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俊厚
我無法揣測一只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松鼠
它在逃亡中遇到什么。就像無法揣測
斷荒期的母親,懷揣兩根救命苞米
慌張的神色。糧食的要義
總是具體而虛擬地存在
而作為糧食本身,它們也諳通生存哲學
在不斷的開花、授粉、嫁接、孕育中
完成每一次的進化
一直以來,我們依附于
糧食的精華,榨取、剝奪、抽離
而糧食賦予了我們
道義、尊嚴,精神的至高無上
我在想象一粒種子,落入泥土后的安靜
它像嬰兒樣接受著雨水的滋潤和土地的養(yǎng)分
從小小的胚芽,我會順著低沉的聲音
返回到它們的根部,通過闊大的葉片
找到沉甸甸的麥穗。其間的過程,繁復而艱辛
但是,它們在延續(xù)神圣的宗教
和萬物不舍晝夜的苦旅
我每一次拿起筆,想描摹詠嘆它們
每一次,《物種起源》的沉重感
逼迫我淚水漣漣
在自我反復的羞愧和抗爭中,對糧食
表示無畏的虔誠和莊重
就像初升的陽光,她有情不自禁的美
在安固里草原,我每次
打馬經(jīng)過的地方,總有成堆的干牛糞、劈柴
和一團烏青而弓身的背影
她抵住了蒼茫的暮色
時間一再寬恕了人們
讓他們在進退維谷之間,找到
光芒的縫隙。就像日以繼夜的生活
它不僅僅賜予生存的壓力、艱辛和磨難
更有平衡術、牽絆和微小的暖意
這是拂曉時刻,草地的光線
柔和。空氣中彌散著奶油的香味
一群黑白花奶牛安靜地佇立在柵欄內(nèi)
它們釋放著母性和愛。具體到乳白色的液體
它有刻意的成分,讓陽光輕松地浮在上面
讓暈散出的光澤,產(chǎn)生細密而絲滑的紋理
(選自《江南詩》2023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