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紫嫣
斗潭公園位于衢州市柯城區(qū)府山街道斗潭河南北沿岸,屬于衢州市老城區(qū)中心區(qū)位,與衢州著名景點——北門街歷史文化街區(qū)隔街相望。離開水亭門歷史文化街區(qū),出天王巷右轉,在河西沿行走不到百米,左拐進入湖畔路,就進入了斗潭公園。公園總面積約為8.6萬平方米,長約1170米。2020年,衢州市政府啟動了斗潭湖升級改造工程,主要建設內(nèi)容為綠化、亮化、綠道、城市書屋、生態(tài)駁岸等,如今的斗潭公園已建設完成,為周邊的市民提供了一個生態(tài)綠園。
斗潭河在古代是護城河,形狀如“斗”像“潭”,所以叫它“斗潭河”,這也是斗潭公園的名稱由來?!罢{泄洪峰念此潭,古城數(shù)度得安然。德坪今變景觀道,湖面已盈清洌泉。云浴盆中霾霧凈,魚觀鏡底鷺鷗翩。蕩舟西望德坪壩,曲徑通幽觀我園。”衢州市詩詞楹聯(lián)學會副會長、秘書長葉裕龍還為“斗潭秋馥”這一美景賦詩稱贊。公園內(nèi)石拱橋、觀我園、環(huán)廓親水平臺與綠蔭景色、清水碧波相映成趣,盡顯古城的生態(tài)與嫵媚。
在衢州市乘坐K7路、8路、102路等公交車至斗潭站,步行100余米,穿過斗潭橋即可抵達公園入口。公園入口有一座橢圓形簡易花壇,以白色斜坡圍住,中間立有一塊石頭,上面刻有紅色字樣的“斗潭公園”四個大字,后面種有幾棵松柏以及一些灌木。再往里走可以看到一個小廣場,頂上掛有米白色的巨型天幕,市民或游客可以在此處避雨或是遮陽。小廣場兩側均為花壇,種有格?;?、月季等花卉。
從小廣場往下走約六七層臺階便可行至公園綠道,公園里的跑道主要是紅色和藍色的,跑道靠近斗潭河,環(huán)繞整個公園,附近的不少居民都在此處進行慢跑等體育鍛煉或是遛寵物。跑道兩側均為嫩綠的草坪,草坪里還種有羅漢松、紅花檵木、柳樹、棗椰樹等樹種。其中,紅花檵木多分枝,嫩枝為紅褐色,密被星狀毛;棗椰樹別名海棗,葉羽片線狀被針形,呈灰綠色。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底衢州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對斗潭公園改造提升,公園內(nèi)的植物經(jīng)過提升設計,形成了生態(tài)自然突出、季相變化明顯、文化氛圍濃厚、空間形態(tài)多變、“南幽北闊,南花北彩”的植物景觀特色??拷影哆?,可以踩著鋪設在草坪上的不規(guī)則巖石走到湖邊。湖中種有睡蓮、荷花等植株,還有附近的市民閑坐在岸邊垂釣,微風習習,岸邊的柳枝隨風搖曳,湖面泛起漣漪,一朵朵荷花緊緊依偎著碧綠滾圓的荷葉,隨風舞動。
公園健康步道以場地內(nèi)交通線路沿湖貫通,場地綠道與城市綠道相連接,形成了1.2公里的環(huán)湖健身步道。公園改造后增加南北向棧道,加強兩岸連通,形成多個以湖為中心的環(huán)形路線。沿著公園綠道向東前行,可以看見靠里的草坪里種有雪松、月季、玉簪、繡球花、紅花酢漿草等植物,種類豐富,色彩明媚。靠近公園東門入口處設有一座簡易“古城墻”,這是文化節(jié)點串聯(lián)的一部分?!肮懦菈Α庇苫疑u石砌成,在中間設置紅棕色鐵制座椅及桌子,將其分割成四部分,每部分“古城墻”上分別掛有衢州市著名歷史景點的舊照,如水亭門古城墻、大南門古城墻、小南門古城墻、西安門古城墻等。順著簡易“古城墻”旁邊的小路走,會抵達一個小廣場,廣場中心是由長方形邊框圍成的圖案,且在地面有凸起之處,經(jīng)仔細查看才發(fā)現(xiàn)廣場旁有一塊衢州府城地圖介紹牌。該廣場中間的圖案便是衢州府城地圖,而這塊區(qū)域便是府城地雕。為方便游客休憩,圍繞廣場設有木制長椅,還設置了各類健身器材供市民鍛煉,一旁的路燈造型獨具匠心,且每根燈柱上均題有“南孔圣地,衢州有禮”。
從小廣場出來,往公園東邊走去,若徑直往前,可以行至公園東門、北門橋等地,東門附近設置有斗潭公園平面圖,還有直飲水裝置,這也是衢州許多公園皆有的特色,在公園里安裝直飲水裝置,方便了前來公園游覽的市民及游客。若往南側走去,則可以通過水上棧道行至斗潭湖對面,南北向的棧道,加強了兩岸連通。公園的這段水上棧道為木質結構,寬約2米,兩側均設置有約1.3米高的紅棕色圍欄。水上棧道并不是直線的,而是蜿蜒在湖面上的,棧道上還設置有隱形照明裝置,為夜晚在公園鍛煉的市民提供了安全保障。漫步水上棧道,不僅可以近距離觀賞湖中心的荷花或是睡蓮,還能給湖中的魚兒喂食。
從水上棧道上下來,便是湖的對岸,這里設置了一個兒童樂園,設置有秋千、沙坑、斜坡式攀巖平臺、紗網(wǎng)攀爬設施等,周圍都設置有環(huán)繞型長座椅。每逢假日,這里便會聚集許多孩子及看護的長輩,成為附近孩童的樂園。沿著健康步道往下走,可以看見河岸邊種著許多柳樹及美人蕉,一叢叢美人蕉色彩明艷,亭亭玉立于岸邊。穿過斗潭橋下面的綠道,便可以抵達園中的一座長亭,不同于江南園林里常見的八角亭,或許是為了能容納更多的游客,這個亭子較長,由八根柱子支撐,每根柱上均題有古言,如出自孟子的“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出自韓非子的“法不阿貴,繩不繞曲”。另外,除了入口處,四面圍欄均設計了座椅。
沿著步道往下走,可以看見一座石拱橋,可以通向湖對岸。繼續(xù)步行約500余米,便會看見第二座長亭,長亭旁邊有一座酒壇壩景墻,該墻由酒壇堆砌而成,設計巧妙。對面便是河上棧道,通過棧道也可以抵達河對岸,有一間上觀書房坐落于對岸,而上觀書房的后面便是衢州的文昌閣。據(jù)了解,文昌閣為衢州古城的八閣之一,位于古城西北隅,西臨衢江,是供奉文昌帝君的場所。文昌帝君在中國乃至海外都具有極大的影響,歷朝帝王皆提倡天下學宮者要建“文昌宮”、做“文昌會”來祭祀文昌。復建后的文昌閣主體為五層框架結構,建筑高30米,為明清時期徽派建筑風格。文昌閣是衢州城西江濱景觀中的亮點,也是衢州古城的標志性形象建筑景觀。
如今,經(jīng)改造后的斗潭公園夾岸植株豐富,健康步道整潔平坦,供游人休憩的座椅布局合理,逐漸成為了附近居民茶余飯后的休閑好去處。環(huán)湖綠道、湖中綠島、兒童樂園、親水平臺、生態(tài)駁岸……公園在豐富城市綠化的同時,也為市民創(chuàng)造了更為宜居的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