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宮英振 劉?。?李增良 劉寅喆 李敬川
面對河北省葡萄產業(yè)現(xiàn)狀以及面臨的新形勢,研究開發(fā)先進技術新模式必須從生產實際出發(fā),解決葡萄產業(yè)的實際需求,針對老園新區(qū)、露地設施,通過施肥灌溉、栽培管理引進集成。
(一)鮮食葡萄架式模式。針對牛奶、龍眼等傳統(tǒng)老園葡萄,改造提升為6 米水平棚架,實現(xiàn)控產提質架勢。架高1.7 米,架面6 米,株距0.8 米,畝植138 株,畝產控制在1500千克左右,龍眼葡萄糖度為18%,牛奶葡萄糖度為15%。
水平大棚架標準架勢示意圖
(二)釀酒葡萄架式模式。采用廠字形籬架模式,干高0.80~1.20 米,株行距1×2.5~2.8 米,形成通風帶+結果帶+生長帶三帶“廠”字形樹形。控產提質,紅酒品種畝產500千克以下,白酒品種畝產400千克以下。
廠字形籬架架勢示意圖
(一)露地葡萄架式模式。為實現(xiàn)早結果、早豐產、早受益,課題組開發(fā)了露地葡萄栽培新架勢,即改良Y字形架,獲得了國家專利,在懷來縣及全省推廣應用。改良Y 形架是在Y 形架的基礎上增加兩個延長臂形成的架式,其結構由主干、單臂主蔓、V形生長帶、棚架面、下垂架面、中部橫擔等部分組成。本架型形成了科學的樹體結構,達到了通風、結果、生長有機結合,布局合理。各部分標準為:(1)主干高:80~120 厘米;(2)單臂主蔓長:100 厘米;(3)V 形生長高:60~100 厘米,包括結果帶和生長帶兩部分,分別沿兩側呈V 形向上生長;(4)V 形上口寬:80~100 厘米;(5)棚架面長:30~50 厘米。株行距為1~2×3 米,畝定植111~222株。
改良V形架架勢結構示意圖
(二)設施葡萄架式模式。設施葡萄倒L、T 形棚架架型在定植當年培養(yǎng)出主干和主蔓,H 形棚架兩年完成整形,干高1.65~1.85米,H形棚架行距超過5米需在第二年才能完整培養(yǎng)出架型。在設施葡萄栽培中,通過引進集成再創(chuàng)新,形成了適宜冀西北的設施先進架式模式,即先密后稀,先L 形再T 形的連體大棚種植模式,干高1.65~1.85 米。初期定植按1.25 米×4~6 米株行距,按臨時株、固定株方式定植,主蔓可當年爬滿架面,第二年畝產千斤以上,實現(xiàn)早產目的。三年后,待固定株兩側主蔓均布滿架面時,再將臨時株去掉,形成2.5 米×4~6 米株行距,畝定植67 株或45 株,構建了大冠稀植先進的T形新模式。
L形棚架
T形棚架
為了適應設施中廊道快速布滿架面,集成了H 形整形技術,H 形棚架行距超過5 米需在第二年才能完整培養(yǎng)出架型,三年時間即可形成4 米×12 米架面布滿全部枝蔓。
H形棚架
(一)水肥一體化模式。水肥一體化也稱灌溉施肥“水肥耦合”技術,是借助水肥一體化設備發(fā)展的一項新技術,其工藝流程為:肥料→溶解→加壓→輸送→灌溉。
課題組在懷來縣城投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使用的是灌溉帶肥水一體技術模式,具有水肥同施、精準施肥、節(jié)肥節(jié)水、智能可控等優(yōu)點。實現(xiàn)了節(jié)水、節(jié)肥、及時、精準灌溉施肥的目的。其工藝流程分析下圖所示。
(二)立體灌溉先進模式。精品高端葡萄生產園,必須鋪設立體灌溉設備,達到降低設施溫度,增加濕度的目的。立體灌溉由PVC 總管道、PE 材料分管道、4 毫米聚氯乙烯噴頭連接管以及ABS材料噴頭組成。
噴頭架設在果穗以下位置,密度隨栽植行鋪設,3米間距,壓力設置在2.5~3公斤。在上午10點以前、下午4 點以后,根據(jù)棚內具體溫濕度情況進行噴水,時間為每次10~20分鐘。
(一)控根限域栽培模式??馗耘嗄J狡鹩谌毡荆虾=淮笸跏榔浇淌谝胛覈倪M消化吸收,在南方大面積推廣應用。課題組在此基礎上完善改進集成創(chuàng)新形成適宜河北的半地下半地上圓盤控根、長條控根兩種模式。
圓盤控根模式
長條控根模式
圓盤控根模式示意圖
(二)起壟栽培模式。根據(jù)北方特點,適宜采用底寬2 米左右、高度40 厘米左右的壟,壟過高,容易干旱吊苗。先對土壤施入足量的、充分腐熟的優(yōu)質有機肥,每畝有機肥10 立方米以上,有機物10 立方米(秸稈、稻殼、甘蔗渣、菌棒等),再施入18%過磷酸鈣150 千克,均勻撒在果園地面上,耕翻15~20厘米。然后劃出栽植線,在行距4~6米的情況下,把行間的表土和肥一起起壟,形成高40 厘米、底寬200 厘米、上寬160 厘米的壟,并在壟上做畦,用于灌溉、施肥和耕作。
(三)深溝栽培模式
冀西北優(yōu)勢葡萄產區(qū)葡萄越冬必須埋土防寒。利用低于地面的深溝栽植法,可加深葡萄根系分布,減輕或避免根系凍害。
在栽植溝距地面30~40厘米深處栽植葡萄苗木,以后隨著植株的生長,每年往栽植溝內施肥埋土將溝逐漸填平,形成距地面20 厘米的深溝。這種深溝栽植的葡萄,越冬時,只有少數(shù)接近地表的根系或多或少地要發(fā)生凍害,大部分分布在土壤深層的根系卻保存下來,對植株地上部分生長和結果的影響并不大。
(一)日光溫室種植新模式
根據(jù)光照和緯度條件,課題組提出了冀西北產區(qū)溫室建造具體條件:方位以坐北朝南東西延長,方位偏西5°~7°,溫室前后間距為棚最高點的2.5 倍,棚寬8.0~10米,棚高3.8~4.5米(地下0.5米),棚長50~80米。
在此設施條件下,實現(xiàn)了南太湖特早2021年5月2日定植,通過破休、增溫等處理,2022年6月12日單果重12.12克,含糖18%,已達成熟標準,畝產1000多斤,效益3萬元,創(chuàng)造了從種到收13個月零10天的種植模式新紀錄。
(二)連體大棚種植新模式
結合南方連體棚的結構特點,從防風、防雹、防鳥、防雪、防寒要求出發(fā),設計了適宜冀西北產區(qū)的連體大棚。大棚結構:縱向延長南北向,長度45 米,單拱跨度6.0~8.0米,棚高可根據(jù)生產需要適當調整,肩高2.5~3.0米,脊高1.5~1.8米,10跨一棟,單棟面積約4畝,每棟間隔5米。
按此標準在懷來城投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基地種植的南太湖特早、紅陽玫瑰、陽光玫瑰等品種株距1.25 米,行距4 米,L 形架,正常肥水管理,均達到了第二年爬滿架面,第三年畝產1000 千克以上,實現(xiàn)產值6 萬元以上的生產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