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會振
聯(lián)系實際生活想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fēng)吹綠草遍地花……”閉上眼睛,聆聽著歌曲,同學(xué)們好像真的看到了美麗的大草原。
歌曲完畢,周老師拋出了一個問題:“同學(xué)們,家里來了客人,你們是怎么招待的?”大家七嘴八舌地開始討論。
周老師示意大家安靜,說道:“現(xiàn)在請同學(xué)們總結(jié)一下待客之道?!?/p>
一向積極發(fā)言的張宏碩舉起了手:“我們組從主客雙方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方面來展開?!?/p>
“我們主要從客人來之前、客人到家里及客人離開這幾個場景來交流。”張愛路補充道。
周老師笑著點頭,說:“大家的思路非常清晰。那我們理解《草原》中蒙漢人民的深厚情誼時,就可以結(jié)合作者的描寫想象畫面,準(zhǔn)確地理解字里行間飽含的真情?!敝芾蠋燀槃莩鍪玖讼旅娴谋砀?。
抓住課文內(nèi)容想
周老師點擊鼠標(biāo),屏幕上出現(xiàn)了一叢丁香花,微笑著說:“《丁香結(jié)》是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大家讀懂這篇文章了嗎?”
見博文舉起手,搶著說:“作者先寫丁香花,然后寫丁香結(jié),最后再聯(lián)系生活,明確丁香結(jié)的象征意義。”
侯安闊緊跟著補充:“作者從生長地、顏色、樣子、氣味等方面來寫丁香花。”
周老師接過話頭:“大家說得非常準(zhǔn)確?,F(xiàn)在請同學(xué)們讀課文《丁香結(jié)》,找到作者描寫丁香的句子?!?/p>
大家拿起筆,在課本上勾勾畫畫,不一會兒就自信地舉起手。
劉家欣說:“作者寫到了城里、城外和斗室外的丁香?!?/p>
周老師點點頭說:“同學(xué)們,你還想到哪里有丁香?”
付士銳立刻站起回答:“河道兩岸的綠化帶里,廣場周圍,商場前的綠地里,都有丁香的身影?!?/p>
周老師接著說:“抓住課文內(nèi)容去想,既可以更好地理解課文,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還能夠觸類旁通,更加深刻地感悟我們的生活,豐富我們的生活體驗?!?/p>
“作者介紹丁香花的方法,我們可以用下面的思維導(dǎo)圖直觀地展現(xiàn)出來?!敝芾蠋熤钢队皟x上的圖說道。
“作者由丁香花想到丁香結(jié),進而引發(fā)對生活的思考。按照這種思路,大家能介紹一種熟悉的花,說說這種花可以象征什么,讓你有怎樣的思考嗎?”周老師繼續(xù)啟發(fā)大家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去想。
“我想到梅花。冬天,挺拔粗壯的梅樹枝干上結(jié)滿了圓鼓鼓的花苞,有白色的,有嫩黃的,有紫紅的,遠遠地就能聞到陣陣幽香。想到梅花,我就想到那些不畏艱難、不屈不撓、自強不息、默默奉獻的人們。想到梅花,我就明白了生活中要堅強地面對各種困難,自強不息?!眲烧Z的話音剛落,教室里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任哲慧也不甘示弱地說:“我想到了荷花。她們綻放在池塘里,湖泊中,在荷葉的掩映下隨風(fēng)搖曳。荷花花瓣的上方是粉紅色的,往下慢慢變白?;ㄈ稂S澄澄的,中間有一個黃黃的、嫩嫩的小蓮蓬。荷花象征著高潔、清廉、正直,告訴我們做人要堂堂正正,潔身自好。”任哲慧的發(fā)言再次引起一片掌聲。
周老師笑著說:“看,我們抓住課文內(nèi)容,隨著作者的思路想開去,不僅深化了對課文的理解,還可以激發(fā)我們的想象力,加深對事物的認(rèn)識。”
抓住景物特點想
語文課剛結(jié)束,單佳依掩上課本,雙眼微閉,口里喃喃自語。同桌好奇地問道:“怎么了,魔怔了?”
“別打擾我,我在看電影呢!”
“什么電影?”同桌韓浩宇不解地問。
“明月升上樹梢,驚飛了枝頭的喜鵲。清涼的晚風(fēng)中,傳來陣陣蟬鳴。在稻花的香氣里,人們談?wù)撝S收景象,臉上洋溢著喜悅。遠處傳來此起彼伏的蛙鳴……”單佳依神采飛揚地描述著腦海中閃現(xiàn)的“電影”。
韓浩宇好奇地問:“你是用什么方法讓詩文變成這么美妙的畫面呢?”
“抓住景物特點想就可以了。”單佳依神秘地回答。
韓浩宇一臉懇求地追問:“不懂!解釋一下唄!”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的第一句寫了哪些事物?”單佳依反問道。
韓浩宇自信地說:“月、鵲、風(fēng)、蟬?!?/p>
“這些事物有怎樣的特點?”單佳依又追問。
“月亮明亮,喜鵲被驚飛,晚風(fēng)清涼,蟬鳴陣陣?!表n浩宇接著回答。
“對呀!我們讀詩時,先找出描寫的事物,再結(jié)合詩句,抓住事物的特點,展開合理想象,畫面自然就出來了。按照這種方法試著想想《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的畫面。黑云、白雨、卷地風(fēng)……”單佳依自信地說。
韓浩宇微閉雙眼,略一思忖,嘴里念念有詞:“烏云翻滾而來,像打翻了的墨水一樣在天空擴散開來,還沒有來得及遮去眼前的青山,白亮的雨點就蹦跳著打落在船上,像一顆顆跳躍的珍珠般在船上亂滾……”韓浩宇眼前一亮,“我的眼前真的出現(xiàn)了畫面,就像看電影一樣?!?/p>
單佳依笑道:“孺子可教也!我們讀詩時,弄清楚詩人看到什么,聽到什么,聞到什么……抓住詩中景物特點,展開想象,就可以想象畫面,感受詩詞之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