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學生的提問:
余昕晨(衢州第二中學):提到未來,我會想到親情、愛情。親情雖溫暖,但始終逃不過生老病死;愛情雖甜蜜,但會有錯誤或重重困難。
駱寶文(廣東省江門市新會第一中學):坦白地說,我未來并不想結婚,總感覺自己無法成為一個好的家長。要成為一個理想的母親/父親,是否有參考答案呢?
邵 帥(杭州外國語學校):不知道未來該如何平衡親情、愛情與友情?長大之后與父母的距離可能會變遠,很多人在工作、結婚之后和朋友的關系也會變遠。
繆林翔(嘉興高級中學):為什么羅曼蒂克式的愛情現(xiàn)在越來越難找?
徐怡彤(衢州第二中學):我會擔心,當親人們有一天離開我后,我該怎么辦?還有,我究竟會不會遇到一個命中注定的伴侶?
陳紫郁(桐鄉(xiāng)市啟新學校):如果將來一定要在愛人和好友之間選擇,該怎么辦?
王金平(湖州中學):當我扮演“父母”角色的時候,應該做些什么?
葉思涵(麗水育才高級中學):我應該幾歲談戀愛?談幾年?幾歲結婚?如果選擇丁克,會不會面臨很大的壓力?
方 斐(紹興市第一中學):總有長輩這樣說:“女孩子不用很努力,到頭來不還是要回歸相夫教子。”真的是這樣嗎?
長大,意味著身高、體重、年紀的增長,也意味著演繹更多元立體的人生角色。未來的“我”,會是孩子的父母、愛人的伴侶、朋友的知己……“我”能順利地擔任這些角色嗎?又該如何在這些角色間妥帖地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