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qū)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413002)王迪軒
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qū)種子技術(shù)推廣與儲備中心(413002)何永梅
在湘北地區(qū),秋馬鈴薯一般8月底9月初播種,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采收?,F(xiàn)將湘北地區(qū)秋馬鈴薯栽培技術(shù)整理如下。
選用耐高溫干旱、結(jié)薯早,塊莖膨大快,產(chǎn)量高,商品性好,對光周期不敏感,休眠期短的品種。早熟品種有費(fèi)烏瑞它、東農(nóng)303 等,中遲熟品種有大西洋、克新4 號和克新1號等。
前作收獲后,應(yīng)及時翻耕整土并施足基肥。按1.2 米包溝作畦,雙行壟面寬70~75厘米,溝寬35~40 厘米,壟高25厘米。
一般每畝(1 畝=667 平方米,下同)施腐熟農(nóng)家肥1 500 千克左右(或商品有機(jī)肥200 千克)、草木灰150~200 千克、磷肥30~50 千克;或每畝施45%硫酸鉀型復(fù)合肥50 千克(或馬鈴薯專用復(fù)合肥50千克);或生物有機(jī)肥350~500 千克、過磷酸鈣40 千克、硫酸鉀型復(fù)合肥20~30 千克。畦中間開溝條施后覆土,注意種肥隔離。建議在條施肥時每畝加入辛硫磷顆粒劑1 千克,以防地下害蟲。
(1)選擇播期 秋馬鈴薯露地栽培,播種不宜過早過遲。播種過早,溫度高幼苗徒長而細(xì)弱,且由于多雨,極易爛薯缺苗,病毒病和瘡痂病嚴(yán)重;播種過遲,生育期受霜期限制而縮短,霜來了還未形成產(chǎn)量,因而總產(chǎn)量低。在湘北地區(qū),一般于8 月上、中旬用赤霉酸浸種后,把種薯攤放于陰涼處,催芽后于8 月下旬至9 月5 日前種植完畢?;蛑苯淤徺I已催好芽的種薯。
(2)種薯處理 按每畝用種量150~175千克備種,剔除病薯,最好選用脫毒種薯。
8 月上旬選擇單個重30~50 克,無病害、無蟲傷和無機(jī)械損傷的小整薯,放入濃度為200 毫克∕升的赤霉酸藥液中,浸泡30分鐘,撈出置于室內(nèi)陰涼處攤開,厚度不超過15 厘米,上覆濕沙或濕草苫,10~15天可出全芽。
為預(yù)防種薯帶病,宜進(jìn)行種薯消毒。小整薯播種,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消毒。若采用切塊播種,切刀應(yīng)用75%酒精,或0.5%高錳酸鉀消毒。對切塊可用草木灰拌種,25 千克種薯加0.5千克草木灰拌種,裝進(jìn)編織袋內(nèi)上下左右晃動拌種,或用生石灰1份加草木灰2份配制黑白灰拌種;或用鈣鎂磷肥沾切口。
(3)播種 整土施肥后,開播種溝,澆水造墑,待水滲干后,再按行株距50 厘米×25厘米(一般畝栽5 000~5 500穴)放薯塊,種薯播種時呈品字形或三角形,芽眼朝畦中心,播深5~6厘米,播后覆土。
基肥施用不足或耕地前未施肥的,可采用施種肥的辦法,即把種薯擺放后,將種肥撒于種薯之間,一般每畝施專用復(fù)混肥15~20 千克作種肥,或每畝施優(yōu)質(zhì)堆肥1 000 千克,加尿素3 千克、過磷酸鈣15~20 千克、草木灰30~50千克。化學(xué)肥料不要與種薯直接接觸。順播種溝條施或點(diǎn)施,然后覆土。
秋播季節(jié)氣溫高,宜在上午10 時前、下午3 時后播種,陰天可全天進(jìn)行。播種時要求隨開溝隨播種,隨覆土、蓋草。嚴(yán)防溝開完后再播種,播完后再覆土、蓋草。否則,開溝后經(jīng)日曬,土壤溫度高播后,易造成爛薯。
(4)防草 播種后噴施除草劑,每畝用70%異丙甲草胺乳油100 克,或80%乙草胺乳油75毫升,或33%二甲戊樂靈乳油150~200 毫升等,兌水40~50 千克噴霧,再蓋稻草5~8厘米。
(1)追肥 抗旱秋播后,如天旱無雨,土壤墑情不足,影響出苗,應(yīng)及時澆水。澆水在早晚進(jìn)行,澆水量要小。幼苗出土后,氣溫較高,應(yīng)小水勤澆,保持土壤濕潤。10 月后氣溫下降,視土壤濕度,保持濕潤即可。
遇雨或澆水后,采用覆草栽培的,應(yīng)及時中耕除草,看苗追肥和培土,追肥宜早,幼苗出齊后,結(jié)合澆水或中耕第一次追肥,每畝追施尿素15~20 千克,促使在9 月下旬封行。旺長苗可適當(dāng)少追或不追。苗高35厘米左右時,進(jìn)入膨大期,結(jié)合培土或澆水第二次追肥,畝施尿素10~15 千克。塊莖膨大期每畝用0.5%磷酸二氫鉀溶液50千克葉面噴施2~3次,間隔7天一次。
(2)防止徒長 在幼苗期噴2~3 次0.2%的噴施寶(葉面肥);封行前(或當(dāng)薯苗高15~20 厘米時),如植株徒長,可用50%多效唑50克兌水40千克噴施2次。
(3)病蟲害防治 注意瘡痂病、晚疫病、軟腐病、病毒病、蚜蟲、茶黃螨等的防治。提倡綜合防治,必要時采用化學(xué)防治。
瘡痂?。簯?yīng)提前預(yù)防,可選用47%春雷·王銅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或500克∕升氟啶胺懸浮劑1 500~2 000 倍液等噴霧。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晚疫病:可選用58%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1 000 倍液,或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500~700 倍液,或68%精甲霜·錳鋅水分散粒劑600 倍液等噴霧防治。
軟腐病:發(fā)病初期,可選用25%絡(luò)氨銅水劑500 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400~600 倍液,或47%春雷·王銅可濕性粉劑700 倍液,或2%春雷霉素可濕性粉劑300~500 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600~800 倍液,或36%三氯異氰尿酸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 倍液等噴霧防治。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病毒?。簯?yīng)提前預(yù)防,一是注意防治蚜蟲,二是發(fā)病初期噴灑0.5%菇類蛋白多糖水劑300 倍液,或20%嗎啉胍·乙銅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或5%菌毒清水劑500 倍液,或2%寧南霉素水劑200~400 倍液,或4%嘧肽霉素劑200~300 倍液,或15%氨基寡糖素可濕性粉劑500~700 倍液等,視病情間隔5~7天噴一次。
蚜蟲:可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 倍液,或5%啶蟲脒800 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 000 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 000~1 500倍液等噴霧防治。
茶黃螨:可選用73%炔螨特乳油1 000 倍液,或5%噻螨酮乳油1 500~2 500 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3 000 倍液等交替噴霧防治,5~10 天噴藥一次,連噴3次。
一般在莖葉遭霜打后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