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文倩
華燈璀璨,纖塵未染。如郭沫若在詩中所寫:“火光熊熊了。香氣蓬蓬了。我們華美,我們芬芳?!毕矘废楹椭?,是李勃們晝夜值守,是朱曉東們日夜巡檢?!扒Ю镏?,始于足下”,每一樁偉大成就背后都是平凡的堅守。燃千燈同晝,聚星火燎原,每個個體盡己之責,讓這盛世如他們所愿。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于風雪絕徼夜,有一群最可愛的人以熱血取火種,點燃民族希望明燈。
“唯愿諸君將振興中華之責任,置于自身之肩上”, 是國父中山先生的諄諄囑托;“浮舟滄海,立馬昆侖”, 是周總理對祖國的誓言……振興中華,抵御外侮,是他們作為中華兒女的責任,亦是他們的夙愿。如《覺醒年代》所呈現,他們是妻子的丈夫,是孩子的父親,亦是幼弟的兄長,如何不痛楚?如何不悲傷?但他們仍選擇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留下那一封封泛黃的家書,呈現他們的柔軟,更呈現他們的偉大。
“人可生如蟻而美如神”,對責任的堅守讓他們成為歷史的豐碑,在時光沖刷下愈發(fā)皎皎。
“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歲月騖過,山陵浸遠,于民富國強時,亦有一群人賡續(xù)盡責之志,傳遞復興火炬。十六載光陰,賴國慶與列車相伴而過,笑言:“踏踏實實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也是愛國、愛家的一種表達方式!”“兩代人為國澎湃,一輩子為國深潛”,吃百家飯成長的彭仕祿在研究室堅守;本可持高校學歷入職場獲“標配人生”的鮑碩,深知人不可僅為稻粱謀,將青春刻在發(fā)射臺上,印于星空之中。
嫦娥奔月探寒宮,蛟龍入海覓瑰怪,天眼落地觀宇宙,港珠澳一橋連三地,冬奧會一場撼人心。在祖國復興這條單行道上,沒有人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正年輕。青年朝氣蓬勃,老年志在千里,各盡其責,各盡其力,踔厲奮發(fā),篤行不怠,讓中國在每個人的奮斗中立在世界之巔。
一個人的夢想有可能只是夢想,一群人的夢想就一定能成真。江河翻涌向前,但正是其中細小的泥沙創(chuàng)造出新的陸地,個人之力或如蜉蝣無以撼樹,但力之所聚,則江海亦可平。
燃千燈同晝,聚星火燎原。
盡個體之責,助國運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