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嗲
你有多久沒見到過穿高跟鞋的女性了?放眼望去,大街上的女生,有穿小白鞋、運動鞋、帆布鞋甚至是各式各樣拖鞋的,但少有穿高跟鞋的。
就連上下班高峰期,在北京國貿(mào)附近,都很難再看到穿著高跟鞋的職場女性。
曾經(jīng)的女神必備單品,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不約而同地被女性“拋棄”了。
小紅書上有個提問:“為什么現(xiàn)在生活中穿高跟鞋的女生越來越少了?”
回答眾說紛紜。有人自嘲,因為沒有什么需要自己優(yōu)雅的場合,也沒有那么多高大上的社交圈。
但更多人的答案只有一個字:累。
小高記得,自己的第一雙高跟鞋是初入職場時買的。當時的她雖然工資不高,但依然抵擋不住對“都市麗人”的憧憬。一咬牙,花了600元多買了一雙。
然而,這份高跟鞋給她帶來的“職場感”和“精致感”,只持續(xù)了一個月不到便草草結(jié)束了?!氨本┑淖夥渴袌瞿阋仓?,為了省錢我只能和同學一起合租在比較遠的通州,每天上班擠地鐵來回接近兩個小時,大部分時候沒座位,中間還要換乘。每次出地鐵站后走到公司,越走越疼,腳底板又腫又漲,每走一步都像是歷劫?!?/p>
像小高這樣對高跟鞋又愛又恨的女生,不在少數(shù)。
“我穿著它摔過跤,卡過跟。哪怕不動,穿著它站著都能感受到它跟我有仇。所以后來除了工作需要,它大部分時間只能放在我的辦公桌底下,或者隨身攜帶的帆布袋里。”
確實,在這個節(jié)奏不斷加快的時代,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忙,原本鮮亮時髦的高跟鞋,反而成了一種負擔和禁錮——早上影響打卡,中午去吃飯跑不贏別人,晚上趕不上車,有娃了追不上娃……除了存在于朋友圈,高跟鞋幾乎失去了“實際價值”。
博主阿喵高考結(jié)束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媽媽給自己買一雙高跟鞋。在她成長的那個年代,臺灣偶像劇風靡大陸,豪門公子拿著高跟鞋向“灰姑娘”單膝跪地的劇情橋段讓不少女孩心動不已。就連阿喵也曾幻想過,自己穿著高跟鞋與“白馬王子”翩翩起舞的高光時刻。
所以,哪怕當她無比莊重地穿上高跟鞋后發(fā)現(xiàn),等待她的并不是想象中的優(yōu)雅,而是搖搖晃晃和渾身不自在,她依然頑強地穿著它去逛街、爬山、約會。
時隔多年,阿喵都還記得那時候的疼痛與固執(zhí):“可能是當初的開心多過于疼吧,那種感覺就是,踩上的瞬間就讓你覺得自己舉手投足都更性感,也更有吸引力?!?/p>
高跟鞋無論是改變女性的腰椎曲度、帶來視覺上的“前凸后翹”也好,還是拉長腿線、增加所謂的“女人味”也罷,本質(zhì)都在迎合男性對女性的“完美的想象”。
但對于女性來說,這種取悅卻是以犧牲身體為代價的。
高跟鞋前低后高的設(shè)計,會讓人身體重心前移,而為了保持平衡,上身就必須后仰,所以穿高跟鞋的女生看起來會昂首挺胸。
那代價呢?對于腳本身,踮腳姿勢加上尖頭的擠壓,會讓每走一步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
磨出水泡那是日常,長期下來,還可能導致拇指外翻,骨盆前傾、腰椎曲度改變以及頭頸痛等等。
從事律師行業(yè)的陳雪已經(jīng)有5年沒穿過高跟鞋了。
過去她的鞋柜里,高高矮矮塞滿十幾雙高跟鞋,保證不同的正裝有不同的搭配??呻S著工作越來越熟練,穿高跟鞋的時間卻越來越少。
“過去很多人或者某些男的,總認為穿裙子、穿高跟鞋才是職業(yè)女性的標配,但腳被擠得甲溝炎的是我,冬天穿裙子受凍的是我,他們既然不能分擔我的痛苦,那也無權(quán)對我進行評判。因為好看,我可以穿;因為累,我也可以不穿。”
不可否認,從大眾審美來說,穿高跟鞋的確是美的。它賦予了女性窈窕美麗的身材和干練利落的風姿。最重要的,某種程度上,它能讓人變得更加自信?!靶⌒〉膸桌迕?,卻可以給我把整個世界踩在腳下的自信”阿喵說。
但對于那些拋棄高跟鞋的女生來說:舒適的平底鞋、運動鞋、拖鞋,同樣也是美的。
朋友李曼人生唯一一次穿高跟鞋還是來公司面試那會兒,當時面試的主管還一直盯著她的鞋子。
后來她才知道原因?!艾F(xiàn)在大部分工作場合其實都不用穿高跟鞋,一天也就吃個飯、上個廁所、開個會需要離開工位,所以大家基本上都是各種帆布鞋、馬丁靴、運動鞋?!?/p>
在這個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審美逐漸多元化,大家對時尚的理解也開始多樣化。很多平底鞋的設(shè)計,也絲毫不輸給高跟鞋。
更重要的是,相較于“好看”,我身邊很多女孩,逐漸把自身健康和感受放在了第一位。
在她們看來,只要自己感到舒適自在,心情輕松愉快,就很“美”,而且美得更自在,更深層。
隨著現(xiàn)代女性意識逐漸覺醒,越來越多女性開始由內(nèi)而外地愉悅自我。踢掉高跟鞋,放松的不僅是她們的身體,同時還有內(nèi)心的想法與感受。
她們再也不需要內(nèi)嵌在別人的審視里,而是把更多時間和精力用在提升自我上,努力工作,追求獨立、個性與自由。
這種自我社會價值的增加帶來的自信與底氣,對她們來說,永遠比取悅他人更有力量。
高跟鞋在女性心中的神圣光環(huán)也許會一直存在。
因為在原本的語境中,“高跟鞋”代表的是主流審美的“好看”,是不會老去的優(yōu)雅,是氣場全開的自信。這些心理暗示,永遠不會消失。
只是隨著時代的進步,“美”的定義變了,這些“暗示”的載體也隨之變了。它們不再只來源于對自己身體外在形象的關(guān)注,也不會輕易因為他人的目光和言論陷入妥協(xié)。
其實,別說是一雙鞋了,所有不舒服的物品、關(guān)系、人甚至觀念,最后都會被“醒”了的當代女性“丟棄”。
比如,對身材的刻意追求。女生A:“我身高160,體重135斤,客觀來說并不算是那種好看的姑娘。有時候親密關(guān)系受挫,身邊朋友會建議我減肥試試,說我五官立體,瘦下來一定好看。所以后來我花了很多時間在減肥上面。
“但事實證明,不是所有的胖子都是潛力股,相反因為那段時間壓力太大,導致我的情緒經(jīng)常崩潰。那些外界的聲音似乎都在給我指明正確的方向,實則卻是削弱我的自我價值和內(nèi)心力量。
“所以后來,我不再苦苦追求好身材,而是積極樂觀,做最真實最自然的自己,也做自己最喜歡、最認同的事?!?/p>
比如,傳統(tǒng)意義的“穿衣規(guī)則”。女生B:“不止是高跟鞋,我連帶鋼圈的bra都不穿了,盡情放飛自我。我始終認為,一個女生的美,不應(yīng)該是被世俗所束縛的,而是建立在自己的真正需求和感受之上,在有限的生命里探尋無限可能的事?!?/p>
在這個越活越美麗、越活越自由的年代,每個女生身上其實都有一份屬于她們獨特的美。
這種美,不止設(shè)限于身體,更來自她們遵從內(nèi)心時的篤定。是誠實面對自己的欲望與需求,是接納自己的優(yōu)點和局限,是積極勇敢地向外探索。
不需要高跟鞋,也能到達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不需要外在的認同加持,也能堅定自己的選擇。
當然,也許在未來某一天,她們還會重新穿上高跟鞋。只不過那不是為了取悅誰、征服誰,而僅僅是因為“今天想穿”。
畢竟,高跟鞋只是踩在女性腳下的一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