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金艷
圖|天津市雜技家協會提供
為了深入貫徹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fā)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強非遺保護和傳承,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由天津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天津市雜技家協會、天津市雜技團、天津市和平文化宮(和平區(qū)非遺保護中心)、天津市河西區(qū)文化館(河西區(qū)非遺保護中心)承辦的紀念戲法大師王殿英先生誕辰100 周年戲法魔術展演暨研討活動于2023 年6 月18日至19 日在津舉行。
6 月18 日,戲法大師王殿英先生誕辰100 周年戲法魔術展演在天津市光華劇院舉辦。中國雜協副主席、中國雜協魔術藝術委員會主任李寧,天津市文聯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趙華,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級巡視員馬慶余,天津市雜協主席劉軍,以及來自京津冀等地的戲法、魔術名家出席了本次展演。展演既有肖桂森、朱喜清、王迎、王淮、劉光熠等表演的傳統(tǒng)古彩戲法《蟠桃獻彩》《八大吉祥》《金玉滿堂》及天津風格的傳統(tǒng)魔術《砸表還原》,也有來自河北省雜協和南通市雜技團的魔術演員沈爽、朱明珠表演的榮獲中國雜技金菊獎的魔術作品《漣漪·扇變》和《紙飛機》,還有來自北京雜協的國家級非遺“傅氏幻術”第四代傳人徐秋、傅琰東表演的魔術《彩巾相連》《頂級繩技》。此外,天津市雜技團優(yōu)秀青年演員楊小磊還表演了《旗舞魅影》等現代魔術。展演中,傳統(tǒng)戲法與現代魔術交相輝映,整場演出精彩絕倫,觀眾直呼過癮。
6 月19 日,在肖桂森戲法工作室召開了戲法大師王殿英先生表演藝術研討會,眾多魔術工作者及王殿英后人一起回顧了大師的藝術之路,并以戲法為主題展開研討。大家紛紛表示,王殿英臺風平易近人,他把包袱巧妙地編織到表演結構里,具有絲絲入扣、口彩相連的表演特點,這種高層次的藝術表現形式令人欽佩。多年來,王殿英戲法藝術傳人憑借對戲法的熱愛,承上啟下,為傳承藝術、普及戲法作出了自己貢獻,希望年輕一代魔術工作者繼承老一輩藝術家的精神,與時俱進,把天津獨具特色的戲法藝術繼承下來、傳播出去。
這次活動不僅給天津廣大市民帶來了一場豐盛的藝術盛宴,也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戲法的保護和有序傳承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