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廣廣
(江蘇省交通工程建設局 南京市 210000)
合同狀態(tài)的穩(wěn)定是提高合同履行效率的基礎和保障,尤其是單價合同,清單計價,事后可調[1]。改擴建高速公路自身特點和所處環(huán)境的復雜性帶來的各種不可預見因素,往往會導致合同履行過程中合同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為使合同達到新的平衡,就要求實施過程中通過計量計價期中的過程動態(tài)性管理對合同狀態(tài)進行補償[2]。主要形式為設計變更與索賠,關鍵難點在于新增單價的組價方式選擇?!督ㄔO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3]對變更的估價原則進行了規(guī)定,《江蘇省高速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4]對工程變更增加新的工程量清單子目的綜合單價確認方法進行了明確,但在具體合同狀態(tài)的動態(tài)補償過程中,組價方法的選擇不同往往導致不同的價格結果,給合同雙方的決策造成一定困難。文章結合改擴建高速公路常見新增單價原因及應對策略,具體分析新增單價組價方式的選擇與應用,以實際案例對各組價方式進行說明,為類似工程實施過程中合同狀態(tài)補償提供參考。
(1)設計方面原因,因招標時間倉促,工程量清單復核不嚴謹或編制人員粗心大意導致出現差錯漏,如清單漏項、子目特征與圖紙描述不一致;設計階段調查不充分或隨時間推移實際情況發(fā)生變化,如既有橋梁病害發(fā)展導致加固措施調整、既有路面病害發(fā)展導致維修措施調整。
(2)國家政策、有關規(guī)范調整導致設計標準變化,如取消主線收費站、改主線路基、增加相應通訊設施;《公路橋梁盆式支座》(JT/T 391—2019)取消了GPZ(2009)0.8MN支座類型,調整為GPZ(2019)1.0MN等。
(3)新材料、新技術引進與完善帶來的設計、施工方案調整,如輕質泡沫土混凝土設計方案及配合比優(yōu)化、瀝青路面科研試驗段結構調整、交通導改增加測速儀等聲光電設施等。
(4)現場實施方案與設計方案不符或優(yōu)化調整導致的設計變更,如既有路基橫向排水管缺失、改路改溝改渠工程排水能力不足優(yōu)化或新增、地質調查不清導致樁長變化、樁基加固方式調整;臨時工程及交通組織等有關清單子目受綜合執(zhí)法有關要求等外界因素影響,臨時標志牌尺寸、交通組織方案調整。
(1)設計單位優(yōu)化招標清單編制,提高清單編制人員工作嚴謹性,層層把關避免漏項,引進招標代理單位,設計、代理單獨開展復核,招標前建設單位組織設計及招標代理認真開展對比修正,同時將清單復核工作延伸至招標后施工單位進場階段,將清單紕漏控制在源頭。
(2)建設單位在施工單位進場后3~6個月內組織各單位完成清單復核工作,引進跟蹤審計單位,施工、監(jiān)理、設計、審計同步復核,辦理0#清單變更,在大規(guī)模施工前一次性消除設計中的差錯漏,在交工前可再次通過清單復核對施工過程中仍然存在的差錯漏進行統(tǒng)一變更處理。
(3)設計變更過程中在保證工程質量、安全、進度的基礎上,盡量使用本標段現有或類似子目,減小變更規(guī)模,最大程度維持合同的最初狀態(tài);對于不可避免的新增子目,應嚴格按照組價有關規(guī)范和管理辦法進行多方審核。
設計變更新增工程量清單、簽約合同工程量清單中遺漏、依據合同條款需重新確定單價等項目在實際調整價格時,可選用一種或多種組價方法[5],詳見表1。為確保組價結果與原合同投標報價水平盡可能貼近,體現據實結算原則和從約原則[6],宜依次選用現有單價計價法、預算定額計價法(差額法、整體下浮法)、成本加酬金法(市場平均價成本法、實際費用成本法)進行組價。
表1 常見新增單價組價方法一覽表
對于采用現有單價計價法,宜依次選用:套用本標段類似項目的單價、本標段承包人《單價構成分析表》中的相同工序或分部分項工程的單價、同一條高速公路相鄰標段相同清單的平均水平單價、省內同期招標的其他高速標段的相同清單項目單價。
對于預算定額計價法(差額法)、成本加酬金法(實際費用成本法)應根據招標文件要求考慮是否允許材料調差,如考慮材料價差調整:新增單價組價采用信息價、詢價與原合同保持同期水平,變更工程量納入材料調差,已按組價期最新市場價確定的單價不再參與材料調差。
(1)背景:某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圖設計土源為黏土路段,路基摻石灰;土源為粉砂土路段,路基摻水泥。實際施工過程中,原設計粉砂土路段周邊多粘性土源,且超長汛期影響,采用水泥土施工進度相對較緩,同時為控制投資,計劃將原設計3%水泥土變更為4.5%石灰土以加快工程推進。原合同清單中5%石灰土單價為m0,7%石灰土單價為m1,現需確定4.5%石灰土項目單價m。
(2)分析:路基填筑土方摻灰設計變更,施工工藝和實施條件基本未發(fā)生變化,變更前后主要差異在于摻入石灰量變化,可采用“現有單價計價法”進行組價。
考慮土方施工相關費用,在摻灰(水泥)綜合單價中,根據5%和7%石灰土單價,采用線性內插法,即可求得4.5%石灰土單價為:
m=m0-(m1-m0)/4
此外,在實際變更申報中,應同時考慮土源變化引起的防護形式變化,計算水泥土變更為石灰土時應考慮體積變化帶來的工程量變化。
(1)背景:某高速公路施工標段原施工圖設計采用C40混凝土預制空心板,清單單價為S0,混凝土標號設計變更為C50,需計算C50混凝土預制空心板單價S。
(2)分析:變更前后僅涉及單一材料強度變化,混凝土拌和、預制、安裝工序及相關機械、人工等均不變,因此只需測算兩個標號混凝土材料價差,可算得C50混凝土預制空心板單價,即采用“預算定額計價法”中的“差額法”進行組價。
根據《公路工程預算定額》(JTG/T3832—2018)附錄二“基本定額中混凝土配合比表”,C40混凝土與C50混凝土每立方米材料消耗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強度混凝土配合比表
材料價格采用調差基期材料市場價格,42.5級水泥570元/t,中粗砂230元/ m3,碎石200元/ m3。計算材料費差價為:(524-433)/1000×570+(0.44-0.45)×230+(0.75-0.79)×200=41.57元/m3,考慮利潤和稅金,計算“C50預制混凝土空心板”項目單價為S=S0+41.57×1.07×1.0341=S0+46元/ m3。
(1)背景:某高速公路工程橋梁支座型號在擬施工過程中發(fā)生設計變更,招標時設計圖紙中支座型號為GPZ (Ⅱ) 3.0DX,變更為GPZ (Ⅱ) 3.5DX。原合同清單支座單價為n0,現需確定GPZ (Ⅱ) 3.5DX支座項目單價n。
(2)分析:本合同段及同期招標相鄰標段無類似子目,缺乏可直接參考的類似項目或分部分項工程單價,無法直接采用“現有單價計價法”。該變更僅為支座型號變化,相關施工工藝基本相當,屬于同一專業(yè),可考慮按照項目整體下浮方式確定下浮比例計算新單價,故應采用“預算定額計價法”中“整體下浮法”進行組價。
對盆式支座GPZ (Ⅱ) 3.0DX和盆式支座GPZ (Ⅱ) 3.5DX套用預算定額,進行重新組價計算,材料價格采用調差基期的市場平均價格,編制預算價分別為a和b。按照GPZ (Ⅱ) 3.0DX清單單價中標下浮比例,計算GPZ (Ⅱ) 3.5DX項目單價為:
(1)背景:某高速公路招標圖紙中有預應力PTC管樁項目,樁徑40cm,壁厚6cm,C60混凝土,長度為25000m,考慮實際工程地質條件等因素,實施前對PTC管樁直徑和壁厚進行調整,混凝土強度不變,樁徑變更為50cm,壁厚變更為6.5cm。原合同清單中PTC管樁項目單價為p0,《單價構成分析表》中管樁材料費為q0、打樁費用r0,現需確定樁徑50cm的PTC管樁項目單價p。
(2)分析:預應力管樁施工流程為場地平整→樁位放樣→安裝機械→吊樁→壓樁→終壓[7]。該變更為同一專業(yè)變更,施工工藝變化不大、主要材料保持一致,本合同段及同期招標相鄰標段無類似子目,無法直接采用“現有單價計價法”??紤]管樁施工主要費用由材料費+打樁費組成,且管樁市場供應商較多、打樁隊伍可供選擇較多,可考慮在市場上進行詢價,確定相對合理單價,故管樁項目宜采用“成本加酬金計價法”中的“市場平均價成本法”進行組價。
根據設計圖紙,對PTC管樁材料費進行市場調查,三家及以上報價差價的算術平均值為△q-q0,PTC管樁施工費報價差價的算術平均值為△r-r0。
計算得到50cmPTC管樁項目單價:
p=p0+(Δq-q0)×(1+7%)+(Δr-r0)×(1+4%)×(1+3.41%)
某高速公路擴建項目先導段承擔項目集中開工儀式組織與籌措工作,對開工場地進行平整、布設,組織廣告公司進行文化布置等,考慮該工作非招標清單內容,按照索賠向建設單位申請資金補償[8],所列費用組成包括:機械租賃、場地平整、廣告及會場布置(舞臺、展板、橫幅、指示牌等)、設備租賃(空調、電纜等),因所列新增子目較多,清單中無類似且組價困難,故選用“實際費用成本法”。經監(jiān)理、跟蹤審計、建設單位審核,對可在工程管理費、安全生產費等中計列的細目及不合理子目進行核減,審定金額即可作為開工儀式相關費用索賠金額。
實際組價過程中,可結合新增子目及現有清單的實際情況按照組價的原則進行操作,也可針對同一子目不同組價元素采用多種組價方式進行組合。
新增單價組價原則、方式選擇的規(guī)范性和合理性,有利于控制工程造價、維系合同狀態(tài)穩(wěn)定,體現合同的“契約精神”、承包人的“自主報價”,越是貼近投標報價水平,合同雙方接受的可能性越大。在工程建設全過程中,從施工圖設計方案確定、招標清單編制、定標進場施工到交竣工結算,各責任主體單位應加強過程控制,避免不必要的新增子目,合理開展新增單價組價及審核工作,才能確保合同高效執(zhí)行,減少發(fā)包方與承包方之間的矛盾,有序推進工程項目合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