而吸起不帶電的紙巾,使其貼住玻璃板。之后,紙巾就會帶上與玻璃板一樣的電荷,繼而被排斥,與玻璃板分離。如此反復,看著就像紙巾在跳舞。
其實,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發(fā)生靜電現(xiàn)象,尤其是冬天,你有沒有過脫衣服時頭發(fā)直立“跳舞”的經歷?這就是靜電在“搗鬼”呢!除此之外,生活中還蘊藏著很多科學奧秘,需要我們多一份好奇、多一點思考、多一些探索,才能揭曉謎底!
名師點評
本文題材新穎、語言流暢。小作者完整地說巾跳舞”的實驗過程及結果,并運用恰當?shù)倪B詞將實驗過程寫得具體而生動。在說明實驗原理的小作者還能結合實際生活,使讀者能夠更透徹地個實驗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