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進”者向前,“退”者向后,“達”者通達、豁達?!斑M”“退”“達”這三字包含著人生哲學(xué)與生命智慧,深蘊為人處世之道,與每個人的求學(xué)、處友、從業(yè)等具體生活實踐息息相關(guān)。
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寫作指導(dǎo)
這個材料從“進”“退”“達”的三元觀點來闡釋人生哲學(xué)與生命智慧。行文前,應(yīng)先明確材料的多重涵義:其一,理論層面,“進”與“退”是相對立的,而“達”是在“進”而不能前時,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心態(tài)平衡;其二,實踐層面,每個人的求學(xué)、處友、從業(yè)等具體生活實踐,你我都是在求“進”,但是不可能事事如愿,所以,唯有“退”才能“達”;其三,心理層面,“達”是看淡“進”“退”,“進”也不喜,“退”也不悲,唯有“達”才能平衡心態(tài)。所以,理清這三個層面,在寫作時才能更好地行文布局。三元關(guān)系的材料,在寫作時,不能只寫其中一面或兩面,應(yīng)面面俱到,形成有機整合的關(guān)系,才能彰顯思考的全面性與邏輯的思辨性。
參考立意:進退中成就豁達的人生;進退自如,通達人生等等。
例文
于智慧中進退,以豁達待人生
□廣東省揭陽市城東中學(xué)? ?黃俊蓉
“進”向前,“退”向后,“達”則通達,豁達。在漫漫人生中有太多進退抉擇,猶豫不決,若不能以豁達的眼光看待每一步,便會停滯不前,迷失自我。故私以為,應(yīng)于智慧中進退,以豁達待人生,方能行遠而路廣。
于智慧中進退,參悟大道之理,用豁達眼界觀人生,方能遠航。
“明得失,知進退?!比缟?,望萬物,而容萬物;似水,能進退,而知進退。對我們而言,一路向前是我們?nèi)松恢弊裱牟椒?。求學(xué)、處友再到從業(yè),我們都是以進為先,甚至還認為后退便是失敗。其實不然。有時,當(dāng)此路不通時,以退為進何嘗不是另一種選擇的方式?正如老子所言:“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比魣?zhí)著于一時的進,蒙蔽了雙眼,反而只會導(dǎo)致原地不前。唯有放眼大局,以豁達之心看待人生起伏,以進為前,以退為進,在這一前一后間才能下好人生這盤棋。
于智慧中進退,隨心之所志,豁達大度,成就無悔人生。
“進”“退”“達”三個字包含著人生哲學(xué)和生命智慧,深蘊為人處世之道。懂得其中的道理,才能游刃有余地行走于世間,做無悔的自我。且嘆,“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范仲淹,進得無畏,進得無悔;且惜,“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的唐寅,退得狂放,退得豁達;且慨,“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林逋,退出了官場,走進了那片只屬于自己的世外桃源。正因為他們敢于“進”,又敢于“退”,隨心之所向,不被世俗擺布,才能擁有“達”的境界。愿你我都能智慧前行,在人生道路上越行越遠,越走越寬,成就豁達無悔的人生。
羨子少年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吾輩青年應(yīng)當(dāng)學(xué)習(xí)“進”“退”“達”三者間的奧秘與聯(lián)系,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清醒知進退,不懼前路難。時代昂揚向上的曲線,應(yīng)該是中國青年的生命軌跡。吾輩青年應(yīng)有“劈波斬浪競百舸,滿船清夢壓星河”的遠大理想;有“立馬昆侖追風(fēng)去,浮舟滄海擊水回”的豪情壯志。不畏將來,俯身蹚水,肩挑日月,煅自烈火,覆過薄冰。我們不執(zhí)著一味求進,而是以退為進,成就自我,實現(xiàn)理想大業(yè)與國同在。
山山而川,潺潺而溪,巍巍山河作證,悠悠歲月為名。愿吾輩青年于進退中有序,以豁達待人生,不斥微芒而造炬成陽,為時代家國共聚磅礴之力,共譜海晏河清之華章。
評點
文章邏輯縝密,主題突出。首先,按照一般議論文的行文思路“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進行布局,即“于智慧中進退”是什么,為什么需要“于智慧中進退”,最后立足于“吾輩青年”該怎么做,層層遞進,思路清晰;其次,運用多種論證手法,即引用論證、舉例論證、假設(shè)論證等,使文章的論證更具有說服力;最后,引用了多句詩句,使文章詩意盎然,豁然大氣,朗朗上口,具有節(jié)奏感。
(編輯:李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