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甲
1月1日凌晨,羅振宇2023“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落下帷幕。演講中,故事豐富,酣暢淋漓,啟發(fā)滿滿。下面用“點-線-面”式的作文素材底層邏輯積累方式,將這些故事帶來的思考做以整理。這一期的點為關鍵詞,線為具體事例,面為世界觀和方法論。世界觀和方法論部分,主要呈現(xiàn)作文素材使用中的概念分析、利弊分析、歸因分析和做法選擇。
關鍵詞:被困難定義
事例
“龍華哥”曾經(jīng)是開工廠的,因為生意失敗欠下200萬債務。但是他并沒有被困難壓倒,積極尋找機會。他偶然發(fā)現(xiàn)深圳許多電動車的座椅上都有破洞,下雨之后就會很麻煩。于是他帶著一些皮革貼,滿大街找電動車,補好破洞后再貼上收款二維碼,請車主隨意打賞。第一天,“龍華哥”收到了31筆款,共184元,而他補座椅用的皮革貼,一張成本僅1毛錢左右。就這樣,他的人生重新出發(fā)了。
世界觀
1.什么是一個“做事的人”該有的樣子?——面對困難的態(tài)度。
2.從制造業(yè)工廠主到滿大街去補車座,這種跨度的背后是強悍的擺脫定義、重啟自己的能力。
3.面對困難,有三種結果,最好的當然是打贏困難,其次是被困難擊敗,但最糟糕的是被困難定義。
4.“易受啟發(fā)體質(zhì)”是能在他人的處境中,看到自己問題的影子,能在他人的答案中,找到自己解題的線索。
方法論
1.遇到難處,一邊對他人的困境保持同理心,一邊不挑不揀,先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這樣很多原來看不見的身邊的小機會就會自動地浮現(xiàn)出來。
2.如果你被什么東西困住了,感到此題無解,也許不必強攻,從這個困難里走出來,別被這個困難定義,到別處看看,帶上自己的老問題,找找新的可能性。
關鍵詞:說老實話
事例
法國一家著名的酒莊,有一年由于極端天氣導致葡萄品質(zhì)大打折扣。這對賣酒的人來說,就是個難題:不說老實話,客戶能嘗出來;說老實話,又怕沒人買。廣告人舒老師,給出了一個文案的建議:“氣候讓葡萄略微酸澀,這一杯共敬這一年的不完美?!?022年夏天高溫,大閘蟹比往年小了不少,但幾乎所有的商家依然用了廣告詞“豐滿肥嫩,晶紅油潤”。而和菜頭代筆了一條文案:“今年螃蟹雖小,亦是一期一會?!?/p>
世界觀
1.高境界的老實話是既說了老實話,又呈現(xiàn)了對自己一段經(jīng)歷的珍愛,還保持了對未來的期待。
2.教育心理學家杰羅姆·布魯納說:“人類的精神生活中最獨特的一件事情,是人們會不斷地超越所給的信息。”這其實是說,人類的知識傳承,不是這桶水倒給下一桶水,下一桶又傳給另一桶水,而是我們每一個有靈性的人,都有本事在原來信息的基礎上,再添點自己的東西,不斷地超越過去,還給世界更多的東西。
3.說老實話的更高境界是——先以自己為道路,再為后來者開路。
4.當?shù)览泶┻^了身體,再傳給別人的時候,它就變成了你的一部分。
方法論
1.始終保持希望,堅持說老實話,踐行最樸素的英雄主義。
2.保有最有價值的態(tài)度——不躲,只要還對未來抱有信心,承認當前的困難,保持希望,講老實話,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3.面對復雜的環(huán)境,唯一有效的策略,就是把思考的指針轉(zhuǎn)向自己。
4.我們要學會帶著希望說實話,帶著實踐講道理。
5.在環(huán)境不完美的時候,學會一邊保持希望,一邊說老實話。
運用示例
法國酒莊沒有欺騙消費者,終成“共敬不完美”的佳話;大閘蟹賣家沿用統(tǒng)一廣告詞,不抵“一期一會”的真誠。在環(huán)境不完美的時候,有人選擇了逃避漠視,用“不動”來麻痹自己,忽視一切的沉沒成本;但有人卻選擇了承認改變,用“不躲”來實踐自己,思考希望的樸素價值。躬身入局,方知說老實話的更高境界是——先以自己為道路,再為后來者開路。
關鍵詞:持志如心痛
事例
10年前,羅振宇開始每天早上在“羅輯思維”微信公眾號上發(fā)一段60秒的語音。2022年12月21日,他終于完成了堅持做10年的諾言。這10年,他被問得最多的問題是:怎么做到正好60秒說完?其實他就是反復錄,直到正好60秒。最多的一次,他錄了50多遍。他在這60秒上花的時間,并不是每天60秒,而是這10年間的每一分、每一秒。
世界觀
1.在廣袤的空間和無限的時間中,能與你共享同一顆行星和同一段時光,是我莫大的榮幸。——卡爾·薩根
2.長期堅持干一件事,有一個好處,就是有些念頭可以像種子一樣種下,然后等著它慢慢發(fā)芽。
方法論
1.學會和“60秒”共存。
2.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運用示例
什么是“持志”的模樣?是“羅輯思維”十年如一日的60秒更新;是韓紅在一次次天災人禍面前的援助車隊;是中國女排不論寒暑日復一日的傳扣練習。持志如心痛,但是痛過,才有羅振宇思想的光亮;痛過,才有藝人社會責任的名揚;痛過,才有競技場上的為國爭光。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初心如磐,未來可期。
關鍵詞:大水正漫過腳面
事例
最近朋友圈里流傳著人工智能寫的小作文,文從字順,甚至超過了許多專業(yè)的文字工作者。羅振宇以跨年演講為主題,請人工智能畫了一幅畫。然后他發(fā)現(xiàn),本來以為,人工智能最多能威脅到那些做重復勞動的人的生計,但現(xiàn)在,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比如寫作、畫畫,也不再是人類獨占的地盤。
世界觀
1.我們從所有職業(yè)的工作任務描述中,抽象出來三種“保值”技能:創(chuàng)意、社交智慧和手藝。
2.創(chuàng)意技能隨著閱歷漸深,年歲漸長,反而更容易打磨出時間的光華。
3.手藝不會被人工智能取代,因為手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獲得的最珍貴的禮物,人工智能在模仿手部的精細動作上至今沒取得太多進展。
方法論
1.數(shù)字技術改變了我們工作技能的折舊率,所以,應對挑戰(zhàn)的辦法就是去找到那些折舊更慢、更保值的技能。
2.如何能順利轉(zhuǎn)崗轉(zhuǎn)行,遷移到技能相近但趨勢向上的崗位?只要技能相近,不怕跨行幅度大。
運用示例
我們生活中有許多“離岸流”現(xiàn)象,表面平靜,具有迷惑性,但危險性很大。落實在學習上可能是躺在舒適圈的不進則退;落實在工作上可能是重復工作下的優(yōu)勝劣汰。我們每個人都要找到自身最“保值”的內(nèi)核。這個內(nèi)核可以是你備考復習中的清晰思路,可以是你工作崗位上的如沐春風,可以是你回歸生活里的廚藝棋藝。當離岸流的大水漫過腳面,往垂直的方向走一走,學會自救,不被裹挾。
(編輯: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