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唐亞林
問題
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始終不渝堅持的重要理念。如何理解黨的全面領導與社會主義民主的關系?
黨的二十大報告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體性質層面,對人民民主、社會主義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三者之間的關系,以及對全過程人民民主、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闡述:第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第二,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第三,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第四,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fā)人民創(chuàng)造活力。
如果從人類社會民主形態(tài)視角去把握人民民主、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過程人民民主、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這些標識性概念、理論、制度、發(fā)展目標與發(fā)展道路等的內在邏輯關系,就需要我們把握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與社會主義民主這一根本關系的本質,并從民主的價值、民主的性質、民主的形態(tài)、民主的制度、民主的道路與民主的績效“六位一體”視角去整體理解和全面分析,才能從理論、歷史、實踐以及未來四個方面增強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的信心,增添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動力,增大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使命感。
近代中國曾經遭遇外有列強欺侮,內遭封建專制荼害的雙重困境。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古老東方大國一蹶不振,在落后挨打、四分五裂中苦苦追尋光明之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既是近代中國在嘗試了眾多“主義試驗”并相繼失敗后的一種新突破,又是時代賦予古老中國重獲新生的一種新力量。
中國共產黨的應運而生、力挽狂瀾與乘風破浪,一方面在于其所擁有的政治理想內蘊著先進性純潔性特質,使其在追尋政治理想的征途上始終不會迷失方向;另一方面在于其所代表的政治組織始終以工人階級為中堅,以廣大農民階級為依托,使其在推進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的進程中保持組織力行動力特質,既有效動員民眾,又有效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再一方面在于其擁有一支具有高度職業(yè)性、革命性、紀律性、組織性、穩(wěn)定性、繼承性、團結性的馬克思主義政治家集團,始終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進而創(chuàng)造性地實現了現代西方國家政黨所不具備的將政治發(fā)展理想、政治發(fā)展理論、政治發(fā)展制度、政治發(fā)展績效與政治發(fā)展道路五者有機結合與進階式提升的國家政治發(fā)展目標。
一般而言,一國政治發(fā)展的實踐是一個將政黨的政治理想、政治實踐與政治績效三者高度一體化的過程,而政治民主是政治發(fā)展的核心內容和價值追求。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確立,不同于過往歷史上任何一種政治形態(tài)的表現與實質,也不同于現代資本主義國家民主的形態(tài)與實質,原因在于它始終致力于實現人民當家作主,而人民當家作主的實現,又取決于將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fā)展和人類偉大解放作為奮斗目標的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造性地通過政黨、人民、國家、政府四者關系的制度安排和推進路徑,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征程中,構建起全新的人類民主文明形態(tài)。這一全新的人類民主文明形態(tài)就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其根本實質在于“人民大眾組成自己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并建立代表國家的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央政府),工人階級經過自己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實現對于人民大眾的國家及其政府的領導”(《毛澤東選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1272頁)。由此可以說,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全面領導,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形態(tài)得以構建的根本政治前提。
民主有價值、性質、形態(tài)、制度、道路之分。從價值維度看,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受一定的經濟、歷史、文化和社會條件的制約,并因不同的國情以及獨特的構建方式而呈現不同的發(fā)展路徑。從性質維度看,民主有社會主義民主與資本主義民主之分,相應地,就存在以社會主義中國為代表的中國民主與以英美資本主義國家為代表的西方民主之別。從形態(tài)維度看,中國民主以人民民主為主要形態(tài),而西方民主以“資本民主”為主要形態(tài)。從制度維度看,中國民主建立了以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為取向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制度載體,而西方民主建立了以維護私人財產權和個人自由為取向的三權分立與制衡制度的制度載體。從道路維度看,中國民主走的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而西方民主走的是政黨競爭、三權分立的由資本利益與黨派利益聯合操縱的資本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
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成長,經由了從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爭得民主”的政權構建形態(tài)到建立“人民民主”的制度構建形態(tài),再到創(chuàng)造“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文明構建形態(tài)的演化過程,解決了民主從“如何得以構建的政權問題”到“如何得以實現的制度問題”再到“如何得以長盛不衰的文明問題”的一體化發(fā)展與共生共榮問題。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進程中,遵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教導,將“爭得民主”作為自己的使命。“工人階級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tǒng)治階級,爭得民主?!保ā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21頁)通過中國共產黨自成立后28年的正確領導和艱苦卓絕斗爭,一個嶄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自此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創(chuàng)造了讓廣大人民可以當家作主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型國家政權,解決了構建新型民主形態(tài)的國家政權基礎問題。
中國共產黨通過政治革命的方式創(chuàng)建了新型國家政權,又通過社會革命的方式創(chuàng)造了新型國家政權的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并通過以憲法為根本大法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創(chuàng)造了人民民主的制度載體,解決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實現問題。對于人民民主的性質與形態(tài)問題,1954年6月19日毛澤東在《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講話中對此進行了揭示:“我們的民主不是資產階級的民主,而是人民民主,這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人民民主的原則貫串在我們整個憲法中。另一個是社會主義原則?!保ā睹珴蓶|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6頁)
民主雖然在價值維度上是可以通約的,屬于全人類的共同價值,在制度維度上是可以各具特色的,有不同的民主發(fā)展模式,可最終民主還是需要落實到實踐中,真正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本質,真正體現“人民參與、人民協商、人民管理、人民負責、人民守護”的本色,真正體現“人民的權力或人民的統(tǒng)治”的本源。列寧曾經指出:“民主是國家形式,是國家形態(tài)的一種。因此,它同任何國家一樣,也是有組織有系統(tǒng)地對人們使用暴力,這是一方面?!薄暗硪环矫?,民主意味著在形式上承認公民一律平等,承認大家都有決定國家制度和管理國家的平等權利?!保ā读袑庍x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01頁)也就是說,在古今中外的現實政治生活中,我們看到了很多沒有“人民參與、人民協商、人民管理、人民負責、人民守護”的偽民主、形式民主和程序民主,恰恰看不到真正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fā)人民創(chuàng)造活力的真民主、過程民主和實質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追求民主、發(fā)展民主、實現民主的偉大創(chuàng)造,不僅解決了世界范圍內的民主“老大難”問題即民主的長盛不衰問題,而且開創(chuàng)了將中國民主推進到一個新型民主文明形態(tài)的高度并加以全面落實的新境界,從而把民主的價值、民主的性質、民主的形態(tài)、民主的制度、民主的道路與民主的績效六者有機統(tǒng)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歷史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始終不渝堅持的重要理念。如何把民主價值和理念轉化為科學有效的制度安排,轉化為具體現實的民主實踐,需要注重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形式和內容有機統(tǒng)一,找到正確的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258頁)。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集中體現,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最新進展、獨特標識、理論表達與實踐形態(tài),是人類民主“百花園”里散發(fā)著獨特清香和展現著絢麗魅力的民主花朵。全過程人民民主內蘊著獨特魅力和顯著優(yōu)勢,在于它在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下,弘揚了民主的精神,拓展了民主的范疇,創(chuàng)新了民主的機制,提升了民主的績效,創(chuàng)造了民主的生活,把中國民主推向了人類民主文明形態(tài)的新高度。
社會主義民主的最本質涵義是中國共產黨全面領導下的人民當家作主,而全過程人民民主通過人人參與、人人協商、人人監(jiān)督、人人負責、人人守護的方式,將民主的精神寫在民主的實踐過程中,實現了古往今來人類社會對于民主夢想的追求。全過程人民民主大大拓展了人類社會民主的范疇,更是超越了西方民主狹隘的政治民主領域,將民主范疇拓展到社會民主、經濟民主、基層民主等領域,讓人民群眾時時處處都有參與民主的機會。
在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下,全過程人民民主通過將價值理念、體制機制、方式方法相結合的方式,讓廣大人民群眾通過選舉、協商、決策、管理、監(jiān)督與評價等過程性參與方式,將民主的價值和理念轉化為民主的制度和體制,又通過民主的落地機制與連接機制建設,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建設目標。全過程人民民主將民主的發(fā)展性質與民主的發(fā)展質量有機結合,不僅重視落實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而且重視落實人民群眾的民主實踐,進而讓民主的績效在創(chuàng)造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過程中得以實現,展現了社會主義民主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特質。全過程人民民主還塑造了社會主義民主的品質,將民主變?yōu)閺V大人民群眾的一種日常生活方式,表現為民主的作風、民主的胸懷和民主的氣度,并將民主還原成一種日用日新、自覺自為的日常生活形態(tài),從而展現了社會主義民主的氣質,創(chuàng)造了人類民主文明新形態(tài),開創(chuàng)了人類民主的新境界。
在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下,社會主義民主展現了前所未有的新氣象、新境界與新形態(tài),是實現黨的全面領導和社會主義民主有機統(tǒng)一的重要實踐。在此過程中,中國共產黨繼承、豐富和發(fā)展著社會主義民主理論與實踐,還通過探索國家民主與社會民主的有機統(tǒng)一,政治民主、社會民主、經濟民主的有機統(tǒng)一,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的有機統(tǒng)一,過程民主與成果民主的有機統(tǒng)一,程序民主與實質民主的有機統(tǒng)一,直接民主與間接民主的有機統(tǒng)一,民主政治建設與民主發(fā)展道路的有機統(tǒng)一,將中國共產黨全面領導的人民民主與社會主義有機結合,充分體現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權益、激發(fā)了人民創(chuàng)造活力。
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始終不渝堅持的重要理念。如何把民主價值和理念轉化為科學有效的制度安排,轉化為具體現實的民主實踐,需要注重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形式和內容有機統(tǒng)一,找到正確的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