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勝偉 蘭盛斌 嚴曉平 王雙林何 洋 張崇霞 朱延光 張 娟
(1 中儲糧成都儲藏研究院有限公司 610036)(2 中央儲備糧成都直屬庫有限公司 611434)
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qū),由于傳統的小農戶儲藏裝具簡陋,科學儲糧意識淡薄,造成農戶儲糧損失較大。據國家糧食局2008年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農戶儲糧平均損失率為8%左右,其中鼠害損失約占49%,霉變損失約占30%,蟲害損失約占21%。
同時,中國小農戶儲糧又有著不同于發(fā)達國家的顯著特點:一是儲糧總體數量大,但單戶儲糧少,尤其是在中國南方地區(qū),小農戶儲糧以解決口糧為主;二是儲藏周期較長,儲藏時間一般在半年以上。因此,必須根據中國農戶儲糧的特點,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戶儲糧技術體系。
農戶待儲存的糧食要做到“干燥、飽滿、干凈”和“兩分開”,即:糧食的水分應在安全水分以內;糧食應充分成熟后收割,確保糧食籽粒飽滿;還要將糧食中的秸桿、雜草、泥土等雜質清理干凈?!皟煞珠_”就是儲藏過程中有蟲糧和無蟲糧分開、新糧和陳糧分開。
由于鼠害和糧食霉變損失占到了農戶儲糧損失的80%,損失較大,因此要求農戶儲糧倉和裝具在滿足安全儲糧強度條件的同時,還能夠防鼠、防潮。
糧倉周邊應干凈整潔,沒有雜物堆積,盡可能避免害蟲和鼠類藏匿。另外糧倉還應放在通風、干燥的環(huán)境中,避免糧食受潮后水分升高,影響安全儲糧。
在儲藏期間應定期查看儲糧裝具、儲糧周圍環(huán)境等,發(fā)現糧食生蟲、鼠咬等問題及時妥善處理。
根據減少農戶儲糧損失的總體要求,按照“裝具、技術、方法、藥劑、培訓、服務體系”六位一體的技術路線,從2004年至2015年,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組織下,由中儲糧成都儲藏研究院有限公司牽頭聯合國內相關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對小農戶儲糧減損技術進行了較系統的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統計顯示,示范農戶的儲糧損失率降低至平均1.06%左右。
良好的儲糧裝具是減少鼠害損失最有效的手段,對減少農戶儲糧損失至關重要。對于南方地區(qū):采用適合儲藏安全水分糧食的倉型,以彩鋼板組合倉為主;對于北方地區(qū),利用具有自然通風功能的鋼網式結構倉儲藏高水分玉米穗,以鋼骨架矩形倉為主。
為了便于新研發(fā)的農戶儲糧新倉型更好地推廣應用,制定了行業(yè)標準《農戶小型糧倉建設標準》(LS/T 8005-2009)。標準中不僅確定了各類小型糧倉的技術指標,將農戶儲糧倉型分為金屬板倉、金屬網倉、高分子材料倉和磚混倉四大類,還規(guī)范了小糧倉的命名和型號確定的原則,使小糧倉的建設更加規(guī)范。例如:JWSG-120表示金屬網類鋼骨架矩形倉,容積是12 m3。
2.1.1 彩鋼板組合倉 根據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收獲季節(jié)溫度較高的儲糧生態(tài)特點研發(fā)了彩鋼板組合倉。彩鋼板組合倉以彩鋼板為原材料制作而成,彩鋼板的厚度為0.4 mm,適合儲藏安全水分的稻谷、小麥等原糧。該倉直徑一般為1.2 m,高度約1.36 m,由三個倉圈套接而成,每個倉圈有2至10道波紋,容積約1.5 m3,裝糧數量約1 t(圖1)。
圖1 彩鋼板組合倉
該倉具有三個特點,一是可以標準化、規(guī)?;a;二是不用時可以收疊,收疊后高度約0.5 m,節(jié)省空間;三是倉體美觀,材料不易生銹,使用壽命長,且便于清潔。若該倉裝過蟲糧,放在太陽下曝曬就可以殺死蟲卵。該倉型在中國推廣數量最多,最受小農戶喜愛。
使用彩鋼板組合倉時有三點注意事項:一是該倉不宜超過三層,即高度1.36 m左右為宜;二是倉底應配備防潮墊,推薦采用硬質聚苯乙烯泡沫板做防潮墊。防潮墊不僅可以防潮,還可以避免因地面不平對糧倉造成的損壞,延長糧倉的使用壽命;三是裝糧時避免將裝有糧食的重物壓在倉的筒壁上,以免將倉壁壓變形。
2.1.2 鋼骨架矩形倉 鋼骨架矩形倉是根據東北地區(qū)儲糧生態(tài)特點開發(fā)的重點倉型。東北地區(qū)糧食收獲季節(jié)為秋、冬季,氣溫較低,而且整個冬季氣溫寒冷干燥。根據這個氣候特點,設計了可以直接儲存高水分玉米穗的鋼網式結構倉型。該倉倉體外側采用型鋼骨架支撐,倉體長度約4 m,寬度約1.5 m,高度約2 m,倉容約為12 m3,能存儲水分25%以下高水分玉米穗,利用自然通風,在第二年氣溫回升前將糧食的水分降低至安全水分以下,實現糧食的安全儲藏,且品質高于經過機械烘干的玉米。倉體寬度1.5 m為該倉的核心參數,若超過該厚度,糧食就不能得到充分干燥(圖2)。
圖2 鋼骨架矩形倉
使用該倉時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地面應平整,且滿足滿載時地面承重要求,否則會對糧倉造成直接損傷,甚至造成糧倉的坍塌;二是糧倉四周距離其它建筑物不應小于1.5 m,主要是確保有良好的通風效果;三是長邊方向要迎風擺放。選擇通風良好的地點進行安裝,更有利于通風降水。
鋼骨架矩形倉因其具有儲糧安全可靠、操作簡單、防潮、防鼠、美觀耐用等特點,在東北地區(qū)廣泛推廣。需要注意的是,該參數是根據東北地區(qū)儲糧生態(tài)特點而設計,不一定適合其他地區(qū)。
2.1.3 其他倉型簡介 除以上兩種倉型外還有其他幾種倉型,主要包括:①鋼網式圓倉。采用鋼網式結構,但通風效果比鋼骨架矩形倉差,僅在一些特殊地方使用。②水泥板組裝倉。價格便宜但運輸、安裝不方便,沒有得到廣泛推廣使用。③梯下倉。充分利用樓梯下的空間修建而成,但是不利于進行標準化設計和施工,也沒有得到大范圍推廣應用。④PVC軟體倉。價格便宜、不用時可以折疊,運輸方便,而且氣密性好,可以實施缺氧儲藏,但是由于防鼠性能較差,裝糧不方便,也沒有得到廣泛推廣。
為配合新研發(fā)的農戶儲糧新倉型的使用,根據小麥、玉米、稻谷在不同儲糧區(qū)域的儲糧生態(tài)特點和特性,優(yōu)化集成了小農戶稻谷安全水分儲藏、偏高水分儲藏,小麥自然缺氧儲藏、熱密閉儲藏等8套小農戶儲糧技術工藝模式。以《農戶小型糧倉建設標準》《農戶小型糧倉通用圖集》和這8套小農戶糧食儲藏工藝為基礎,基本建立起了中國小農戶儲糧技術體系。
有了良好的儲糧裝具,可以徹底解決鼠害問題,但是不能完全避免蟲害的發(fā)生。由于大型糧庫中最常用的磷化鋁熏蒸劑絕對禁止在小農戶儲糧中使用,因此必須開發(fā)農戶儲糧專用的防蟲和殺蟲藥劑。研發(fā)的適合農戶使用的專用防蟲劑具有殺蟲廣譜、高效低毒的特點,符合國家衛(wèi)生標準,而且采用微膠囊緩釋技術,大大延長了藥效期。同時提出了利用植物源防蟲措施,例如利用花椒、椿樹葉、菖蒲和艾草等防蟲。
為了農戶儲糧減損技術能有效推廣,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組織下,建立了以國家骨干糧食科研機構和大學為依托,以各省級糧食科研機構為支撐,以糧倉生產骨干企業(yè)、基層糧庫為基礎的三級農戶科學儲糧技術服務體系,為全國農戶科學儲糧建設專項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充分利用網絡和信息技術,開發(fā)了“農戶儲糧專家咨詢系統”多媒體查詢一體機及便攜式查詢機。該系統包含儲糧裝具咨詢、糧食品質感觀檢驗、糧食的儲藏方法咨詢、種子的儲藏方法咨詢、害蟲識別咨詢、害蟲防治方法咨詢、害鼠識別咨詢、害鼠防治方法咨詢等八個功能模塊,方便農戶查詢安全儲糧相關知識。
另外,中儲糧集團公司推出了服務售糧農戶的“惠三農”售糧預約APP并得到了廣泛應用,內容包括:糧食政策查詢、售糧預約、預約查詢、現場簽到、糧款估算、售糧查詢等功能。售糧農戶可以在手機上就近選擇售糧庫點,預約售糧時間,大大提高售糧效率,受到售糧農戶的一致好評。
“一卡通”系統是中儲糧集團公司開發(fā)的糧食收購系統,是中儲糧集團公司用信息化手段強化政策性糧收購管理的重要舉措。售糧人在入庫時辦理一張IC卡,通過該卡完成從收購入庫登記、驗質、檢斤、入倉、結算、資金支付等各環(huán)節(jié)業(yè)務,實現糧食收購業(yè)務全過程在同一個公開透明、責任可追溯的信息平臺上規(guī)范運行,用信息化手段嚴格政策性收購全流程管理。使用“一卡通”系統的直接效果就是讓賣糧款更加清晰化和透明化,讓售糧款結算更及時。
若糧食收獲后水分較高則可采用袋式干燥技術,每個袋子可以裝500 kg~700 kg糧食,一次干燥量從1袋到20袋,可將不同品種、不同水分、不同質量的糧食置于不同的干燥袋同時進行干燥,每袋干燥時間24 h~48 h,干燥一袋轉移一袋,輪流進行干燥。袋式干燥的糧食破損率不增加,稻谷爆腰率增加不高于1%,干燥后糧食可以裝入彩鋼板組合倉儲藏。這種方式比較適合小農戶干燥,當糧食數量較多時推薦采用烘干機進行干燥(圖3)。
圖3 袋式干燥技術
針對東北地區(qū)部分新收獲高水分玉米得不到及時干燥,需要臨時儲存問題,研究開發(fā)了組合式高水分玉米穗短期儲存?zhèn)}(稱為“地趴糧”倉)。該倉型是由多個2 m×2 m×1.1 m的標準化正方形單元格自由組合而成,倉容約35 m3,適用于新收獲高水分玉米穗(水分30%以下)的短期儲藏(收獲后3個月以內),能夠低成本實現玉米穗短期安全儲存。該倉側面和底面骨架采用厚度2.0 mm的鋼板,鋼網網孔尺寸為40 mm×60 mm,以保證倉的通風降溫效果。其特點是:①通風性能良好。②安裝省時快捷。③裝糧出糧方便。該倉已在東北地區(qū)得到應用推廣,截至2016年11月累計推廣超過20490套(圖4)。
圖4 組合式高水分玉米穗短期儲存?zhèn)}
該倉與鋼骨架矩形倉的區(qū)別在于:鋼骨架矩形倉利用自然通風,在第二年氣溫回升前將玉米水分降低至安全儲藏水分以內,實現高水分玉米穗的安全儲藏,其關鍵參數是糧倉的寬度;而組合式高水分玉米穗短期儲存?zhèn)}是利用玉米收獲季節(jié)的冷空氣,通過自然通風盡快將倉內玉米穗的溫度降低,在短時間內使玉米粒結凍,以方便脫粒烘干,糧倉設計的關鍵參數是裝糧高度不宜超過1 m,并且有足夠的離地高度以保證通風效果。
2004年以來,依托國家科技項目以及國家發(fā)改委、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農戶科學儲糧專項,中國農戶儲糧減損技術成果得到了廣泛的推廣應用。2007年在中國糧食主產區(qū)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以及長江中下游平原進行試點,建設3.2萬戶示范戶;2009年又在全國14個省建設57.2萬戶示范戶;2010年示范范圍擴大到全國23個省,建設138萬示范戶。
從2011年起開始實施全國農戶科學儲糧專項建設,由中儲糧成都儲藏研究院擔任專項全國總體技術指導單位,按照“農戶自愿申請、共同出資”的原則(中央投資和地方財政補助60%,農戶出資40%),在全國推廣小農戶儲糧減損技術。截至2017年底,已經在全國26個省(區(qū)、市)建設了950多萬套小農戶儲糧新倉,每年可減少農戶儲糧損失約97.6萬噸,減損增收效果非常顯著,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