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麗娟 任紅曉 李建波 王賀 姚振剛
石家莊市藁城區(qū)地處河北省西南部,常年糧食播種面積100萬畝左右,總產50萬噸以上[1],11次榮獲“全國糧食先進示范縣”。近幾年,隨著藁城區(qū)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xù)推進,結合本地氣候土壤環(huán)境,糧食種植結構不斷調整優(yōu)化,形成了夏糧優(yōu)質專用小麥,秋糧優(yōu)質谷子特色鮮明的種植結構。
滴灌是借助壓力的作用通過滴頭將水滴緩慢、均勻地傳送到農作物根部周圍的土壤中,把傳統(tǒng)的澆地變成了澆苗,其憑借自身優(yōu)勢在農田水利灌溉中得到廣泛應用,成為目前解決農業(yè)生產與水資源短缺矛盾的重要方式。滴灌強筋麥復播夏谷子栽培技術是將滴灌帶在強筋麥播種的同時淺埋入地下,夏播谷子播種時不用重復鋪設,減少了農業(yè)用水壓力,降低了勞動力成本,實現了農業(yè)生產的控肥增效、控藥減害、控水降耗的重要目標。
與傳統(tǒng)灌溉方式比較,滴灌屬全管運輸水和局部微量灌溉,不會生成地面涇流體系,不僅減少了深層滲漏損失,還有效避免了田間地表水分蒸發(fā),降低了水資源的浪費,大幅度提高了水分利用率[2]。
傳統(tǒng)的灌溉方式費時費力,工作過程繁雜且效率低下,滴灌是直接將輸水管道埋于地下或放置于農作物根部,預先設置澆水量,定時關閉閥門就能夠完成土地的灌溉工作,并且一次施工兩季受益,夏播時不需要再大量投入勞力,不需要開挖溝渠占用大量土地。當前,土地日益短缺、勞動力成本逐年攀升,滴灌在節(jié)約勞動力、減少土地占用方面的優(yōu)勢逐漸顯現。
肥料隨著灌水均勻、緩慢地到達農作物的根部,真正實現了水肥同步,能夠幫助農作物更好地吸收養(yǎng)分,降低肥料使用量,避免大水漫灌造成的大量肥料的流失,提高了肥料使用效率。
滴灌能夠根據不同農作物及其不同生長階段所需要的養(yǎng)分、水分定時定量進行灌溉[3]。同時滴灌是局部微灌,向根系土層直接供水,能夠更好地控制土壤濕度,抑制病蟲害的發(fā)生,為農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提升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幫助農民增產增收。
根據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選擇抗病、穩(wěn)產、抗逆性強的強筋小麥品種。目前,在藁城區(qū)種植面積較大的強筋小麥品種有藁優(yōu)2018、藁優(yōu)5766等。
小麥播前播后兩次鎮(zhèn)壓,能夠顯著提高整地、播種質量,保證小麥的出苗整齊度和均勻度,增強麥田保墑、坑旱、防凍能力。
小麥淺埋滴灌在種植過程中就把滴灌帶隨播種機鋪設到田間,采用1 管4 行的滴灌配置方式,即鋪設滴灌帶的間距60 厘米,滴灌帶用量約1120 米/畝,滴灌帶的滴頭間距為20厘米,滴頭流量3升/小時。播期10月5日~12日,播量12千克/畝,基本苗控制在18~25萬株/畝。
經過兩次鎮(zhèn)壓,土壤耕層蓄水保墑能力強,不澆凍水小麥也可安全越冬。
推遲春季第一水澆水時間,3 月底到4 月上旬澆第一水,結合澆水追施尿素15 千克,5 月上中旬澆灌漿水,進入6 月份后不再澆水。拔節(jié)期和灌漿期,噴施鋅和硼,每次用量100克/畝。
依據土壤養(yǎng)分含量,按照“控氮減磷補鉀”的施肥原則,施氮量14~16 千克/畝,施磷量7~9 千克/畝,施鉀量2~3千克/畝。
使用包衣種子,組織專業(yè)化統(tǒng)防統(tǒng)治隊伍,在雜草秋治、早春“一噴多效”和中后期“一噴綜防”環(huán)節(jié),實行機械化防治病蟲害,減少用藥量,提高防治效果。
小麥蠟熟末期時植株莖稈全部黃色,葉片枯黃,莖稈尚有彈性,籽粒已全部轉黃,內部呈蠟質狀,含水率20%~25%,能被指甲切斷時使用小麥聯合收割機收獲。
選擇適宜本地區(qū)推廣種植的優(yōu)質谷子品種宮米1號、冀谷39、冀谷41等。
選擇使用包衣劑對種子進行包衣,預防病蟲害。
小麥收獲后,采用拖拉機牽引的秸稈粉碎還田機對留茬和收割機吐在地表的秸稈進行粉碎作業(yè)后播種。
6 月中旬足墑播種。拖拉機牽引不同類型的播種機高質量完成精細播種,并利于下一環(huán)節(jié)機械作業(yè)。選用4 行播種機均可,密度3.5 萬/畝左右。種肥倒入肥料箱,參考品種配套施肥技術,因地制宜確定施肥量,一般畝施30~40千克平衡復合肥。
當雜草幼苗3~5葉時,可采用植保無人機或大型噴藥機械進行控草,根據品種特性噴施配套除草劑,除草效果較好。
封壟前可采用植保無人機或大型噴藥機械進行防控,封壟后采用植保無人機進行防控。植保無人機噴幅5 米,打藥機噴幅8~12 米。為保證防控效果,谷子拔節(jié)期和灌漿期噴施殺蟲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防治病蟲害。中午烈日下或陰雨天不宜噴藥。
在臘熟末期至完熟期,當籽粒呈現品種固有形狀和顏色,粒質變硬時即可收割。
小麥和谷子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降低其種植成本、保證其產量和品質至關重要。當前,應積極推進滴灌強筋麥復播夏谷子栽培技術的應用,提高灌溉效率,掌握強筋麥和夏谷子栽培技術要點,促使兩作物平衡增產,節(jié)約藁城區(qū)水土資源,助力鄉(xiāng)村振興,打造高效長效富民產業(yè),促進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