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康
1獨立湖畔。湖水,波瀾不驚,靜影沉璧,上接天光。
天光,慢慢從魚肚白中幻化為曙色,曙色像雞尾酒,一層靛藍(lán),一層深紅,一層金黃。然后是光柱四面噴射,刺破長天,鋪張出金碧輝煌的前程……此番景況,不是在昨日黃昏出現(xiàn)過嗎?難道是天神復(fù)制了暮色,又不加取舍不予修飾地粘貼在今天的黎明?
不知道是曙光在前還是暮光在前,不知道誰是誰的母本。一如很多時候,我都處于混沌之中,晨昏顛倒,黑白混淆,看不清前路與退路,是通向新生還是沒落……
對于這漫天霞光,我只能從天文學(xué)的角度,叫它——曙暮光。
2分辨不清的,還有光中的一些事物。投射在湖水的倒影,倒影中依稀可見的漁舟,漁人是在開網(wǎng)還是收網(wǎng)?笆簍空空如也還是魚蝦亂蹦?一群鳥在湖面盤旋,是暮鴉還是翠鳥?它們的嗚叫,是在吟唱最后的挽歌,還是在歡呼新的日子?
無風(fēng),農(nóng)舍的炊煙如柱,融入光影,炊煙之下,是簡約的早餐還是豐盛的夜宴……在事物的映襯下,光,有了客體,讓照射有了意義,當(dāng)然,也就有陸離的神秘,有了紛紜的詭異。
4我在即將到來的黑暗與明亮中猶疑,不知道該迎迓一襲皂服的精靈,還是鮮衣怒馬的天使。
天使離我越來越遠(yuǎn),精靈離我越來越近。但我依然喜歡天使的如花笑靨,厭煩精靈的古靈精怪。但我畢竟穿著一身黑衣,這讓我雖與白天格格不入,卻能輕易地融入長夜。
5我是一個路人,消耗著自己的光陰與別人的風(fēng)景。
走過周而復(fù)始的漫長之后,我對這來自地平線的瑰麗依然新奇。我順服地接受它一次次撫摸,這撫摸,有時為我黯淡的軀體鍍上一層金色,有時為我的輪廓勾勒一圈金邊。我便不是我了,我是剪影。
沒有必要再固態(tài)地佇立了,我開始跑動,伸開雙臂,張揚(yáng)地跑動,幻想成為一只飛鳥,安穩(wěn)地落在民間,而不是虛無地棲居天庭。
那么,我是該加入水鳥的合唱,還是匯人鴉陣的鼓噪?
猶疑不定時,我選擇了噤聲。
6蒼茫,暮色蒼茫,早霞亦蒼茫。
最初的輝煌與最后的輝煌總是驚人的相似。天象如此,人生氣象也是如此。
譬如啼哭中的新生,在回光中的返照。
此刻,大地尚未醒來或者行將睡去,族群的活動尚未開始或行將結(jié)束,正好留出時空,留下蒼茫的主題,靜謐幽深,遼遠(yuǎn)無邊。當(dāng)然,還有空洞。
是的,這個時候適合漫無邊際地沉思,抑或目空一切地發(fā)呆。
生命可以于空洞中短暫地停滯,心事卻不可救藥地依然浩茫。
我沒有睡去,因此,也就無須醒來。
7設(shè)若把頭再舉高一些,會看到天穹出現(xiàn)“藍(lán)調(diào)”,深藍(lán)或者淺藍(lán),藍(lán)調(diào)是天空永恒的基調(diào),也是曙暮光由濃到淡的底色。幾粒閃閃爍爍的星星,稀疏地陪襯出一芽月亮:昨夜新月,或是今晨殘月。
曙暮光是太陽之光,強(qiáng)烈而霸氣,讓星輝月華似有若無。
似有若無的還有一個人的存在,蒼白無力的存在,渺小,贏弱,孤獨。孤獨無助時,最好投奔與融入。
墜人大地吧,大地已然一派輝煌,且在火燒云中燃盡自己。
也算涅槃,但不必再生。
8水邊的葦草在風(fēng)中起起伏伏,像蕓蕓眾生,在光中感恩對大地的普照,感恩對血肉之軀的洗禮。
葉片互相摩擦,以窸窣之聲,誦讀著無字的經(jīng)文。
禮成。葦草直起身來,露珠如淚珠一一滑落。儀式之后,開始做自己的事情,該拔節(jié)時拔節(jié),該揚(yáng)花時揚(yáng)花……
曲頸長腳的白鷺,在葦草的根部行走。它們沒有葦草繁雜的心思,或明或暗的時間更替,改變不了它們的本性。對金色的天空早已熟視無睹了,只顧埋頭看金色的水。水中,游動著它們果腹的生物:魚蟲、蝦蟹、水藻……
活在自我的快活之中,簡單而滿足。
高光在上,卻也大度地包容了低層的事物,不因自己的超凡出塵,而輕蔑庸常與卑微。
湖水,便泛起了激動的漣漪……
9很多時候,我像一個傳統(tǒng)的農(nóng)夫,早起晚歸,披星戴月,耕耘我的一方心田:播下愛的種子,薅出恨的雜蕪。
這方心田曾經(jīng)撂荒,荊棘像艱辛叢生,衰草像困苦瘋長。懶惰與愚鈍,讓一個又一個季節(jié),在一籌莫展中逝去。我不辨寒暑,不知農(nóng)事,甚至沒有一件像樣的農(nóng)具。
很多時候,我只能躺在地里,聽著鳥叫與蟲鳴人夢,醒來,靜靜地,看白云游走,看天色的演變。
我,在等待著什么嗎——是風(fēng)雨雷電,還是天降甘霖?不,我在等一束光,抑或一片云!
其實,是不需等待的,它們一直與我如影隨形,只是我的頭總是沮喪地低垂,我很長時間沒有仰天了,沒有仰天大笑,也沒有仰天長嘯。
如今,我下意識地縱目,開始了近觀和遠(yuǎn)眺,看見了光的華美現(xiàn)身。我知道,那光是我的佛光,云是我的祥云。
我終于在黎明中蘇醒,然后在黃昏中清醒。
我被神秘的力量照耀。
注定要消失,注定要黯淡的曙暮光,依然一如既往,給大地蒼生似火熱情,勃發(fā)生機(jī),哪怕短暫得瞬間即逝。
11目光最后落在東山,落在西嶺。
山之頭,嶺之巔,是升與降的參照,是黑與白的分水,是冷與暖的界碑。
晨昏蒙影。大地上的事情若明若暗,似有似無。
此刻,夜幕還未遮蔽,晨光還未刺人眼目。幽微之時,最能看清來路去徑,看清世相的來龍去脈。
一個個日子按部就班地重疊,重疊為一部老舊天書。一會兒翻頁,一會兒合卷,然后束之高閣。
光的開篇引出光的結(jié)局。
結(jié)局,其實是布局,假如走不出來,就不妨安心做一個局中之人。局中之人,更好破局。
12在一條明暗交界線上游走,只為看不夠的夜晚終結(jié),白天重啟。
終結(jié)是輝煌之后的退場,重啟的是黯淡之后的登臺。
配角退場不需要謝幕,主角登臺也就不需要掌聲。
我仿佛聽到了很久以前自己初生時的啼哭,也仿佛聽到了自己以后初心未泯的行吟。
草,枯枯榮榮;花,開開謝謝,都是生息不止的見證。坦然而淡然,如曙暮光,呈現(xiàn)時完美而內(nèi)斂,消逝時曼妙而平靜。
我已經(jīng)把這光披在身上,烙在心頭。不再懼怕長夜無邊無際的孤寂,也不厭倦白天庸常世俗的忙碌。
曙暮光別去了?;蛘哒f我別去了——我被曙暮光接納:融人,交匯。
今后,就用自己的微光去照亮自己吧,也照亮身邊微小的事物,同時,接受命運的反照。
小世界,通透而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