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祺發(fā)
中央宣傳部等10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建議進一步加強論壇活動規(guī)范管理的通知》,一方面對各類違法違規(guī)舉辦論壇行為給予嚴厲打擊;另一方面則積極鼓勵、支持、表揚合法合規(guī)論壇活動的開展,希冀當下論壇活動朝著健康有效方向發(fā)展,為推動經濟發(fā)展與合作共贏、提升文化交流與城市名片打造起到真正的作用。
近年來,各行各業(yè)舉辦的論壇活動產生亂象之多,令人無法想象。對于一些未經上報相關部門合法登記、無相關資質的論壇活動應當加以嚴懲;對于一些論壇主題導向不明的論壇活動,應給予通報批評;對于一些以論壇活動名義詐騙斂財?shù)恼搲顒痈鼞铝钊【啞R陨线@些論壇活動行為,皆可稱之為“山寨”論壇。
放眼當下藝術界,所舉辦的各類藝術論壇活動,動輒喜歡冠上“中國”“全國”“國際”“峰會”“高端”“高峰”“巔峰”等詞匯,以此標榜論壇活動的“高”“大”“上”,殊不知,這樣的藝術論壇活動,嚴重影響正常的藝術論壇健康發(fā)展。在諸多不良亂象中,筆者以為藝術圈論壇活動亂象較為突出者有三:
一是有名無實的藝術論壇。顧名思義,論壇活動舉辦看似“高”“大”“上”,實則是無效藝術論壇。形式上,宣傳論壇國際化、讓外人看來舉辦聲勢浩大、論壇嘉賓高朋滿座、論壇宣傳報道多。而其結果,論壇熱鬧過后,主辦方才發(fā)現(xiàn),其產生價值和意義并沒有得到主流學術圈的認可。不僅累了各路專家學者,還累了主辦方及其各方接待人員。這類論壇一方面占用浪費公共資源,另一方面還讓很多濫竽充數(shù)的專家學者招搖過市,在現(xiàn)實中這類論壇著實不少。這類論壇,多半屬于主辦方純粹花錢類論壇,只要明面上好看,不注重論壇實際成效。如此看來,相關機構每年的論壇經費如何花出去,并且花得有價值,其實是一門學問。如果隨意對待或處理每年的論壇經費,不僅有損于在學術圈中的良好形象,也會導致專家學者的不滿。
二是主題陳舊的藝術論壇。這類論壇多半是指論壇主題導向不明、沒有時代新意,更不關注當下現(xiàn)實話題,這類論壇貌似前衛(wèi),實則舊瓶裝新酒。而這樣的論壇活動,大多是專家學者在炒殘羹剩飯,對于他們來說,輕車熟路,不需要花太多腦力體力,就能輕易完成一個學術論壇任務。究其原因,乃是主辦方對專家學者提出的論壇主題和組織形式沒有學術分辨能力。好在現(xiàn)在不少公立美術館包括民營美術館紛紛建立了專門的美術館學術委員會,目的是審核、論證當年美術館所要舉辦的活動計劃,對于那些沒有學術含金量的論壇活動給予指正。當然,有的主辦方機構全權委托給業(yè)界有學術口碑、又有學術成就的專家學者來操刀,不干涉其學術論壇議題,放手讓真正的專家學者發(fā)揮。但前提也需要主辦方明確把論壇的初衷和對論壇預期成果說在前頭,否則,具體操勞論壇活動主持的專家學者也會比較犯難,以免與主辦方對論壇的預期南轅北轍。
三是有論不討的藝術論壇。專指在論壇活動現(xiàn)場上,出席的專家學者只陳述個人的學術觀點,不作深度討論,具體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不針對論壇主題準備學術發(fā)言,屬于隨感式發(fā)言;二是對其他同行的學術發(fā)言與闡述,進入閉目養(yǎng)神模式。有這兩類情形出現(xiàn)的論壇學術,多半會大打折扣,其結果是不利于學術的發(fā)展。主辦方費心費力操辦論壇活動,也真心實意邀請各位專家學者,面對這樣的論壇活動氛圍,無疑打擊了主辦方再舉辦學術論壇活動的積極性。有這兩類情形的專家學者,不僅給主辦方和學術主持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也有損于專家學者自身在藝術圈的名聲。當然,出現(xiàn)有論不討的藝術論壇背后的原因,部分也與主辦方本身有關。主辦方是否支持鼓勵講真話、多討論,對于論壇的效果有一定的決定作用。
當下藝術論壇出現(xiàn)的亂象之多,原因分析有很多,除了以上所列之外,也許還有其他因素。面對如此亂象,相關部門及時出手整治這樣的論壇活動,讓論壇回歸論壇本身,讓論壇發(fā)揮應有的意義。學術乃天下之公器,在學術發(fā)展的道路上,少不了論壇活動的推波助瀾。只有真正有效的論壇活動,才會促使學術發(fā)展越來越好,才能讓“山寨”論壇無處遁形。
(作者系藝術評論人、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