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翔 劉軍
上海市松江區(qū)中心醫(yī)院檢驗科,上海 2016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屬于冠心病的危急重癥之一,在發(fā)病早期明確診斷是降低死亡風險的關鍵所在[1]。目前,作為血清學檢測中“金標準”的肌鈣蛋白I(cTnI)在其他非AMI 疾病中也有所升高,如肺栓塞、休克、心衰等,因此,cTnI 的特異性受到了質疑[2-3]。其次,cTnI 在AMI 發(fā)作后升高較晚,一般見于心臟發(fā)病后3~6 h,在一定程度上延誤了臨床診斷[4]。近年來,微RNA(microRNAs,miRNAs)被發(fā)現(xiàn)與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5-6]。在檢測方面,miRNAs分離提取簡單易行,使得miRNAs作為疾病的實驗室標志物具有很大的優(yōu)越性,便于臨床推廣。miR-208 作為miRNAs 家族的一員,在正常的心肌細胞中不表達,在AMI 發(fā)病時明顯升高[7],具備心臟特異性。本文通過系統(tǒng)評價和分析,發(fā)掘miR-208 在AMI 早期病程中的診斷潛力,為臨床提供有力的循證醫(yī)學依據(jù)。
檢索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中國知網(wǎng)和萬方數(shù)據(jù),檢索年限均為從建庫起至2021 年1 月20 日發(fā)表的關于miR-208診斷AMI的文獻資料。
使用已發(fā)表的臨床隨機對照病例研究的中英文文獻;國內(nèi)外所有包含miR-208與原發(fā)性AMI早期診斷相關性的研究;AMI 早期診斷標準參照2010 年度美國心臟病學會發(fā)布的指南[8];文獻中能直接獲得完整的四格表數(shù)據(jù):真陽性(TP)、假陽性(FP)、真陰性(TN)、假陰性(FN)[7];研究分為:觀察組為AMI患者組,對照組為非AMI患者或健康人群,與觀察組具有可比性,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本meta分析由兩位作者按照納入標準對符合的文獻進行數(shù)據(jù)提取,如出現(xiàn)分歧,則將該文獻由第3 位研究人員協(xié)助提取,并最終確定正確的數(shù)據(jù)。
采用QUADAS-2 工具對10 篇納入文獻進行質量評價,分為“high”“l(fā)ow”“unclear”3個等級[9]。
采用MetaDisc 1.4軟件分析miR-208診斷AMI的診斷效能。采用RevMan 5.3軟件對納入文獻進行質量評價作圖。
檢索出相關文獻274 篇,剔除重復、數(shù)據(jù)不全、無法獲取四格表數(shù)據(jù)等文獻,符合納入標準為10 篇,包含中文1 篇、英文9 篇。納入文獻基本特征見表1。文獻納入流程圖見圖1。
表1 納入研究文獻基本特征
圖1 文獻納入流程圖
共納入10 篇文獻。miR-208 診斷AMI 的森林圖見圖2。miR-208 診斷AMI 的合并靈敏度為0.77(95%CI0.74~0.79),特異度為0.84(95%CI0.82~0.86),陽性似然比為10.44(95%CI4.54~23.97),陰性似然比為0.22(95%CI0.15~0.32),診斷比值比為61.00(95%CI20.14~184.74)。使用綜合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summar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計算曲線下面積(AUC)為0.894 2,Q 值為0.825 1,見圖3。說明miR-208對診斷AMI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
圖2 miR-208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靈敏度(A)和特異度(B)森林圖
圖3 miR-208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綜合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SROC)
10 篇文獻中,9 篇納入研究均達到中高水平,整體質量較高。以QUADAS-2 對納入文章質量進行評價,用RevMan 5.3軟件繪制評價分析圖(圖4)。
圖4 經(jīng)QUADAS-2 進行質量評價的偏倚風險和適用性圖。A 為質量評價結果匯總圖(summary diagram of quality evaluation results),B為質量評價結果規(guī)則圖(regulation chart of quality evaluation results)
AMI患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國呈升高趨勢[19]。臨床通過對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心電圖圖譜、血清心肌酶標志物的水平變化綜合診斷AMI。能否早期快速、準確診斷出AMI,對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義[20]。臨床發(fā)現(xiàn),miR-208 僅表達于心肌細胞[21],在AMI血清中高表達,與心肌損傷呈密切相關[22]。
本研究兩位作者在篩選文獻和提取數(shù)據(jù)中發(fā)現(xiàn),已發(fā)表的部分文獻在數(shù)據(jù)提取方面存在以下問題。張國明等[23]對納入文獻Li YQ 等[13]的AMI 組人數(shù)提取有誤:正確AMI組人數(shù)應為67 例。許浩軍等[24]文獻數(shù)據(jù)有誤,不應納入。Gidl?f O 等[11]區(qū)分ST 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和正常健康人的正確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均為1,AUC 為1;并且,Li YQ等[13]對照組人數(shù)提取有誤,正確人數(shù)應為32例。
本研究通過對多個病例隨機對照研究,全面分析了AMI 和非AMI 患者血液中miR-208 表達。結果表明,患者血液中miR-208 表達是一致增加的,并且miR-208 診斷AMI 的合并靈敏度為0.77,特異度為0.84,AUC 為0.894 2,說明miR-208 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度,與相關文獻[22]結論一致。并且,miR-208 可在AMI 患者發(fā)病1 h 內(nèi)檢測到,4 h 內(nèi)靈敏度100%[7],相比其他血清心肌損傷標志物,miR-208具有更早診斷AMI的優(yōu)勢。
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1)所有納入文獻的miR-208 檢測的時間點不同或未清楚描述,大部分文獻沒有在AMI 發(fā)病后動態(tài)監(jiān)測其在血清中的變化,降低了這項研究的全面動態(tài)分析miR-208 對早期AMI 診斷的可靠性;(2)在分析時,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存在的異質性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本meta 分析的結果;(3)目前的技術使miR-208 檢測耗時,費用較昂貴,給miR-208 的臨床推廣帶來挑戰(zhàn),但堅信隨著檢測技術的發(fā)展,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加快捷的技術手段迭代,將檢測時間縮短,方便投入臨床使用。
綜上所述,作為早期診斷AMI 的新型血清標志物,miR-208 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在一定程度上可更好地協(xié)助臨床診斷AMI。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