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
(廣州機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725)
風電項目的建設與運營,有效緩解了國內存在的能源緊缺問題,對促進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開展風電項目建設工作期間,應加強對植被恢復工程的重視,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做好坡面綠化以及植被栽植等工作,有序恢復原有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不斷提高風電項目的經濟效益與生態(tài)效益。
本工程為華潤廣東連州慧光風電項目植被恢復工程,位于廣東省清遠市連州市龍坪鎮(zhèn)。具體施工期間,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如下3 個方面:①9 個風機平臺上邊坡、下邊坡植被恢復施工。②7622.5m 風電場道路上邊坡、下邊坡的植被恢復施工。③7622.5m 風電場道路、9 個風機平臺外側的景觀樹施工。在本標段中,主要的工作內容為風電場場區(qū)內17.5km 道路與上下邊坡、20 個風機安裝平臺及上下邊坡、場內調頭平臺、臨時堆場等位置的植被復綠施工。具體施工期間,需要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撒草籽、噴播植草、三維網噴播植草以及掛鍍鋅鐵絲網、噴播植草、種植野牽牛與喬木等方面的工作[1]。為確保各項施工工作的有序開展,采用相關項目管理方式(圖1)。
圖1 項目管理架構
首先,該項目中對于施工質量的要求較高。其次,由于施工現場處在山區(qū)深處,在受到降雨天氣的影響下,交通運輸不便,并且施工場地相對分散,施工現場嚴重缺乏施工用水。再次,該項目的工期緊,邊坡高差大。在開展邊坡綠植施工工作時,需要借助吊板、軟梯輔助施工,因而增加了施工難度。另外,該項目的施工工序相對復雜、路線較長、工作面較廣。最后,本綠化工程重點是保證所有挖填方路段的綠化效果,必須確保施工區(qū)域的邊坡綠化覆蓋率可以達到95%以上。同時,還要防止雨水對邊坡產生的沖刷與破壞,避免引起水土流失等各類問題。其中,圖2 為本次項目的總體施工流程。
圖2 總體施工流程
一方面,在進行開挖工作前,應當由施工技術人員結合具體的設計圖紙,并對現場的實際情況開展測量放線工作。這一過程中,應當對坡頂、坡腳控制點的坐標做好復核,對于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時與設計人員溝通,并做出適當的調整。同時,土方開挖削坡主要使用的是人工輔助削坡的方式。在開展坡面人工削坡施工期間,應當按要求設置繩梯、竹梯,并嚴格綁扎好安全帶,以免出現施工安全問題。另一方面,土方的開挖順序應當遵循“從上至下”的施工順序,分段開挖的長度應控制在20~25m。對于削坡期間產生的大量土方,應采用平鋪碾壓的方式置于坡腳低洼處。需要注意的是,回填土方應當采用分層碾壓的施工方式,每層的厚度不能超過0.5m,壓實系數要控制在0.9 以上。
施工期間,應按照如下施工程序開展施工工作:削坡與驗收→坡面的處理→鋅鋼絲網的鋪設→網片加固→回填土施工→噴草→無紡布的鋪設→管理與養(yǎng)護[2]。具體來說,應重點注意以下7 個方面的問題:①在開展邊收工作時,要確保坡面的開挖滿足設計坡比的要求,并提高坡面的平整度、順直度。②坡面修整結束后,要做好場地處理,對于場地上存在的石頭、雜草以及垃圾等雜物,應當進行及時的清理,提高坡面的順暢效果。③掛鍍鋅鋼絲網。對于鍍鋅鋼絲網而言,在高度超過3m 的土質以及強風化巖挖方邊坡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需要注意的是,施工期間應當對工程實際情況做出分析,如果坡比超過1:0.75,那么不適合采用三維網噴播植草綠化的施工方式。同時,如果坡高超過10m,且為路塹邊坡,那么也不宜采用上述施工方法[3]。在本次工程中,使用了EM3 型三維網(圖3)共三層。其中,底部的兩層是雙向拉伸網,上部一層采用的是非拉伸擠出網,在厚度方面超過了12mm。同時,單位面積質量超過了260g/m2。④網片固定。在本工程中,鋪設的是鍍鋅鋼絲網,大小為φ2.2~3.0,網眼尺寸為50mm×50mm。施工期間,利用φ12 鉚釘,采用500mm 間距進行固定,錨固的長度達到了500mm,外露部分為100mm。⑤上述工作結束之后,要進行回填土施工。施工期間對于挖方邊坡,采用的是機械噴土的方式。等到挖方邊坡平整完成之后,對三維網進行固定。之后,采用機械噴泥漿的方式進行施工,網包外噴射的厚度要超過5cm。⑥噴草。當鍍鋅鋼絲網鋪設完成之后,并進行了回填土施工。之后,要噴射有機基材。上述工作結束之后,就可開展噴草工作。在本次工程中,噴漿混合物中既包含了草種、有機復合肥(N、P、K)等物質,同時還包括了土壤改良劑、纖維等材料。⑦噴草技術之后,要及時覆蓋無紡布。在本次施工中,采用的無紡布規(guī)格為17~20g/m2左右,通過覆蓋坡面以起到防止雨水沖刷種子的作用。同時,還能減少水分的蒸發(fā),起到保濕、保溫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當草苗長到8~10cm 時,應當及時的揭掉無紡布,以免影響到植物的生長。
圖3 EM3 型三維網
3.3.1 種植土與種植穴的要求
一方面,對于園林植物而言,為滿足其生長方面的要求,應加強對種植土的控制。在播種工作之前,應當對這一區(qū)域的土壤理化性質做出研究,進而有助于后續(xù)消毒、施肥等工作的開展。在最低種植土層方面,其厚度應當滿足相關要求(表1)。需要注意的是,種植區(qū)域的土壤中不能含有建筑廢土或者是有害成分,比如強酸性土以及強堿土等等。另一方面,應加強對種植穴、槽規(guī)格的控制與管理。結合所需要種植的樹種根系的實際特點,應當對坑穴的規(guī)格進行嚴格控制。通常情況下,坑穴的尺寸要比土球大,并且要加寬放大30~40cm,加深20~30cm,進而提高成活率。
表1 園林植物最低土層厚度
3.3.2 苗木種植技術
首先,苗木種植過程中應做好放樣定位工作。在本工程中,苗木均在便道的外邊緣側位置種植,結合設計樁號點,需要使用繩尺法沿著便道外側進行定點,柱距確定為3m。株位中心可以使用鐵鍬鏟一個較小的坑,在內部撒上石灰,起到定位標記的作用。之后,使用自制木圓規(guī)等設備,準確的定位出刨坑位置。
其次,種植穴、槽的施工。具體施工期間,主要使用的工具有尖鎬、園鍬、鋤。施工時,需要將定位灰點作為中心,結合規(guī)定的尺寸要求,首先需要在地上劃出開挖邊線。之后,再沿著線的四周進行開挖,并且要將坑底挖松、弄平[4]。需要注意的是,在新填土方位置挖穴時,應當對穴底位置進行踩實,以免影響到成活率。
再次,上述工作結束之后,要進行掘苗操作。施工過程中,應重點關注以下環(huán)節(jié):①要做好選苗工作。由于樹苗的質量對于植樹工作的成活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為有效提高樹木的成活率,應做好苗木的選擇。具體來說,要結合圖紙的要求以及甲方代表的要求,合理選擇景觀喬木、灌木等品種。所選的苗木要具有發(fā)育健康、無蟲害的特點。同時,不能出現過分的機械損傷。對于喬木而言,應當具有樹桿通直、生長健壯的特點,并且樹冠開展,有著良好的根系狀況。對于灌木來說,應當具有根蔓、枝大、枝干叢生的特點。②要注重號苗管理,選好的苗木應當及時的涂上顏色,以免出現誤掘的問題,該項工作也被稱為“號苗”。③正式掘苗之前,應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例如,掘苗之前應當對土壤干濕度做出調整,一旦出現土質過干或過濕的問題,將影響到掘苗操作的效率。掘苗之前還要針對樹木的生長情況,做好修剪工作。通常情況下,修剪量要控制在1/3 左右。
另外,掘苗施工結束后,要著手開展運苗與假植工作。對于苗木的運輸量,應當結合工程中具體的種植量進行確定,樹木從挖掘直到栽好,要嚴格控制相關環(huán)節(jié)的時間,進而減少根部的暴露時間,提高苗木的成活效果。為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要對運輸路徑做好規(guī)劃。如果路途較長,那么應當采用根部灑水的方式進行保濕。
最后,就是苗木的定植環(huán)節(jié)。種植期間要愛護苗木,做到輕拿輕放,不能對樹根、樹皮等位置產生損傷。同時,散苗的速度要和苗木的栽植速度保持一直,爭取做到邊散邊栽,盡可能的降低樹根在外暴露的時間[5]。在具體的栽植環(huán)節(jié)中,要對栽植的深度進行嚴格的控制。對于灌木而言,應當和原木痕保持平齊,帶土球的苗木應當比球的頂部深2~3cm。為提高種植環(huán)節(jié)的成活率,還應注意以下問題。①在樹木種植之前,應安排技術人員對種植穴的大小、深度等參數做出檢查,如果不符合根系的生長要求,應當對其進行修整。②對于回填土應當一邊回填一邊夯實,每層的厚度要控制在20cm 以內,不得出現夯砸土球的問題,以免影響到種植效果。質量檢查程序如圖4 所示。
通過做好后期的養(yǎng)護與管理,可以改善植被的生長情況。具體養(yǎng)護工作中,應做到以下5 點:①葉色要正常,且滿足葉大、肥厚的要求。正常條件下,不能出現黃葉、焦葉的問題。②植被的枝、干要健壯,不能存在明顯的枯枝、死枝問題。同時,不能出現活卵活蟲,一旦發(fā)現上述問題要進行及時的處置與養(yǎng)護。③草坪的覆蓋率要基本達到100%,并且內部的雜草不能超過10%,草坪的生長要茂盛,顏色應當保持正常。④綠地內部不能出現死樹,樹木的修剪要盡可能合理,保持良好的樹形效果。⑤當施工完成之后,要及時設置保護牌,尤其在一些路口、出入口等位置,應當結合實際情況設置“禁止踐踏”等保護牌,如圖5 所示。
為提高風電項目植被恢復工程的施工質量與效果,應積極做好土方開挖、坡面綠化等工作。此外,要加強對綠化栽植技術的應用,尤其要控制好種植土、種植穴的質量,加強苗木種植技術、養(yǎng)護技術的應用,不斷提高景觀綠化項目的施工質量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