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和秀 夏梓紅
(貴陽市婦幼保健院小兒康復科,貴州 貴陽 550001)
在小兒語言障礙中,語言發(fā)育遲緩是發(fā)生率最高的障礙。而約80%~90%智力障礙兒童都存在言語語言障礙[1]因此,對智力發(fā)育遲緩兒童有必要進行言語語言康復,言語語言水平的提高也是智力發(fā)育遲緩兒童結合能力提高的重要標志之一[2]。合理制定和實施語言康復方法,更有效的提高語言發(fā)育遲緩兒童語言能力,是目前康復界關注的重要的問題之一。本文主要探討小組課在兒童語言發(fā)育遲緩中的應用。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3月至2020年10月在我科進行語言康復治療的兒童60例。按照家長知情同意和自愿的原則將患兒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35.966±1.998)個月,語言(47.433±1.827)分,DQ(51.200±1.897)分;研究組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36.233±1.518)個月,語言(48.233±1.900)分,DQ(50.86±2.132)分。納入患兒均經《S~S》法檢測,符合中國康復醫(yī)學會制訂的小兒語言發(fā)育遲緩診斷標準;經0~6歲小兒神經心理發(fā)育檢查表檢測,符合輕中度智力障礙的診斷標準,輕度(DQ56~75分),中度(DQ41~55分);年齡18個月至6歲;家長知情并同意。已排除視、聽功能障礙未得到補償的患兒;孤獨癥譜系障礙患兒;嚴重的運動功能障礙患兒;不能堅持治療3個月的患兒。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兩組均每周上課5 d,每節(jié)課30 min。根據評估結果,制定有針對性、確實可行的訓練計劃。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一對一語言訓練方式,每周一對一訓練5 d。實驗組采用一對一及小組課的雙重訓練方式,給予每周兩天一對一訓練及3 d小組課訓練。小組課依據評估結果判斷,選取語言程度大致相當的3~5個患兒組成一個小組。實驗組的孩子們在一對一訓練的基礎上,增加小組課。小組訓練課,著重于情景的設計,如:簡單的社交禮儀、購物、輪換游戲、舉手搶答等等。通過集體游戲的方式促進孩子們的溝通互動能力及團體適應的能力,同時更能激發(fā)孩子們的主動語言表達能力。
1.3療效判定 治療前后采用《S~S》法評估,基本治愈:語言功能基本達到同齡兒童語言水平;顯效:語言在原有基礎上提高2個階段;有效:在原有基礎上提高1個階段;無效:在原有基礎上未提高;總有效率=(基本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3]。
2.1神經心理發(fā)育量表 經0~6歲小兒神經心理發(fā)育量表檢測評分顯示,兩組訓練后的評分均升高,且實驗組更高(t=5.2193,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語言分數的比較分]
2.2語言治療結果 兩組基本痊愈、顯效、有效的情況分別為,對照組3例、18例、9例;實驗組7例、21例、2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2820,P<0.05)。
語言發(fā)育遲緩(LD)是指兒童在語言發(fā)展階段落后于同齡兒童相應語言水平的現(xiàn)象[4]。依據ICF的理論框架,智力障礙可界定為因大腦發(fā)育或損害導致的智力功能障礙,并有活動受限和參與局限[5]。在日常生活中,他們習慣刻板重復的模仿康復師及家長,導致其在日常的交流過程中沒有主動發(fā)起提問的意識和能力[6]在交談中缺乏恰當的回應。
語言訓練方法是一個從高度結構化向自然化過度的連續(xù)體[7],目前,我國在醫(yī)學領域中,對于兒童語言發(fā)育遲緩的治療主要還是采取一對一的訓練方法或小組課的訓練方法。一對一的訓練模式,具有針對性強,受干擾少的特點,但兒童主動參與性不高,動機不強,且在一對一訓練課上學到的知識難于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泛化。而小組課通過集體游戲、情景設計、角色扮演、輪流作答等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為兒童提供了一個輕松愉快而又充滿語言實踐機會的環(huán)境,最大限度地吸引兒童主動參與,但讓兒童把在一對一訓練課程中題聽到的、學到的語言與情景中的意義聯(lián)系起來,當兒童處于情緒愉悅時,基本上也是其主動語言表達及模仿他人語言最有利的時機。因此,我們借鑒ICF-CY活動與參與的理念,設計一對一與小組課相結合的雙重訓練模式。
將集體訓練和一對一的訓練相結合,即可保證治療的效果,又可節(jié)約醫(yī)療資源,因此,集體語言訓練課可作為語言治療的有效方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8]本研究與其基本觀點符合,而本研究結果進一步顯示,一對一及小組課雙重訓練模式,比單純的一對一訓練模式對輕中度智力障礙伴語言發(fā)育遲緩的兒童語言康復療效更顯著。
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沒有將重癥智力障礙伴語言發(fā)育遲緩的兒童納入對比,因考慮到兒童語言發(fā)育遲緩訓練需要一個較為長期的訓練周期,而重度智力障礙伴語言發(fā)育遲緩兒童的語言康復效果,更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周期才能判斷,這個問題會在以后進一步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