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爬山。
山,可不是容易親近的,得有多少機(jī)緣湊合,才能來到山的腳下。
山是老實(shí)的。山也喜歡老實(shí)的、一步一步走著的人。
我們開始爬山。路起始處有幾戶人家、幾棵大樹、一點(diǎn)花草,點(diǎn)綴著這座光禿禿的山。向上伸展著的路,黃土白石,很是分明。到了一定的高度,便成為連續(xù)不斷的之字形,從這面山坡轉(zhuǎn)過去,不知通向哪里。
山路不算險,但因沒有修整,路面崎嶇,很難行走。我爬到半山腰,已覺氣喘吁吁。轉(zhuǎn)身不需要仰首,便見對面山上云霧繚繞,山腳的幾戶人家,也消失在那一點(diǎn)綠蔭中了。
“能上去嗎?”家人問。
當(dāng)然能的。我們略事休息,繼續(xù)攀登。我忽然想起,去年今日,我正在黃山的云海中行走。
對云水洞的向往阻止了關(guān)于黃山的回憶,我們終于到了。洞里會怎樣?因?yàn)檎l也不曾到過這類的洞,大家都很興奮。進(jìn)洞了,甬道不寬,地上濕漉漉的,洞頂也在滴水。燈光很弱,顯得有些神秘。
前面的人忽然發(fā)出一陣驚嘆之聲,我們進(jìn)入了一個大廳堂。頭上是一個大圓頂,這樣的高大!似乎山也沒有這樣高?!澳敲瓷绞强盏牧??!闭l說了一句。我們還沒有來得及驚嘆,燈光滅了,眼前漆黑一片,驚嘆聲變作惋惜的嘆聲。我們看到石的帳幔,又是這樣高大!像是它撐住了黑色的天空??吹蕉错敶瓜碌氖娙?,如同小小的瀑布。第五廳較小,身旁石壁上綴滿了閃亮的雪花,頭頂垂著一穗穗玉米,不知出自哪一位能工巧匠之手。等我們趕到第六廳——最后一廳時,看到了一座座玲瓏剔透的山峰,在明亮的燈光下,宛如仙境,據(jù)說這里有十八羅漢像。又是正要驚嘆時,燈倏地滅了,只好慨嘆緣慳,不得識羅漢面。
限于時間,不能等下一次開燈。雖然只匆匆一瞥,那宏偉、那奇特、那黑暗都留在了我的眼前?;貋淼穆飞?,大家仍興奮地談?wù)f,只因沒有看全,稍有些遺憾。我卻滿意,因?yàn)檫@番見識,是靠一步步走,才得到的。
我們又一步步下了山。車上人都睡了。我不由得又想起黃山上的那幾天。那一次醫(yī)生原不批準(zhǔn)我上山,見我心誠,才勉強(qiáng)同意。我也準(zhǔn)備半途而廢的。到慈光閣的路上,只是一般山景,而我已經(jīng)累了。上了廟后的從容亭,忽覺豁然開朗,遠(yuǎn)處的大谷,露出寬闊的石壁,如同敞開胸懷,歡迎每一個來客。小路便沿著這雄偉的山谷,向上,向上,消失在云霧中。誰能在這里止步呢?而且那“從容”兩字用得多好!我常覺黃山的文化修養(yǎng)較差,是件憾事。這兩個字,卻是我一直不忘的。
到半山寺,我已抬不起腳。猛抬頭,看見天都峰頂?shù)慕痣u,是那樣惟妙惟肖,頓時又有了力氣?!吧蟻戆桑∩蟻戆?!”它在叫天門,也在召喚遠(yuǎn)方的陌生人。走吧,走吧,一步步從容地走,終究會到的。
我登上了始信峰,那是我登山的最終極處。這峰較小,卻極秀麗,只容一人行走的窄石橋下,深淵無底。遠(yuǎn)看石筍矼,真如春筍出土,在悄悄地生長。峰頂是一塊大石,石上又有石,我沒有想到,上面又寫著“從容”二字。
我從容地下了山。因?yàn)槲瓷咸於迹腥藶槲疫z憾。想來我雖不肯半途而廢,卻肯適可而止,才得以從容始,又以從容終。
無論怎樣的高山,只要一步步走,終究可以到達(dá)山頂。到達(dá)山頂?shù)臉啡ぷ圆槐卣f,那一步步走的樂趣,也不是乘坐直升機(jī)能夠體會到的。
不一步步爬,可怎么上山呢?
(選自《宗璞散文集》)
●訓(xùn)練
1.本文的線索是什么?試抓住線索,梳理本文的記敘順序。
答:
2.作者是如何圍繞線索安排文章內(nèi)容的?
答:
(本期答案見下期中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