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睿澄
伴隨著場場春雨,枇杷熟了,奶奶從集市上買來讓我吃了個痛快。吃完后,我挑出幾個還算完整的果核,小心翼翼地埋到花盆里。
七歲那年,總見媽媽對她的花愛不釋手,我便也躍躍欲試,學著她的樣子,把自己愛吃的水果的種子埋在花盆中。吃西瓜,我將西瓜籽小心地灑在土壤里;吃草莓,我將草莓籽一顆一顆挑出來,埋在土中;吃蘋果,我將蘋果核取出埋在土里,可許久過去了,它們都未發(fā)芽。那時事不多,我便天天跑到花盆前,學著媽媽侍弄花的模樣,“伺候”著我的種子。那段日子里,我常常興奮地跑過來,卻又失落地回去,在無盡的等待中度日如年。
直到今年,我又撒下了枇杷的種子。
初夏,涼風吹拂著我的臉頰,我又去看它。呀,深色的土壤中現(xiàn)出一抹淡淡的綠,雖然只有一顆豆子那么大,但它確確實實發(fā)了芽。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它也一天天在長大,那些沒有長出來的種子應該成了你的肥料吧,因為它們沒能發(fā)芽,所以將全部的營養(yǎng)都贈予你了吧,因此,你才長得這般快,從只有我手指的長度長到已經(jīng)超過了我的手臂,兩年時間過去了,你已經(jīng)長得比我還要高了。地上時不時落下幾片枇杷葉,葉片大且厚實。我常拾幾片完好的葉子,串成帽子的模樣,戴在頭上遮陽。有時,我還在上面用色筆涂涂畫畫,貼在紙上,頗有幾分兒時的情趣。
習以為常的東西,我們總是將它忽視。漸漸地,我忘記了它,似乎我的記憶中并沒有這樣一棵枇杷樹,它就像我人生中轉瞬即逝的過客。
外婆家也有一棵枇杷樹,是與我的枇杷樹同時種下的。又一個春天,外婆家的枇杷樹開了花,一串一串的,雪白圣潔,周圍還有幾只蜜蜂、蝴蝶圍著它轉來轉去。不知怎的,我想起了家里那棵枇杷樹,它是否也開了花,結了枇杷?
我著急地跑回家,徑直去陽臺看枇杷,它雖然沒有開花,但花苞已然飽滿,似乎在等待一個時機。
雨后初晴,溫暖的陽光打在枇杷上,它開了第一朵花,第二朵立馬接上……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了,花兒的子房漸漸飽滿,枯黃的瓣兒落下來,青嫩的果實開始生長。數(shù)日后,金黃的枇杷向我展示著它們的風采。
我咬了一口手中的枇杷,豐沛的汁水中有些澀又有些甜,心中好像也涌入了什么東西,甜滋滋的。
枇杷樹啊,我定會好好照顧你,待你結出更甜美的果實。
【浙江紹興市柯橋區(qū)浙光中學】
點評
這篇習作令人眼前不禁浮現(xiàn)出賈平凹筆下的那棵小桃樹。因為好吃水果,小作者便種下了很多種子,卻不見其生根發(fā)芽,直至今年撒下了枇杷種子,一日日地盼望,從發(fā)芽到生枝長葉,心中徒生幾分喜悅,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枇杷樹于小作者而言,已不再新鮮;期間在看到外婆家的枇杷樹開花,終想起了家中的枇杷。字里行間,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唯有珍惜當下,才能品嘗個中滋味。全文語言生動順暢、層次清晰,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