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華
我們十幾個當年插隊在一個公社的知青聚會。席間議起五十多年前插隊在淮北農(nóng)村的往事,不禁唏噓感慨。有人提議何不去當年插隊落戶的地方看看?如今都退休了,有的是時間。提議得到一致的熱烈響應。
回到當年插隊落戶的鄉(xiāng)下去看看,這樣的想法,我一直心心念念著。
我多么想去看看待我如己出的趙大娘。當年我插隊到那個偏僻貧窮的名為小郝莊的小村時,剛滿16歲。我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衣服勉強還可以自己洗,可是用鄉(xiāng)下的土灶生火做飯,真是“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別說做飯,這燒柴的土灶見也沒見過。不會生火做飯,我急得差點掉眼淚。隔壁的趙大娘把我領到她家:“娃,以后就在大娘家吃?!?/p>
我想去看看趙大娘的與我同歲的小名叫狗子的兒子。他教會我摟草、割麥、犁田,也教會我爬樹、游泳,掏泥鰍、摸魚……
我想去看看住在村東頭的韓同興老師。我還想去看看長眠在那片土地下的知青兄弟王仁義。他與我是初中同學,和我一起插隊到同一公社。他和我是整日形影不離、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
就在我們插隊的第二年的冬天,臨近春節(jié),我們同在一個公社的五六個知青準備要回城市的家過春節(jié)。那天,生產(chǎn)隊正好有拖拉機進縣城買化肥,我們就商量著到縣城里去逛一逛。自從來到這里,我們還沒有去過縣城,順便看能否買點過年的東西帶回家,孝敬父親母親。
我們坐拖拉機來到縣城,在縣城轉(zhuǎn)了一圈,真沒什么可買的東西,我兩手空空,王仁義買了一條深藍色的頭巾。他說,他媽媽好犯頭疼,到了冬天,風一吹就疼得更厲害。
我們坐著拖拉機回村。到了村口,拖拉機還沒有停下來,我便從拖拉機上跳了下來。緊接著知青們一個個跟著跳下。王仁義也跟著往下跳。當時我和其他知青是坐在拖拉機堆滿化肥的車廂頂上,王仁義坐在拖拉機的車廂前的三角形的橫杠上。他往下跳時,拖拉機已經(jīng)放慢了速度準備停下來,但還沒有停穩(wěn)。他跳下時沒站穩(wěn),跌倒在地,拖拉機龐大的后輪緩慢地碾過他瘦小的身體(是前面兩個小輪子,后面兩個大輪子,再后面掛著車廂的那種老式拖拉機)。
看著倒在血泊中的王仁義,司機、我以及在場的所有知青都被嚇傻了。王仁義嘴里在不停地涌出鮮紅的血,他的手里緊緊地攥著給媽媽買的頭巾。他的嘴蠕動著,似乎有話要說,鮮血染紅了頭巾……
這件事使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陷在無法遏制的犯罪感中,晚上睡覺,只要一閉上眼睛,王仁義被拖拉機碾過的畫面就會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折磨著我無法入睡。如果不是我?guī)ь^從還沒有停下來的拖拉機上跳下來,王仁義就不會死。
知青聚會終于接近尾聲。酒足飯飽,杯盤狼藉。大家說著、笑著。我高興不起來,心里充滿了傷感和憂郁。
我害怕約好去鄉(xiāng)下的日子的到來,但這一天還是很快就到了。
我走在去市文化廣場集合的路上。快到集合地點時,不知是鬼使神差還是下意識,我關閉了手機。
我隱藏在不遠處,目睹著他們焦急等我的情形。他們一次次撥打我電話,一次次無法接通。不知為什么,我竟然失去了接電話的勇氣。
當他們分乘的三輛轎車開動的時候,我控制不住地流淚了。我心心念念了幾十年的、要回小郝莊看看的愿望,狠狠地跌落在地上,碎片紛紛!
往事像一根鞭子,狠狠地抽打著我的靈魂。但無論如何,我一定要回去看看,只是不要這樣一同前往,而是我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