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軒
在天際翱翔的鷹,能從云層中俯瞰世間,但那矯健有力的翼,更多地來自于穿越風狂雨急的漫漫長夜。以羽覆蓋,在疼痛中振翅,傷痕是夢想的翼。
——題記
幼時我喜歡搬張椅子自窗臺眺望藍天。云層中,不時出現(xiàn)的各種大鳥,引發(fā)了我對天空的一切向往。長大后,我加入了學校航模隊,看著老師將航模用力擲向天空,輕巧的飛機支棱著木質(zhì)的雙翼驕傲地在空中自由徘徊,我便暢想著自己的飛機有朝一日也能同樣昂揚著沖向藍天。
可當我開始練習制作以后,卻被那些繁瑣的步驟沖垮了自信。設(shè)計、截切、組裝、裝飾,接踵而至的挑戰(zhàn)讓我對航模逐漸心生退意。
比賽前夕的一個傍晚,我同航模隊的伙伴們照常留在學校練習。層云棉絮一般被漫天紅光染遍,薄薄地透著光,朦朧了地平線。夕陽下,眾多形態(tài)各異的飛機在自由地飛舞,可其中唯獨沒有我的。我將不成形的材料聚成一攏,掩在灌木叢里,自己則站在一邊,神情落寞。
不覺間,老師已站在我身后。我正欲解釋時,老師卻止住了慌張的我,指著云霞說道:“你看,這時的夕陽多美啊,你覺得從鳥兒的視角去看,會不會更美呢?”還未待我回答,老師又似自言自語道:“它們從風雨中飛過,自然會覺得更美了。它們不知經(jīng)歷多少次搏擊才能見得如此一景,航模也是如此,未經(jīng)百般雕琢的羽翼無法飛向更遠的天空。”
說罷,老師拍了拍我的臂膀,走開了。我立在那兒,望向天邊,若有所思。
拾起航模材料,我坐在石階上,這時,夕陽照徹身上,余暉中,我拿著刻刀,一刀又一刀,力度自指尖沁入木層,再仔細地組裝,瞇著眼粘起膠水,一次又一次地接合。木屑薄薄地蓋了一層于手上、腿上,在晚霞中閃爍著光。
如此日復(fù)一日地練習,用心堅守心中的愛好。漸漸地,我拿刻刀的手不再笨拙,即便手上被木刺扎得通紅,想起那天的夕陽,于是再次奮起,努力堅持。
終于有一天,在賽場上,當我朝著天際用力擲出后,望著如鳥兒般飛翔的航模,仿佛幼時的夢想,經(jīng)過日復(fù)一日的努力打磨后,化作一陣風,助力翱翔。
陳繼儒先生曾說過:“風狂雨急時,立得定,方見腳跟。”的確,只有歷經(jīng)風浪,方能乘向遠方,在奔向夢想的過程中,常常會被刻下一道道傷痕,只有用奮斗去化作夢想的翼,才能如鷹般在狂風中立定,飛向天邊。
此后,我不再懼怕困境,望向明澈的夕陽,只念——傷痕是夢想的翼。
‖湖南省長沙市文韻教育
‖指導教師: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