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基于GIS的鎮(zhèn)江京口三山風景名勝區(qū)歷史景觀資源時空演變研究

        2023-09-25 00:44:18李詩韻
        園林 2023年9期
        關鍵詞:焦山北固山京口

        張 也 許 浩 李詩韻

        (南京林業(yè)大學風景園林學院,南京 210037)

        分析山岳風景資源時空分布與演變情況有助于探究其景觀營造的歷史規(guī)律,為當代風景區(qū)景觀資源的保護利用與維護管理提供史學依據(jù)。以鎮(zhèn)江京口三山為例,基于ArcGIS平臺探究魏晉到民國時期風景資源的空間分布、時空規(guī)律及驅動因素。結果表明:(1)景觀資源類型自宋元起趨于多樣化,風景建筑占比最多;(2)景觀資源自魏晉至隋唐聚集度增強,而后至明清與民國聚集度減弱,聚集區(qū)域逐漸由北固山偏移到焦山與金山;(3)宋元與民國景觀資源重心空間分布最為相近,而明清時期景觀資源方向分布趨勢最為明顯;(4)隋唐運河的開通、清代康乾二帝的南巡、歷史文學作品的傳播、城市功能的定位與“儒—釋—道”文化的發(fā)展都促進了京口三山景觀資源的開發(fā)。研究結果證明了基于文獻史料構建歷史地理信息系統(tǒng)進行空間分析的可行性,為風景園林史學研究提供了方法借鑒。

        風景園林;歷史景觀資源;時空演變;歷史GIS;京口三山風景名勝區(qū)

        風景名勝是構成風景環(huán)境的基本要素,是風景區(qū)產(chǎn)生環(huán)境效益、社會效益、經(jīng)濟效益的物質基礎,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下的時代背景、社會活動、思想觀念、文化水平和審美趣味。對風景名勝的歷史變遷進行研究,能提高其自然景觀與人文內涵的完整性,并為其開發(fā)和保護提供翔實的基礎。

        目前國內對于風景名勝歷史變遷研究主要以單一風景區(qū)域作為研究對象。潘谷西[1]簡要闡述了江南地區(qū)名山風景名勝的歷史演變。《西樵山風景名勝借景研究》從“借景”的角度分析了西樵山風景名勝的在歷史維度的變化。卞鴻翔[2]對武陵緣風景區(qū)的歷史地理沿革進行了探究?,F(xiàn)關于風景名勝歷史變遷的研究方法多集中于歷史文獻資料梳理,而其中的橫向空間信息常被忽略[3-4]。基于此,史料資源空間信息可視化,是豐富風景園林歷史研究的重要方法。

        自20世紀80年代左右起,GIS技術開始被引入歷史研究領域[5],其集合了GIS的技術特點、地理學家的空間視角和歷史學家的時間視角,研究時空尺度上的變化模式[6]。GIS與歷史地理空間數(shù)據(jù)結合能夠描述時空對象的產(chǎn)生、發(fā)展、演化與消亡的全過程[7],為傳統(tǒng)歷史研究提供了空間可視化的表達方法。當下利用GIS進行歷史景觀變遷研究已成熱點,諸多研究基于歷史文獻、古地圖等資料中提供的文字、圖像信息,以歷史文化名城、名鎮(zhèn)、名村[8-10]、歷史城池[11-12]、歷史景觀資源[4]等為研究對象,利用GIS的緩沖區(qū)分析、疊加分析、統(tǒng)計分類分析、格網(wǎng)方法等空間分析方法定量化研究其時空布局與形態(tài)變化過程,并結合史實分析其內在機理[13]。京口三山自古以“天下第一江山”“城市山林”著稱,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與人文歷史底蘊。關于京口三山的研究現(xiàn)大多集中于圖像視覺表達[14]、文化形象特色[15]、現(xiàn)代風景名勝的營建[16]以及旅游規(guī)劃[17]等方面。以鎮(zhèn)江京口三山為例,利用GIS平臺構建其歷史地理信息數(shù)據(jù)庫,總結歷史景觀資源的時空分布特征,揭示京口三山風景名勝變遷規(guī)律,從而促進當代風景名勝區(qū)自然與人文景觀資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風景園林歷史與理論研究探索新思路。

        1 研究區(qū)概況、數(shù)據(jù)來源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

        京口三山位于江蘇省鎮(zhèn)江市京口區(qū),由金山、焦山和北固山組成,面積17.23 km2。研究范圍以現(xiàn)今金山、焦山、北固山景區(qū)范圍為基礎,界限為北起金山湖岸線北側約200~400 m進深的陸域范圍、長江防洪堤;南臨長江路;東至焦南壩;西到濱湖路、環(huán)湖路、引航道上江海之門西側,其主要參考2015年《三山名勝風景區(qū)詳細規(guī)劃》[18](圖1)。

        圖1 研究范圍Fig.1 Scope of study

        1.2 數(shù)據(jù)來源

        本研究中各朝代基礎數(shù)據(jù)均來源于方志。方志是歷代紀實性史學資料,其規(guī)范的修訂體例,在史學研究中作為基礎資料具有更高可信度[19],具體以地方志書探究地域府城與山川建置的綜合情況,以山水專志考證山川形勝、水泉流跡、名勝古跡、宗教寺觀的細致演變。

        關于京口三山的方志,最早于南朝劉宋時期記載,由文學家山謙之編纂的《南徐州記》。其后歷朝均有修纂方志,前后相輔相成。宋朝時期的《太平寰宇記》《方輿勝覽》和《輿地紀勝》等地方志書中記載了京口三山的地理區(qū)位和周邊的自然環(huán)境概況。宋元時期的鎮(zhèn)江府志《嘉定鎮(zhèn)江志》和《至順鎮(zhèn)江志》中也記載了京口三山的營造概況。明清時期京口三山的地方志著述達到全盛,類型豐富,金山、焦山、北固山的山水專志、京口三山合志均出現(xiàn),以文字和圖像的形式詳盡地記錄了京口三山的景觀面貌。歷代記載了京口三山的地方志書匯總見表1。

        表1 歷代京口三山地方志表Tab.1 The table annals of the Jingkou Three Hills in various historical dynasties

        本文以統(tǒng)計各朝代景源為基礎展開研究,因此基于方志考證景源具體情況尤為重要。在整理景觀資源更迭時,常存在同景異名、同名異景與大景套小景的情況:同景異名常是同一基址的景觀資源更名或興廢重建,統(tǒng)計數(shù)為一處;同名異景情況以御碑亭為例,因記載模糊與興廢不一難以確切計數(shù),故結合現(xiàn)存情況統(tǒng)計為一處;大景套小景多出現(xiàn)于行宮或寺院建設中,其包含不同的功能區(qū)域,各個區(qū)域內又包含單體量建筑,故在統(tǒng)計時將為一處行宮或寺院作為計數(shù)。

        在方志記載不詳時,以專題園記、宗教志書、名人傳記、詩詞碑刻、書法繪畫等資料為佐證,輔助探究景觀資源演變情況。此外,在考證京口三山鐵甕城遺址和鎮(zhèn)江城池遺址時,重點以考古圖像與考古報告等相關資料作為參考,包括《鎮(zhèn)江北固山“京城”考》[20]、《鎮(zhèn)江鐵甕城遺址南門發(fā)掘報告》[21]和《鎮(zhèn)江唐宋羅城的有關問題研究》[22]等,其數(shù)據(jù)來源更具有可靠性與真實性。

        1.3 研究方法

        (1)核密度分析法。ArcGIS核密度分析用于計算每個輸出柵格像元周圍的點要素的密度,其工作原理是通過將點要素的集合轉化為柵格數(shù)據(jù),依據(jù)核函數(shù)以點位置的表面中心賦予最高值,隨著與點的距離增大表面值逐漸減小,其賦值在搜索半徑距離范圍內減小到零。每個輸出柵格像元的密度通過將覆蓋柵格像元中心的所有核表面的值相加來計算。

        (2)最鄰近指數(shù)。最鄰近指數(shù)(R)為實際最鄰近距離與理論最鄰近距離的比值,計算見公式(1)式中,為最鄰近點之間距離的平均值,為理論最鄰近距離,D為點密度。最鄰近指數(shù)是表示點要素相互鄰近程度的地理指標,能反映點要素的空間分布特征,即聚集型、均勻型與隨機型。當R>1時,為均勻分布;當R=1時,為隨機分布;當R<1時為聚集分布。

        標準差橢圓法。標準差橢圓法是通過確定橢圓的圓心、旋轉角度、XY軸的長度這些參數(shù)來分析要素的離散程度、中心趨勢、方向趨勢的一種空間分析方法。其計算結果長半軸表示數(shù)據(jù)的分布方向,短半軸表示數(shù)據(jù)的分布范圍,中心點表示了數(shù)據(jù)的中心位置。扁率(長短半軸的比值)越大,即方向性分布越明顯,越小則表示離散程度越大。

        2 京口三山歷史景觀資源概況

        根據(jù)各朝代的景觀資源數(shù)量營造情況劃分為5個時期進行梳理,即魏晉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宋元時期、明清時期、民國時期及以后。各朝代具體營造情況如下。

        2.1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以前,京口三山游賞不興,開發(fā)與建設無明顯規(guī)劃,功能和規(guī)模單一,處于初始形成階段。該時期風景名勝數(shù)量較少,共計13個,如表2所示。

        表2 魏晉南北朝風景名勝分類表Tab.2 Classification of scenic spots in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魏晉南北朝時期金山、焦山和北固山各自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來進行風景營造,各山的風景名勝景觀資源之間無明顯關聯(lián)。不同類型的風景名勝多集中在宗教建筑、風景建筑、古墓葬和山景這4種類型。此時期金、焦二山,興建了澤心寺、普濟寺等宗教建筑,形成以佛教文化為主的寺觀空間;北固山筑造承擔軍事防御以及郡縣治所功能的城池、宮室和樓閣,共同形成城市公共空間。京口三山優(yōu)越的自然山水條件令名人隱士心向往之,留下了瘞鶴銘等摩崖題刻,同時也成為歷史名人的陵墓所在地。

        2.2 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風景名勝的數(shù)量在原有基礎上有了少量增長,延續(xù)了此前的分布特征,處于有序發(fā)展階段。該時期京口三山風景名勝共計21個,具體如表3所示。

        表3 隋唐時期風景名勝分類表Tab.3 Classification of scenic spots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隋唐時期已有史料證明民間群眾開始以“三山”統(tǒng)稱金山、焦山和北固山,其同長江形成了“一池三山”的園林模式。風景名勝數(shù)量多集中在宗教建筑、洞府、山景和風景建筑這4種類型。此時期盛行崇佛思想,三山形成了以澤心寺、普濟寺和甘露寺等佛寺為主體的山岳型寺觀園林,同時佛教文化和洞穴奇觀聯(lián)系緊密,僧人在洞府中修行,留下多處佛教文化遺跡,如頭陀巖、白龍洞和妙空巖等;而自然景觀進一步與風俗文化相結合,如中泠泉與品茶聯(lián)系,帶動了不少游客前往京口三山覽勝,促進了風景建筑的建設。

        2.3 宋元時期

        宋元時期京口三山區(qū)域內風景名勝迎來大規(guī)模的開發(fā)與建設,數(shù)量、密度激增。絕大多數(shù)風景名勝反復遭到破壞又重建,處于興廢更迭的階段。該時期京口三山風景名勝共計54個,據(jù)文獻記載可考空間點位的風景名勝共計41個(表4)。其中三詔洞原為焦公所居住的焦公洞重新修建,計數(shù)時作一個統(tǒng)計;研山園在海月庵原址上建造,故計數(shù)作為1個點位。

        表4 宋元時期風景名勝分類表Tab.4 Classification of scenic spots in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宋元時期京口三山的風景營造開始運用景觀集稱的方式來統(tǒng)領風景總體,三山彼此之間形成對應。金山的吞海亭與焦山的吸江亭景名相互呼應,并形成對景;金山建造雙塔后,焦山也同時建塔,自此三山中的金山寺、焦山寺、甘露寺分別形成雙塔對峙、前殿后塔,北固山形成西殿東塔的建筑布局,三山之間相互聯(lián)系又各有不同。此外,動蕩混亂的社會秩序和繁榮的漕運事業(yè)帶動了京口三山城防和水利的發(fā)展,促進了風景的營造。秋月潭、鳳凰池等水體景觀和入城運河、長江共同組成鎮(zhèn)江城池內外水系,利用甘露港等水利設施,滿足了京口三山區(qū)域供水、排洪、灌溉和漕運等不同的需求。

        2.4 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京口三山區(qū)域內風景名勝不斷建設、維持和重修,相對宋元時期數(shù)量仍在繼續(xù)增長,處于繁榮興盛的階段。該時期風景名勝數(shù)量共計59個,據(jù)文獻記載可考空間點位的共55個,具體名稱與類型如表5所示。其中,試劍石位于北固山中鳳凰池旁,點位相同作一個統(tǒng)計;海岳庵在清乾隆二十八年改建為寶晉書院,同景異名作一個統(tǒng)計;焦山御碑亭八座為乾隆南巡時建設,由于記載模糊與興廢修建不一,故統(tǒng)計時計數(shù)為一;焦山行宮主要分為東行宮(竹樓)、上行宮(鏡江樓)和焦山行宮三部分,數(shù)量統(tǒng)計時作一個計算,但由于東行宮位于山下東面,上行宮位于西面峰頂,三部分位置不同,故在空間分析時將焦山行宮(東行宮、上行宮和焦山行宮)分別標注,故空間分析計算點位為57個。

        表5 明清時期風景名勝分類表Tab.5 Classification of scenic spot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明朝時期京口三山這一名稱在官修志書上確立,由“民間傳頌”轉變?yōu)椤肮娬J可”,三山營造關系更為密切,其風景名勝數(shù)量多集中在洞府、風景建筑和宗教建筑這三種類型。該時期發(fā)掘和命名了鶻山、盤陀石、觀音洞等與題刻文化、佛教文化結合的洞府和石林石景。此前的白龍洞、朝陽洞等洞府不再采取單一的開洞營造方式,而是結合山體地勢,與亭、臺等建筑相互結合。同時受到長江河床演變與泥沙淤積的影響,清末時期京口三山完全變成緊鄰陸地的濱江山岳,采用辟池、浚河和鑿井等人工干預措施,使三山中形成了河、泉、池、潭、澤等不同類型的水體景觀。

        2.5 民國時期及以后

        該時期由于侵華戰(zhàn)爭、國內革命運動的破壞及新中國成立后風景名勝區(qū)的劃分,京口三山區(qū)域內風景名勝景觀經(jīng)歷了衰敗—復興的歷程。該時期京口三山風景名勝共計69個,如表6所示。其中因文獻記載模糊,焦山御碑亭作一處統(tǒng)計。

        表6 民國時期以后風景名勝分類表Tab.6 Classification of scenic spots after the Republic of China

        因戰(zhàn)爭影響,京口三山自然環(huán)境遭到破壞。山體出現(xiàn)崩塌、落石和滑坡,影響了海門山、朝陽洞、仙人洞和觀音洞等山景和洞府景觀的后續(xù)開發(fā)和利用;原有天津泉、秋月潭等水體景觀均已消失,中泠泉和東泠泉的泉眼彌塞,鳳凰池的面積大規(guī)模縮小。而鎮(zhèn)江三山風景名勝區(qū)的正式確立,標志著京口三山的聯(lián)合營造進入了全新階段,整體營建更突出“城市山林”的景觀格局。

        3 京口三山歷史景觀資源演變分析

        3.1 歷史景觀資源時間演變特征

        從時間縱向統(tǒng)計對比來看:京口三山風景名勝變遷整體呈現(xiàn)漸進式,從形成、發(fā)展、興廢、繁榮、到衰敗后又復興,其數(shù)量持續(xù)增長(圖2)。從各類型上看,風景建筑在各時期數(shù)量占比最多,其次是宗教建筑與洞府。從結構上看,隋唐及以前時期的風景名勝類型較為單一,以洞府、風景建筑、宗教建筑為主,自宋元后,風景名勝類型趨于多樣化,開始出現(xiàn)生物景觀、文娛建筑、專類游園等(圖3)。

        圖2 京口三山風景名勝數(shù)量變化圖Fig.2 Change in the number of scenic spots in the Jingkou Three Hills

        圖3 京口三山風景名勝景類數(shù)量變化圖Fig.3 Quantity change of scenic spots in the Jingkou Three Hills

        3.2 歷史景觀資源空間演變特征

        基于核密度分析的結果顯示,魏晉南北朝時期京口三山歷史景觀資源處于初始發(fā)展階段,僅有數(shù)量13處,最鄰近指數(shù)R為0.365,表現(xiàn)為聚集型分布。由圖4可知,初始階段歷史景觀資源集中分布于金山西南側、北固山中部、焦山西南側。

        圖4 京口三山魏晉時期核密度分析圖Fig.4 Nuclear density analysis of the Jingkou Three Hills during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隋唐時期歷史景觀資源數(shù)量有所增長,共有數(shù)量21處,最鄰近指數(shù)R為0.339,聚集程度稍增強。由圖5可知,隋唐時期金山景觀資源重心向東部偏移,北固山景觀資源重心向北部偏移,焦山景觀資源重心向北部偏移,景觀資源主要聚集區(qū)域在北固山,其次為金山。

        圖5 京口三山隋唐時期核密度分析圖Fig.5 Nuclear density analysis of the Jingkou Three Hills during Sui and Tang Dynasties

        宋元時期歷史景觀資源急劇增長,具體可考空間位置的共有數(shù)量41處,最鄰近指數(shù)R為0.212,空間聚集度顯著增強。由圖6可知,宋元時期焦山的景觀資源聚集程度相較于前朝明顯加強,而北固山景觀資源聚集度顯著減弱。整體來看,主要聚集區(qū)域由金山與北固山轉變?yōu)榻鹕脚c焦山。

        圖6 京口三山宋元時期核密度分析圖Fig.6 Nuclear density analysis of the Jingkou Three Hills during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明清時期空間點位明確的歷史景觀資源共有數(shù)量57處,呈緩慢增長狀態(tài),最鄰近指數(shù)R為0.243,聚集程度相較于宋元時期稍減弱。由圖7可知,明清時期金山景觀資源重心進一步向東北山峰方向偏移,焦山景觀資源重心向東偏移,北固山的景觀資源向北聚集。整體來看,明清時期景觀資源主要集中在金山。

        圖7 京口三山明清時期核密度分析圖Fig.7 Nuclear density analysis of the Jingkou Three Hills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民國時期新增歷史景觀資源10處,共有數(shù)量69處,最鄰近指數(shù)R為0.256,相比于明清時期聚集度減弱。這一時期金山景觀資源聚集程度減弱,北固山成為主要聚集區(qū)域,同時焦山的景觀資源重心仍向東偏移(圖8)。

        圖8 京口三山民國時期核密度分析圖Fig.8 Nuclear density analysis of the Jingkou Three Hills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3.3重心遷移與格局演變

        從中心點的偏移情況看,魏晉到隋唐時期重心點向西南偏移,而后隋唐到宋元時期重心點向東北方向偏移,自宋元至民國,景觀資源重心點位于東經(jīng)119.443132°-119.512778°、北緯32.224364°-32.224543°之間,變化位置較小,其中宋元與民國空間重心點最為相近。從標準差橢圓分析可以得出,從魏晉到明清時期,標準差橢圓的長軸愈長,短軸愈短,扁率逐漸增大,說明京口三山的歷史景觀資源的方向分布趨勢逐漸加強,而民國時期歷史景觀資源方向分布趨勢相較于明清時期稍有減弱。整體來看,明清時期的景觀資源方向分布趨勢最為明顯(圖9)。

        圖9 京口三山標準差橢圓分析圖Fig.9 Analysis of standard deviation ellipse of the Jingkou Three Hills

        4 影響因素

        4.1 軍事活動的影響

        從東吳定都京口開始,歷代均將鎮(zhèn)江作為軍事戰(zhàn)略要塞。宋徽宗政和三年,潤州易名鎮(zhèn)江,彰顯其江防重鎮(zhèn)的軍事地位。頻繁的軍事戰(zhàn)役使京口三山風景資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宋理宗景定四年,普濟寺與鎮(zhèn)寺塔都因戰(zhàn)亂而遭到焚毀;甘露寺宋高宗建炎年間毀于兵火;靖康之難時龍游寺因金兵南侵而頻繁遭受戰(zhàn)火的破壞;清咸豐年間,慈壽塔、文宗閣多次毀于兵火后又重修。同時戰(zhàn)亂所造成的動蕩從某種程度上促進了景觀資源的發(fā)展,太常寺少卿龔基先與郡守王眺為了安頓因金兵南侵導致流離失所的江淮儒士,便于他們讀書治學,在北固山中峰的鳳凰池建立了淮海書院。

        4.2 運河開鑿便利交通

        隋煬帝時,針對江南運河進行治理和疏浚,經(jīng)過擴寬改造后的江南運河正式確定了自京口到余杭的運河通航范圍[23]。運河的開鑿推動了地方漕運經(jīng)濟,京口作為江南運河的始發(fā)城市以港口為依托,開辟州城,城市范圍以及規(guī)模逐漸增大,吸引著文人學士、富商大賈和達官游宦前往京口三山登島敬佛和覽勝,直接促進了京口三山的風景資源的建設與發(fā)展,如后唐時期吳睿帝在金山下白龍洞附近設立了以水上文化為主的下元水府廟[24]。

        4.3 南巡活動的影響

        清代,京口三山成為康熙、乾隆南巡活動在鎮(zhèn)江的必經(jīng)之地(表7)。為了滿足官吏來往京口三山與城市之間的居游生活需求,在三山中分別建造了行宮御苑、藏書館和碼頭等,其景觀資源的建設再次迎來高潮(圖10)。對《清實錄》[25]和《南巡盛典》[26]中關于南巡路線的史料進行整理,可以發(fā)現(xiàn):金山作為康熙南巡路線進入鎮(zhèn)江的首站,其開發(fā)建設的景觀資源最多,近46次興造活動直接導致了明清時期景觀資源重心向西側金山偏移。

        表7 康熙、乾隆駐蹕京口三山的時間與地點Tab.7 Time and place of Kangxi and Qianlong’s residence in the Jingkou Three Hills

        圖10 康乾南巡期間在京口三山參與開發(fā)建設的措施與次數(shù)Fig.10 Measures and times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Jingkou Three Hills during Kangxi and Qianlong's Southern Tour

        4.4 儒釋道文化的發(fā)展

        自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京口三山各山均以佛教文化為主導,在山中興建以金山寺、定慧寺和甘露寺佛寺為主體的山岳型寺觀園林。至宋元,儒道文化和碑刻文化等在京口三山交匯,出現(xiàn)傳授儒學文化的書院、紀念古圣先賢的祠廟和寄托精神信仰的摩崖題刻[27]。明清時期,隨著山中寺觀園林游賞活動興盛與宗教建筑規(guī)模擴大,金山寺、定慧寺和甘露寺等佛寺因山就勢形成寺裹山、山裹寺和寺冠山的園林特色[28]。

        4.5 民間傳說的傳播

        明清,中國古代文學創(chuàng)作進入繁盛時期,誕生了許多小說體裁的文學作品?!八鹕剿隆薄案事端抡杏H”等著名傳說典故都與京口三山相聯(lián)系。京口三山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空間載體,發(fā)掘和建造了白龍洞、溜馬澗、試劍石和狠石亭等與上述傳說典故密切相關的風景名勝。民國時期金山片區(qū)的白龍洞四周形成以《白蛇傳》傳說為文化核心的景群,包括浮玉亭、白素貞和小青石雕等景點。焦山片區(qū)的碑刻文化遺存和古炮臺遺址、北固山片區(qū)的多景樓、北固樓、太史慈墓、魯肅墓等與三國文化有關的風景資源,開始發(fā)展京口三山文化體驗游。“文因山名,山因文盛”,傳說典故賦予了京口三山豐富的人文內涵,促進了京口三山景觀資源的建設。

        5 結論

        (1)基于文獻史料結合朝代背景系統(tǒng)整理、分析京口三山歷代景觀資源數(shù)量及建設情況,提取空間地理信息,利用GIS構建景觀資源地理信息數(shù)據(jù)庫,一方面探究京口三山風景名勝的歷史變遷規(guī)律與營造分布特征,為山岳風景名勝的研究與資源開發(fā)利用提供了理論基礎,另一方面證明了GIS量化分析文獻史料的可行性,為風景園林史學研究提供新思路。

        (2)在演變特征方面,京口三山的景觀資源自宋元開始數(shù)量驟增,且景觀類型趨于多樣化,歷代景觀資源類型以風景建筑、宗教建筑與洞府占比最多;在空間地理分布方面,自魏晉至隋唐景觀資源聚集度增強,而后至明清與民國聚集度減弱,聚集區(qū)域從北固山逐步偏移到金山與焦山。在景觀重心方面,宋元與民國景觀資源重心空間分布最為相近,而明清時期景觀資源方向分布趨勢最為明顯。

        (3)在影響因素方面,隋唐時期運河的開通、明清時期康乾南巡活動的影響、文學作品的傳播及歷代儒、釋、道文化的發(fā)展都促進了京口三山景觀資源的營造,而作為政治、軍事要塞,一方面使自然、人文景觀資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但從側面促進了景觀資源的發(fā)展。

        本研究利用GIS將不同結構、不同來源、不同形式的史料數(shù)據(jù)整合,實現(xiàn)了不同時期歷史數(shù)據(jù)在同一時空框架內綜合管理;通過考證景點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直觀地展現(xiàn)了京口三山風景資源的時空變化,以時間維度縱向對比空間演變特征,在更宏觀的角度理解景觀資源分布趨勢。但存在以下不足需進一步探討:由于年代久遠、資料保存等原因,文獻記載不可避免地存在偏差與缺失[29],在考證景觀資源存迭情況與空間定位時存在一定精度誤差,無法更為確切統(tǒng)計景觀資源數(shù)量,也無法結合具體的山岳高度、坡度等因素探究京口三山風景名勝歷史變遷背后的地理驅動因素。隨著現(xiàn)代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發(fā)展與多源歷史數(shù)據(jù)的深入研究,未來希望進一步結合先進的研究方式,精細化探究京口三山的歷史景觀資源分布網(wǎng)絡。

        猜你喜歡
        焦山北固山京口
        宋 蘇軾 行書與佛印焦山帖
        中國書法(2023年9期)2023-12-26 18:03:59
        《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聲聲慢》核心素養(yǎng)導學
        次北固山下
        黃河之聲(2022年9期)2022-08-26 08:20:16
        文化廣角
        陸游撰并楷書《焦山題名》摩崖石刻
        阮元與焦山的不解之緣
        華人時刊(2020年17期)2020-12-14 08:13:04
        霜雪千年北固山
        A Study of Prototype Effects in Xin Qiji’s Song Lyr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totype Theory
        東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1:06:10
        誰是來船?誰是歸棹?
        金山(2014年8期)2014-05-08 04:02:25
        江蘇鎮(zhèn)江發(fā)現(xiàn)大運河京口閘遺址
        藝術品鑒(2013年6期)2013-04-29 22:47:28
        亚洲天堂资源网| 亚洲高清乱码午夜电影网|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 九色综合九色综合色鬼|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 成年男女免费视频网站| bbbbbxxxxx欧美性| 国产黑色丝袜在线观看网站91| 男男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熟妇丰满多毛xxxx|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无码专区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高清片a| 新视觉亚洲三区二区一区理伦 | 国产美女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影片| 国产边摸边吃奶叫床视频| av无码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精品一级毛片| 久久国产亚洲av高清色| 免费国产自拍在线观看| 国产人妻人伦精品1国产|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三区四区| 黑人巨大亚洲一区二区久| 麻豆人妻性色av专区0000| 美女网站免费观看视频|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免费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丁香花| 国产男女猛烈视频在线观看| 99re这里只有热视频| 久久熟女五十路| 久久综合激情的五月天| 婷婷四虎东京热无码群交双飞视频 | 免费的黄网站精品久久| 中出人妻希奇杰卡西av| 久久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 国产精品黄色片在线观看| 日本一级二级三级在线| 在厨房拨开内裤进入毛片| 亚洲色爱免费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