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邁南
進入暑期檔,綜藝賽道的競爭日趨白熱化,聚焦人際交往的社交類綜藝成為當季主流。近期,《五十公里桃花塢3》《出發(fā)!趣野吧》《飯飯之交》《朋友請吃飯》《野挺有趣》《是好朋友的周末》等多檔社交類綜藝同期熱播,持續(xù)為觀眾貢獻熱點話題和社交名場面。
從各大平臺的已播綜藝和下半年片單來看,“社交+”正成為眾多綜藝節(jié)目“標配”,呈現(xiàn)多元化、垂直化、精細化趨勢。
社交賽道仍為“藍?!?/p>
社交類綜藝是近年出現(xiàn)的新概念,此類節(jié)目或圍繞假定的社會生態(tài)展開社交實驗,或基于真實的原生關系呈現(xiàn)趣味場面,不斷拓展著年輕人的社交場域和話題空間。
綜N代方面,生活類社交觀察真人秀《五十公里桃花塢》今年迎來第三季。在保留前兩季社交實驗、成人童話的基礎上,繼續(xù)拓寬節(jié)目場景、社交探索、行為藝術、野趣生活等內容維度,為觀眾提供了眾多社交體驗樣本和實踐形式。藝恩內容智庫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該節(jié)目的綜合播映指數均值為69.6,較前兩季均有提升,其中,節(jié)目觀看度及好評度均值較上一季分別提升26.7%、31.7%。戶外潮流露營真人秀《一起露營吧2》在內容設置上除了“圍爐夜聊”固定環(huán)節(jié),每站均邀請不同藝人朋友加盟,進一步強調露營的社交屬性。青春旅行社交真人秀《怦然心動20歲》第三季以“重啟校園生活”為概念,帶領畢業(yè)生們重新體驗繽紛美好的集體生活,展開一段難忘旅程。
社交類綜藝題材更加多元細分。例如,《出發(fā)!趣野吧》探索多種潮流戶外運動社交場景,解鎖多種戶外運動玩法,呈現(xiàn)不同圈層的生活態(tài)度與文化,展現(xiàn)潮流戶外運動社交魅力;《飯飯之交》主打美食社交,張大大和綿羊料理化身社交餐廳主理人,在上海街頭邀請陌生人加入飯局;《朋友請吃飯》中,楊迪、陳卓璇組成飯搭子兄妹團,與好友一起尋找地道的城市美味;《是好朋友的周末》聚焦原生好友關系,邀請五大好友組合,共赴一場三天兩夜的“真朋友”露營。
藝恩解決方案中心研究經理卜李敏表示,近兩年興起的社交類綜藝,對于平臺而言是相對穩(wěn)定的高流量陣地,目前,社交賽道仍為“藍海”,具有較大探索空間;此外,在降本增效背景下,制作上相對“輕量”的社交類綜藝也是性價比之選。從受眾來看,疫情過后,社會生活逐漸恢復“煙火氣”,“社交復健”成為強需求,“社交類綜藝為年輕人的社交觀察及自省提供更多樣本參考及借鑒,是與年輕人溝通的重要橋梁?!?/p>
“社交+”成創(chuàng)作新風向
梳理當下社交類綜藝,越來越多的平臺基于自身內容優(yōu)勢,多維度探索“社交+”模式。例如,愛奇藝的《出發(fā)!趣野吧》為社交+戶外運動,優(yōu)酷的《是好朋友的周末》為社交+旅行,騰訊視頻的《朋友請吃飯》和B站的《飯飯之交》為社交+美食。這些品類多元、題材各異的“社交+”綜藝,不僅為觀眾帶來新鮮感,也為綜藝市場打開想象空間。
愛奇藝打火機工作室負責人、《出發(fā)!趣野吧》總制片人石慧表示,社交類綜藝通過不同的世界觀和場景設定,展示多樣社交行為。將戶外運動融入社交屬性,為節(jié)目增加了更多看點,有助于形成鮮明的辨識度和記憶點。“人們在戶外運動中可以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且很多運動需要團隊合作,有一定的競技性。”
衛(wèi)視平臺亦加入戰(zhàn)局。江蘇衛(wèi)視推出青年文化社交真人秀《野挺有趣》,主打近郊游+“脫宅”社交,力求打造集藝術、潮流、野趣于一體的近郊狂歡,重新定義野趣生活。江蘇衛(wèi)視另一檔新綜《非來不可》將社交與文化融合,探索文旅綜藝新范式。
愛奇藝副總裁、《出發(fā)!趣野吧》總制片人董軒羽表示,“有數據顯示,我國‘空巢青年人數已達9200萬,且該數字還在持續(xù)上漲?!缃?綜藝的興起,從側面印證了人們對于互動和社交的需求,這類內容也更容易引發(fā)觀眾的情緒共鳴和話題討論。自帶‘熱鬧屬性的‘社交+綜藝,可以為觀眾提供溫暖與陪伴。嘉賓之間不可復制的化學反應,某種程度上也為慢綜藝打開新的觀察切入口?!?/p>
卜李敏認為,各平臺競相布局“社交+”綜藝,一是希望通過多元場景實現(xiàn)與各類細分受眾的觸達與溝通,提升用戶覆蓋面、增加黏性;二是試圖通過差異化內容,構建競爭護城河,提升平臺競爭力。
三步驟吸引受眾
“社交+”綜藝熱度雖高,口碑卻參差不齊。很多嘉賓因“社交”引發(fā)誤會,陷入爭議旋渦,甚至遭到部分網友惡意攻擊。
在《五十公里桃花塢3》監(jiān)制、總導演池源看來,尷尬和矛盾是社交類綜藝的一部分,節(jié)目需要真實呈現(xiàn)誤會化解的過程。他表示,從第二季開始,桃花塢的社交氛圍就相對自由,他不會強求嘉賓主動社交?!霸谧杂傻姆諊?,反而能激發(fā)出嘉賓不一樣的一面?!?/p>
董軒羽表示,社交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社會議題,如果節(jié)目對嘉賓之間的互動處理不當,可能會顯得生疏或不自然。任務設計需要反復推敲,不斷追求內容和模式創(chuàng)新,以保持節(jié)目的新鮮感。“‘社交+綜藝可挖掘的空間很大,未來可以通過結合更多垂類細分賽道,不斷探索新的互動和社交方式,甚至可以讓觀眾參與進來?!?/p>
卜李敏總結,目前“社交+”綜藝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節(jié)目形式同質化、刻意制造“沖突”博流量、嘉賓人設欠缺記憶點等。她建議“社交+”綜藝通過打造差異化內容,吸引目標受眾,增加用戶黏性。“一是主題進一步垂直細分。目前社交類綜藝主要圍繞情感交友、美食、露營等場景展開,需進一步洞察和細分拓展年輕人生活場景;二是實現(xiàn)嘉賓屬性差異化。嘉賓是社交類綜藝的核心要素,需對不同代際、性格、圈層的嘉賓有機組合搭配,以達到更好的節(jié)目效果;三是結合平臺調性及資源優(yōu)勢,打造平臺標簽鮮明的‘社交+綜藝?!辈防蠲纛A測,未來社交類綜藝仍是各平臺深耕的重要賽道,“社交+”也將開啟更多可能,成為眾多圈層綜藝在內容設置和宣發(fā)方面的必備元素,“垂直、細分、創(chuàng)新將是重要發(fā)展趨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