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昕
這是1905年5月7日。偉大的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chuàng)始人西格蒙得·弗洛伊德50歲的第一天。
7:00,準時起床。
他是一個靠時鐘過活的人,因此,時間似乎總是站在他這邊。這會兒,昨天生日宴會的余味依然存留在他的嘴邊,那張只說震撼世界的話的嘴,很少像現(xiàn)在這樣松弛而又微翹——因為昨天追隨者們贈送的生日禮物實在太令人震撼了,以至此刻回想起來,他依然感到心房在顫動。
那是一枚大紀念章,紀念章的一面刻著他的側面像,另一面則是俄狄浦斯破解斯芬克司謎題的情景。上刻一行引自索??死账埂抖淼移炙雇酢返墓畔ED銘文:“他解開了著名的謎題,是個了不起的偉人。”
據他的追隨者回憶,當大家念出銘文的時候,弗洛伊德的臉色“變得蒼白而激動……就像碰到一個亡魂”。事實上,他也真的碰上了亡魂,因為在他的大學時代,他時常站在校園里仰望佇立在那里的著名校友的雕像,遐想自己的雕像有朝一日也能被樹立于此,而他在內心中想象的刻在上面的銘文,和追隨者們?yōu)樗x擇的正是同一句。
他的傳記作者彼得·蓋伊評論道:“現(xiàn)在,至少有一些人肯定他這個潛意識探索者是個巨人了。”
而此刻,他意識到自己的激動,稍微放緩了一下身體的節(jié)奏。那枚勛章般的紀念章被放在書架的正中位置,它被一排排、一堆堆的希臘雕像環(huán)繞著,像在隱喻著某種空前的勝利。他的這座位于維也納第9區(qū)貝格街19號的寓所,是一個經過精心經營與謹慎布置的小世界。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被挑選和排除之后,構建出了一個屬于弗洛伊德的,安穩(wěn)舒適且自洽的文化脈絡。
再仔細看,這個家里的一切陳設都是經過漫長的文化考驗、階層衡量、身份認同的,甚至它們也是幸福生活存在的證據。比如,親朋好友的照片、旅游地的紀念品、學院派的版畫和雕塑。那么,這個顯而易見的收藏家,他的收藏動機到底指向何處呢?有人收藏是為了錢,有人收藏是為了美,有人收藏僅僅是為了收藏,弗洛伊德屬于最后這一種。
他幾乎是一個強迫性收藏者,他本人似乎也意識到了這點。他收藏那些雕像,是出于它們背后的歷史聯(lián)想及其承載的情感。這個家具與擺設擁擠繁復的家,也能讓人看到一直以來主張禁欲的弗洛伊德,實際上還是相當熱衷于感官享樂的。這使得這個才50歲就顯露偉人氣質的學者,顯出接地氣的一面。
7:30,吃完早飯,弗洛伊德開始整束自己的妝容。
“妝容”這個詞對他來說并不夸張。坊間關于他精心打造自己氣勢的傳言是真的,他的髭須與尖尖的頜胡,每天都必須經過理發(fā)師的修剪。他考究的衣著與威嚴的儀表本身就具有一種震懾作用,這使得他盡管身高只有1.73米,卻總顯得鶴立雞群。不過他留給后世的照片總是顯得有些陰郁肅穆,這并不是他本人個性的寫照,而僅僅是因為他不喜歡拍照。
他站在鏡子前,凝視著自己的雙眼。這種凝視并非自戀式的,而是探究式的。那雙眼睛是棕色的,散發(fā)著透射性的光芒,就像從某個深處打量著別人。而當它們打量自己的主人時,同樣帶著追索的意味。他最近遇到的一個煩惱是精神分析圈里的人際紛爭,想到這個,他微皺了下眉。而他此刻還不曾料到,50歲以后的很多年里,他用在解決人際沖突上的時間不見得比花在研究自己的理論上的時間少。
8:00,他開始工作了,也就是接見病人。
這項工作會延續(xù)到12點。打少年時代起,弗洛伊德就超乎尋常地勤奮。他連續(xù)6年都在班里名列第一。高中畢業(yè)時,他不但通曉希臘語、拉丁語、德語和希伯來語,還學習了法語和英語,并且自學了西班牙語和意大利語的基本知識。他的家人和老師都希望,也認為他能成名,他也確信自己注定會在知識領域做出重要貢獻。從弗洛伊德很小的時候開始,全家人的生活就以他的學業(yè)為中心。他不和其他家庭成員一塊兒進晚餐,當妹妹安娜練琴的聲音打擾到他時,父母干脆搬走了鋼琴。
13:00,弗洛伊德家的午餐準時開始。
現(xiàn)在,他的家人則以他的事業(yè)為中心??傊坪跏亲约荷钣篮愕闹行?。每天13點,弗洛伊德家的午餐準時開始。鐘聲一響,一家人就會聚集到飯廳的餐桌邊。妻子瑪莎就坐在與他相對的位置,他們看向彼此的目光依然充滿溫存。
瑪莎是典型的偉人背后的女性,她一生都在婚姻中殫精竭慮,務求丈夫可以把全部時間和精力用于研究和寫作。他們在一起生活了53年,生有6個孩子。在漫長的婚姻生活中,兩個人從未拌過一次嘴。他曾明言,不希望子承父業(yè),但是小女兒安娜最后還是成了精神分析家。女兒的違逆,他是歡迎的。他是一位慈愛溫和的父親,甚至是歡快的。對家庭與家族以外的晚輩,他依然如此。他還是一位低調的慈善家,經常資助需要幫助的人。當他這樣做的時候,通常會有點兒尷尬地遞上一個裝著錢的信封,說:“希望我這么做不會令你感到被冒犯……”
午餐后,他出門散步,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
50歲的弗洛伊德依然強壯,但或許是50歲這個年紀對一個男人來說太不尋常了,他不時會被自己老朽的灰暗念頭困擾。他甚至多次預言,自己會在60歲出頭死掉,按照這個預設,時間確實也夠緊迫的。不過,像他這樣的人,對時間與存在,甚至性命都感到某種時時逼近般的窮盡,也是可以理解的。
散步的時候,他通常會寄走書稿,或者買雪茄。他是個強迫性雪茄成癮者,每天吸20支雪茄是他最大的快樂。在37歲到42歲之間,他發(fā)現(xiàn)自己心律不齊時曾試圖努力戒煙,但是失敗了。67歲那年,他的口腔發(fā)生癌變。在這之后的16年,直到他去世,他先后進行了33次手術,下巴幾乎全被切除,無法工作,甚至無法吞咽……盡管所有人都知道,是吸煙產生的刺激導致病癥的反復發(fā)作,但他就是無法放棄這個習慣。不僅如此,他對雪茄幾乎有種謳歌之情:“在我的一生之中,我對雪茄只有感激。沒有它,我不可能像以前那樣努力工作或工作那么長時間?!敝钡?3歲臨終前,他依然在抽煙。
15:00—21:00,弗洛伊德繼續(xù)接見病人,并適當休息。
晚餐后,他一般會和小姨子敏娜打一會兒牌,要不就是跟妻子和女兒散步,散步的終點是一家咖啡廳。他們會在那里讀報,夏天時還會吃一份冰激凌。通常到家是在22點30分前后,他開始寫作、讀書、編輯文稿。
1:00,這個研究夢境的人,開始沉入夢鄉(xiāng)。
(曉 夢摘自《時尚健康》202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