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這么多有趣的發(fā)現并將它們記錄下來,“自然體驗官”的背后一定有“高人”。這位“高人”就是重慶市江北區(qū)蜀都小學四(2)班的語文老師——鄒軼。她奉行真實寫作的理念,鼓勵同學們到生活中去觀察、去發(fā)現,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所思。
不管是記錄大自然還是我們周圍的人或事物,觀察一直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那么,我們如何鍛煉自己的觀察能力,并將觀察結果整理成一篇文章呢?
1. 找到合適的觀察對象。有些事物變化很慢,觀察起來就比較困難。我們可以從一些方便記錄的事物入手,比如操場邊正在落葉的黃桷樹,上學路上正在修建的大廈,或者是自己種的一株植物。
2. 定期記錄自己觀察到的變化。比如可以每天或每周記錄一段,然后分享給同學,并互相點評,說出觀察和記錄過程中的優(yōu)點和缺點,以此來不斷改進自己的觀察方法。
3. 堅持練習。在相對寬松的時間里,積累足夠的素材,再把積累的片段整理到一起,就可以輕松地完成一篇干貨滿滿的觀察筆記。
按照這樣的方法,大家才越來越愿意寫,越來越會寫。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所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會伴隨終生,你也會因此變成一個善于觀察、熱愛生活的“好奇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