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廈門路橋景觀藝術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
廈門這座城市在建設最佳人居環(huán)境的過程中一直堅持整體性與差異性并存、發(fā)展與保護并重、特色與文化延續(xù)的原則,不僅文化多元,重點突出,還重塑了這座城市景觀的特色,延續(xù)了其歷史悠久的文脈[1]。這樣的效果體現在諸多工程項目中,廈門國際游艇匯景觀工程就是一例,景觀營造注重與五緣灣優(yōu)美的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相契合,設計融入海洋元素,挖掘項目海域特色資源,賦予其更多海洋文化內涵和現代元素,打造功能布局合理,空間效果流暢大氣、場所簡潔精致的廈門游艇母港景觀風景線,并且積極使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彰顯出鮮明的個性,傳遞出“海洋、生態(tài)、時尚”的濱海商務新生活理念。廈門國際游艇匯景觀工程達到這樣的建設效果,離不開游艇港綜合體景觀空間營造設計導向和策略的科學性和實用性。
廈門五緣灣游艇港(見圖1所示)位于“廈門新客廳、國際濱海新區(qū)”的五緣灣內灣核心地帶,以“海洋、生態(tài)、時尚”為定位,集游艇產業(yè)商業(yè)辦公、游艇運營服務、游艇展覽展示、濱水休閑商業(yè)等功能于一體。海域部分包括綜合型船艇碼頭和大型海上樂園,陸域部分為游艇產業(yè)配套綜合體,包括總部辦公樓、獨棟辦公、商業(yè)空間、游艇會所公共廣場、游客中心、停車場等設施,是國內最大最成熟的游艇港之一,潮領海洋新生活。
圖1 廈門五緣灣游艇港設計鳥瞰圖
在景觀界面上,各種自然和生物過程、歷史和文化過程以及社會和精神過程發(fā)生相互作用,而景觀設計本質上就是協(xié)調這些過程的科學和藝術[2]。景觀空間營造是對場所中的所有景觀元素進行合理調度安排,從空間布局上使地形層次、空間開合、花草小品都處在最合適的空間位置,以人為本,滿足人群在不同的空間所需要的心理需求。通過景觀空間營造,傳遞出“海洋、生態(tài)、時尚”的濱海商務新生活理念。
游艇港綜合體景觀空間營造需滿足游艇產業(yè)業(yè)態(tài)和功能需求,以海上運動、游艇管養(yǎng)、專類展會、商務辦公及休閑商業(yè)等功能導向,綜合協(xié)調游客人群、辦公人群、周邊居民人群的使用需求,進行系統(tǒng)景觀營造。如何激活濱水活力、融合業(yè)態(tài)整合、提升城市品位,是景觀空間設計核心問題的導向。針對廈門五緣灣游艇港綜合體特殊的地理位置,以景觀空間設計核心問題為導向,對空間銜接、活力激發(fā)、特色表達進行了思考。
游艇港綜合體與城市空間相連,作為城市空間與濱海空間之間的過渡空間,其連續(xù)性體現在景觀空間與城市空間、城市活動的交流與對話。因此項目除自身場地外,還需要考慮空間的連續(xù)性,將游艇碼頭濱海岸線市政環(huán)灣步道綠地3.5公頃一并納入總體景觀考慮。
游艇綜合體功能形態(tài)的多樣性和復合性決定其景觀空間具有多樣性和多層次的特征。游艇港綜合體是以游艇休閑為基本功能的復合型空間,集“辦公、商業(yè)、休閑、旅游、運動”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建筑,空間具有高效性,充滿活力。如何通過豐富的空間層次滿足使用者不同的使用需求,對游艇港綜合體景觀提出重大挑戰(zhàn)。
游艇港綜合體景觀空間是濱海城市展示城市特色、地域特色和濱海特色的重要載體,如何將濱海地域性符號特征結合到景觀設計是該項目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之一。如何在滿足建筑景觀功能需求的基礎上,打造國際品味游艇獨特氣質,對游艇港綜合體景觀空間營造提出要求。
根據在空間銜接、活力激發(fā)、特色表達方面的思考,提出了該項目景觀空間營造設計的策略。
圍繞游艇產業(yè)業(yè)態(tài)和功能需求,以運動、觀展、辦公及周邊居民的人群需求為導向,綜合協(xié)調商業(yè)、辦公、展示、游艇維修通道、環(huán)灣步道等各功能使用需求,設計以“行云流水,為母港導航”為設計理念,依托游艇母港建筑群,結合建筑空間形態(tài),提煉海元素、海紋理,運用流線型的海浪元素串聯(lián)空間,通過對項目戶外空間的功能梳理及場所營造,形成“一心兩點三帶”的空間布局。打造游艇會展中心廣場核心城市地標景觀空間,游艇會所區(qū)及北軸花園展示區(qū)兩大特色聚集區(qū),濱海景觀帶、辦公漫步帶、沿街商業(yè)景觀帶三大功能景觀空間。
景觀空間營造以景觀視角、景觀形式、景觀材質、景觀尺度和景觀氛圍為設計要素,對游艇港綜合體景觀空間進行營造,通過整合梳理業(yè)態(tài)、商業(yè)、展示三條動線,形成便捷安全的車行空間、私密獨立的辦公空間、開敞多樣的展示空間、高端精致的會所空間、休閑浪漫的濱水景觀帶,實現空間的多功能并行能力,打造集主題商業(yè)、高端辦公、時尚娛樂、健康生活為一體的具有游艇港特質的全新濱海公共空間。
景觀空間需要綜合協(xié)調商業(yè)、辦公、陸域展示、游艇維修通道、環(huán)灣步道、游艇旅游碼頭等各功能使用需求,滿足不同人群的體驗感受。復合空間通過軟硬景觀的組合搭配,在場地豎向和細節(jié)微空間設計上實現復合功能。建筑樓群周邊場地以平坡設計為主,加大建筑散水外延空間和綠地放坡,消納戶外高差。岸線游艇碼頭區(qū)主要考慮環(huán)灣步道和游艇維修通道、游客檢驗通道整體設置,既要考慮步行舒適度及散水需求,同時兼顧游艇維護車輛通行。將環(huán)灣自行車道通過豎向抬高方式引到商業(yè)區(qū)域,采用臺地花池方式消化保留岸線原有喬木形成場地高差,形成游客駐足散步看海的休憩空間。
空間設計巧妙利用高低錯落的綠化搭配、水池樹池的屏障隔離、地面鋪磚的流線引導、主題藝術小品的區(qū)域標志,形成各功能區(qū)的“小圍墻”,營造便捷安全的車行空間、私密獨立的辦公空間、開敞多樣的展示空間、高端精致的會所空間、休閑浪漫的濱水景觀帶,實現空間的多功能并行能力,展示各功能場所的獨特魅力。道路兩側路沿石采用45°大切角修邊,提升場地道路和廣場開闊度,隱蔽式線型排水溝形式將排水與美觀裝飾相協(xié)調,提升道路舒適度,彰顯品質生活。
辦公區(qū)通過植物軟隔離和階梯式水景設計,形成相對獨立而完整的辦公空間。通過Ladybug Tools 數模計算,針對場地、氣候、光風熱條件的分析,結合綠色建筑風動力控制要求,對綠化植被的種植進行分析,在風口及建筑轉角區(qū)部署大樹,削弱穿堂風強度。在建筑背風區(qū),以澳洲火焰木、藍花楹等開花喬木為主基調樹,構建四季常綠、季向鮮明的辦公休閑帶。在細部設計上,植被種植結合微地形塑造,將高山榕、澳洲火焰木、藍花楹搭配整形黃金榕、花葉非洲茉莉、三角梅等彩葉灌木組團群落式造景,營造綠意盎然、季向鮮明的海洋風情商務辦公空間。
會所區(qū)利用場地高差地勢,結合水池樹池的屏障隔離、高低錯落的綠化搭配,形成私密空間場所。會所餐飲外擺平臺利用高差豎向,營造公共空間中的獨立私密區(qū)域,成為最佳觀海區(qū)域及戶外休閑餐飲空間。植物種植烘托微地形起伏空間,草坪地被修邊形成立波浪紋空間形態(tài),組團搭配叢生樸樹、香樟、榕樹樁景、黃金榕球,密植花葉非洲茉莉等彩葉灌木,形成綠意盎然、精致清新、疏密有序、開合有度的海洋風情綠化空間。
游艇碼頭、濱海綠道和商業(yè)步行空間沿海岸線展開,以游艇“陽光甲板”作為設計概念,保留濱海岸帶原有喬木,以樹喻帆,依形就勢設置水滴紋休閑平臺及樹池坐凳,巧妙利用地面鋪磚的流線,形成錯層臺地空間,營造清爽休閑、視野開闊的林下空間,在解決高差的同時,又可以提供觀海、等候、休憩的服務,實現場地多功能并行能力,營造特色的海洋風情(見圖2所示)。
圖2 濱海綠道展示圖
吳良鏞先生提到建筑設計要“回歸基本原理”,即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功能滿足、科學技術的善為運用、完美形式的創(chuàng)造[3]。這一建議也同樣適用于城市景觀設計。
廈門五緣灣游艇港建筑群外觀以現代簡約立體的風帆傲然挺立,彰顯出鮮明的個性和極高的辨識度。結合建筑空間形態(tài),提煉海元素、海紋理,運用流線型的海浪元素,形成地面紋理。結合建筑空間形態(tài),將海洋元素“帆船、海浪、水滴”運用于場所及小品系列,采用海洋元素的水紋、水滴、海灘水紋肌理的設計元素,以“點線面”形式的設計手法,應用景觀構架、地面鋪裝、坐凳、植物造景等,宏觀上呼應建筑揚帆形態(tài),微觀空間效果呈現行云流水,串流異景,移步海洋。并塑造水滴座凳、燈具小品、樹池、LED屏及主雕銘牌,形成流暢、多變、簡約、精致的景觀空間。通過有故事性、主題性的景觀小品、雕塑布置,打造出移步異景的空間體驗。
游艇會展中心廣場核心地標雕塑,以“勇立潮頭揚帆啟航”為主題,應用簡潔動態(tài)立體流線構建群帆啟航的奮勇之勢,底層采用黑金沙花崗材流曲面水磨石工藝,抽象概括出船形姿態(tài),上部主帆造型采用不銹鋼藝術鍛造,多個大小不等方形斷面方式疊加彎曲,形成節(jié)奏韻律的揚帆,前行在海面上。面層鏡面處理,映射出周邊景觀元素,與場景融合疊加,形成不同觀感欣賞視角。雕塑的尺度在考慮廣場的會展功能、人流交織焦點、建筑圍合,視角通廊基礎上,綜合空間使用需求及視覺仰視尺度,將主雕塑設置于廣場與濱海灣道連接點靠近商業(yè)區(qū),形成三個動線方向的開敞視角,高度綜合廣場周邊建筑高度與廣場寬縱幅黃金比例,構造高15m,寬33m的尺度構造藝術主體。依托開闊的海面,結合音樂噴泉動態(tài)呼應,形成中心廣場的精神堡壘。在雕塑塑造過程中,通過3D建模推演及3D打印技術,高精度還原異型雕塑的立體造型(見圖3所示)。
圖3 揚帆啟航主雕展示圖
美學大家李澤厚先生說,任何一種美都不是孤立于其時代背景而存在的,同樣,任何一種美也不會單單局限于她所產生的時代[4]。因在室外的廣場與綠地開辟出一個藝術展示空間,結合商業(yè)業(yè)態(tài),邀請不同的藝術家展示與游艇、海洋、帆船有關的創(chuàng)作作品外擺展示功能,以包容開放的姿態(tài)海匯百川。水滴、帆形元素還延用到標識標牌,庭院燈具、液晶顯示屏等各系列設施小品中,形成游艇港系統(tǒng)完整IP形象,打造出一個有序列層次的空間體驗界面,形成大氣、連貫、視覺沖擊力強的城市景觀新形象。
五緣灣游艇港自2008年起持續(xù)多年舉辦“廈門國際游艇展”,眾多國內外游艇企業(yè)競相參展,成為一年一度集“展覽、論壇、賽事、活動”于一體的復合型國際游艇盛事,被譽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水陸聯(lián)動”游艇展。核心展示廣場區(qū)既要滿足多類型室外展會需求,也要兼顧日常人群的使用需求,達到適用與美觀兼具的空間品質。
商業(yè)景觀空間夜景氛圍,依托建筑及室內光影,采用暖光源為主行道色系,線型燈修飾設施構筑物,點光源聚焦展示空間,渲染了項目商業(yè)氛圍,將廈門國際游艇匯發(fā)展成為全天候的濱海特色商業(yè)街區(qū)。在廣場的主空間,宜采用暖色系給人以高亮度的感覺,在雕塑、綠化、噴泉處突出燈光產生的影響,宜多通過反射、散射或漫射,使色彩多樣化,并使之交替,混合產生理想的退暈效果。同時,光源的選擇應考慮季節(jié)的變換,冬天宜采用暖色系的光使廣場帶有溫暖感,夏天宜采用冷色系燈帶有清涼感,通過夜景工程的打造,增強視覺沖擊,營造出良好的夜間形象。
通過趣味體驗性的景觀節(jié)點的布置,如設置音樂噴泉、星光大道等趣味節(jié)點,增加與水、歷史、文化的互動,增強人群的體驗感。LED屏幕及音樂光影噴泉,通過內置燈光,打造五彩斑斕的視覺盛宴。同時配合水晶噴泉,引入音樂噴泉概念,結合燈光音效的渲染,形成一幕絕無僅有的海洋噴泉夢幻秀。
綜上所述,在建設海洋強國重大戰(zhàn)略任務的引領下,游艇產業(yè)發(fā)展迎來了新機遇。游艇港綜合體作為新型高端濱水綜合體,具有獨特功能需求和景觀空間品質需求。在廈門國際游艇匯景觀工程設計中,通過游艇綜合體景觀空間營造,在優(yōu)化空間、多元展示、細部構造、氛圍營造四個維度展開設計研究與實踐,探索激活濱水活力、融合業(yè)態(tài)整合、提升城市品位的新景觀方式。該項目傳遞出“海洋、生態(tài)、時尚”的濱海商務新生活理念,打造一個具有鮮明特色與個性特征的城市濱海景觀空間。該項目是類似工程的范例,值得總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