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外國語學校四年級(16)班 王顥銘
暑假期間,爸爸讓我和他一起去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去沙漠干嗎?”我好奇地問道。爸爸神秘地說:“有一個朋友正在那里做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我們一起去看看?!蔽覍⑿艑⒁?,跟著爸爸出發(fā)了。
我們到達內蒙古自治區(qū)巴彥淖爾市時,已是晚上。第二天清晨,爸爸和我起了個大早,然后叫了一輛車,向烏蘭布和沙漠深處駛去。巴彥淖爾市面積不大,窗外很快就從城市變成了鄉(xiāng)村,其間我們路過一片片樹林、向日葵田和麥田,最后來到一個觀光塔。司機說:“到了?!毕萝嚭?,我心里滿是疑惑:“爸爸,咱們不是要去沙漠嗎?怎么來到了麥田里?”爸爸摸了摸我的頭:“這里就是烏蘭布和沙漠的中央?。 薄笆裁??”我一頭霧水地望著爸爸,“麥田和沙漠我還是分得清的呀!”爸爸神秘地笑著,揮了揮手,催我快往塔上爬。
爬上高塔后,整個“沙漠”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清晨的太陽射出萬道金光,灑在這片“沙漠”上,我眼前是一望無際的塞外綠洲。東邊是一片金黃色的麥田,幾臺收割機正在忙碌;西面種著一大片向日葵,一個個花盤迎著朝陽,仿佛在向我們打招呼;南面和北面分別是一大片樹林,花草樹木正在盡情生長……這里怎么可能是沙漠呢?這時,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奶奶爬到塔上。爸爸見狀,急忙上前攙扶,親切地問候道:“易媽媽早?。 彪y道這位奶奶就是爸爸常提起的“大地母親”易媽媽?
易奶奶是一位華僑,原本在國外有個幸福的家庭,可她的兒子因車禍不幸離世,在整理他的遺物時,她發(fā)現(xiàn)他的理想是大學畢業(yè)后回到祖國,去沙漠植樹,改善沙漠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易奶奶隨即變賣產業(yè),再加上兒子的撫恤金,湊了一筆錢,跟老伴一起回到祖國,來到烏蘭布和沙漠,開始做起公益植樹事業(yè)。一晃二十年過去了,這期間,不斷有人加入他們,如今他們的團隊已發(fā)展到上萬人,而烏蘭布和也從一片一眼望不到頭的荒涼的沙漠,變成了一個無邊無際的“塞外糧倉”。
我仔細端詳著身材矮小的易奶奶,只見她的臉飽經風霜,一雙明眸炯炯有神。她粗糙的雙手緊緊握住爸爸的手:“王教授?。∥医衲暌呀?0 多歲了,幾年前還做過手術,現(xiàn)在真有點心有余而力不足,以后植樹的事就要拜托你們這些年輕人了!”“易媽媽,您放心,我們一定會把您親手變綠的土地維護好。您和大家這些年種下的這些梭梭樹,一定會茁壯成長!”爸爸回答道。
望著塔下那片欣欣向榮的綠色植物,我想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易奶奶不僅完成了兒子的遺愿,還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綠色的未來。想到這兒,我不禁熱淚盈眶。這是多高的境界,多大的格局,多美的人格??!當我們在操場上運動時,當我們在戶外盡情呼吸時,當我們不必擔心霧霾和沙塵暴時,你是否知道,有這樣一位老人和她的團隊,正在內蒙古自治區(qū)的沙漠里無私、無怨、無悔地奉獻著一切?想到這兒,我的眼淚忍不住奪眶而出……
名師點評
本文選材恰當,過渡自然,感情真摯。沙漠中的綠蔭觸動人心,荒蕪中升騰的希望令人感動。小作者親眼見證了易奶奶為世界送上的綠色,表達了對公益人士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