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瑩 張建逵 王建華
摘? ? 要:文章對遼寧省盤錦市雙臺子區(qū)的早春藥用植物資源進行調查,為該地區(qū)早春藥用植物的開發(fā)與利用提供科學參考依據。利用定位系統(tǒng)與計算機系統(tǒng)確定樣線,采用樣線調查方法,通過藥用植物采集、制作標本、查閱相關文獻資料鑒定植物種類,對早春藥用植物的類型、入藥部位和中藥功效等進行歸納分析研究。雙臺子區(qū)早春藥用植物共有48種,隸屬于16科38屬,主要優(yōu)勢科為十字花科和菊科,早春短命植物有7種,早春開花植物有41種;早春藥用植物中以全草為入藥部位植物有33種,以種子為入藥部位植物有10種,以根及根莖類、果實類為入藥部位植物分別有4種和1種;根據中藥功效不同,可分為清熱藥、祛風濕藥、活血化瘀藥、化痰止咳平喘藥以及祛風濕藥等12類,其中具有清熱作用的藥用植物種類最多,有26種,祛風濕藥、芳香化濕藥、驅蟲藥以及活血化瘀藥較少,均有1種。雙臺子區(qū)早春藥用植物資源較豐富,可開展堿蓬、羅布麻等耐鹽植物的栽培,改善濱海土壤鹽堿化,開發(fā)并研究藥食同源植物,高效利用早春藥用植物資源。
關鍵詞:雙臺子區(qū);藥用植物;早春短命植物;早春開花植物;功效
文章編號:1005-2690(2023)10-0013-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Q948? ? ? ?文獻標志碼:B
基金項目: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項目(GZY-KJS-2018-004);遼寧省中藥資源普查項目(2019007)。
作者簡介:吳 瑩(1987—),女,漢族,遼寧朝陽人,碩士,實驗師,研究方向為中藥資源學。
張建逵(1980—),男,漢族,遼寧大連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為中藥資源學。
王建華(1979—),女,漢族,吉林延邊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為藥用植物遺傳育種學。
早春植物一般指在冰雪初融的早春開花結實并在林木的葉子完全生長之前就完成發(fā)育的植物,一般可以分為早春開花植物和早春短命植物[1]。早春開花植物經過短暫的營養(yǎng)生長之后可初春開花,而到夏季時能繼續(xù)生長,代表植物有附地菜等。早春短命植物則是在初春冰雪開始融化時迅速開花、展葉、結實,在完成地上部分的生長后植株會凋零枯萎,而地下部分進入休眠狀態(tài)的草本植物[2],代表植物有獨行菜、夏至草等。
雙臺子區(qū)隸屬遼寧省盤錦市,位于松遼平原南部,目前對該地區(qū)的早春藥用植物資源研究未見相關報道。為探究該地區(qū)早春藥用植物資源概況,遼寧省雙臺子區(qū)普查隊在2021年3月、4月和5月分別到盤錦市雙臺子區(qū)進行為期10 d的早春藥用植物資源調查。采集和鑒定早春藥用植物,對調查到的植物種類進行分析,統(tǒng)計出該地區(qū)早春開花植物和早春短命植物的種類與數量,并對其藥用部位和中藥功效進行歸類分析,從而為雙臺子區(qū)早春藥用植物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提供科學理論依據。
1 地理概況
雙臺子區(qū)為遼寧省盤錦市轄區(qū),于1985年建區(qū),曾經被生態(tài)環(huán)境部評判為國家生態(tài)文明建設示范區(qū),地處松遼平原南部、遼河下游、渤海之濱,其中心位置位于東經121°02′~122°30′、北緯40°39′~40°37′。雙臺子區(qū)系沉積性退海平原,地勢平坦,海拔較低,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氣候宜人,資源豐富,地下蘊藏著大量的石油、天然氣和井鹽等礦產資源。雙臺子區(qū)有遼河、小柳河、太平河、一統(tǒng)河等7條河流,水域面積23 km2,占19.5%,具有“枕河而居”的北方水城特色。雙臺子區(qū)年平均氣溫8.3 ℃,無霜期178 d,年平均降水量632.3 mm。
2 調查方法
運用中藥資源普查系統(tǒng)查看雙臺子區(qū)生成樣地情況,雙臺子區(qū)無樣地生成,所以展開樣線調查。沿著樣線調查而不限于樣地調查,能調查出更多中藥資源種類,采集到更多植物標本。雙臺子區(qū)早春藥用植物資源調查共設置了3條樣線,第1條樣線是以湖濱公園為中心的草甸代表區(qū)域,第2條樣線是以濕地公園為核心的沼澤代表區(qū)域,第3條樣線是以利民小區(qū)附近為中心的近人植物群落。查閱相關文獻[3-4]后,將采集得到的藥用植物進行鑒定,并制成標本留存。
3 調查結果
3.1 早春藥用植物種類統(tǒng)計
通過3條不同樣線不同類型區(qū)域的調查,雙臺子區(qū)共采集到早春藥用植物48種16科38屬,其中主要優(yōu)勢科為十字花科Brassicaceae和菊科Asteraceae,均有5種植物。十字花科Brassicaceae代表植物有薺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Medic.、葶藶Draba nemorosa L.、寬葉獨行菜Lepidium latifolium Linnaeus;菊科代表植物有中華苦荬菜Ixeris chinensis(Thunb.) Nakai、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 Hand.-Mazz.和長裂苦苣菜Sonchus brachyotus DC.。
將早春植物分為早春短命植物和早春開花植物,早春開花植物較多,有15科41種,分別為堇菜科2種、十字花科2種、木賊科1種、紫草科3種、禾本科3種、豆科4種、薔薇科3種、莧科3種、石竹科2種、車前科2種、大戟科3種、旋花科2種、傘形科2種、酢漿草科1種和菊科8種;早春短命植物較少,有3科7種,分別為十字花科5種、禾本科1種和馬齒莧科1種。
3.2 早春藥用植物藥用部位統(tǒng)計
經采集并鑒定的早春藥用植物48種,均具有很好的中藥療效。這些藥材的入藥部位各不相同,大部分藥材以全草入藥,有33種,代表植物有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 Cav.、早開堇菜Viola prionantha Bunge和馬齒莧Portulaca oleracea L.等;以種子為入藥部位的植物有10種,代表植物有葶藶Draba nemorosa L.、薺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Medic.和蛇床Cnidium monnieri (L.) Cuss.;以根及根莖為入藥部位的植物有4種,分別是芒穎大麥草Hordeum jubatum L.、繡球繡線菊Spiraea blumei G.Don、麻葉繡線菊Spiraea cantoniensis Lour.和糙葉黃芪Astragalus scaberrimus Bunge;以種子入藥部位的植物僅有1種,為鶴虱Lappula myosotis Moench。
某些植物有多種藥用部位。例如薺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Medic.的種子、全草、花均可以作為藥材。薺菜花為薺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Medic.的干燥花序,具有涼血止血、清熱利濕的功效,主治崩漏、尿血、吐血、咳血、衄血等癥;薺菜子為薺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Medic.的干燥種子,具有祛風明目的功效,主治目痛、青盲翳長障等癥;薺菜為薺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Medic.的干燥全草,具有利水消腫、明目、止血的功效,主治水腫證、肝熱目赤、目生翳膜、血熱出血、淋證、崩漏等癥。平車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和車前Plantago asiatica L.的全草、種子均可作為藥材使用。車前子為車前Plantago asiatica L.或平車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的干燥成熟種子,具有清熱利尿通淋、滲濕止瀉、明目、祛痰的功效,主治熱淋澀痛、水腫脹滿、暑濕泄瀉、目赤腫痛、痰熱咳嗽;車前草為車前Plantago asiatica L.或平車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的干燥全草,具有清熱利尿通淋、祛痰、涼血、解毒的功效,主治熱淋澀痛、水腫尿少、暑濕泄瀉、痰熱咳嗽、吐血衄血、癰腫瘡毒。
對于某種植物多種藥用部位的植物,采取臨床上最常用的中藥材作為早春藥用植物的藥用部位進行統(tǒng)計,具體見表1。
3.3 早春藥用植物中藥功效統(tǒng)計
查閱《中藥學》[5]、《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6]、《中藥鑒定學》[7]等工具書或相關文獻資料中的中藥功能主治,將上述早春藥用植物的主要功效進行統(tǒng)計分析,大致可分為12類中藥,包括清熱藥、祛風濕藥、芳香化濕藥、利水滲濕藥、消食藥、驅蟲藥、止血藥、溫里藥、活血化瘀藥、化痰止咳平喘藥、補虛藥以及瀉下藥。其中,清熱藥占的比例最大,有26種;利水滲濕藥、止血藥、溫里藥以及化痰止咳平喘藥均有3種;消食藥、補虛藥和瀉下藥均有2種;祛風濕藥、芳香化濕藥、驅蟲藥以及活血化瘀藥最少,均只有1種,具體見表2。
4 分析與討論
通過對雙臺子區(qū)早春藥用植物資源調查發(fā)現,共調查到48種早春藥用植物,隸屬于16科38屬。主要優(yōu)勢科為十字花科和菊科,均有5種藥用植物,十字花科Brassicaceae代表植物有薺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Medic.、葶藶Draba nemorosa L.、寬葉獨行菜Lepidium latifolium Linnaeus,菊科代表植物有中華苦荬菜Ixeris chinensis (Thunb.) Nakai、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和長裂苦苣菜Sonchus brachyotus DC.。其中,大部分為早春開花植物,有41種;早春短命植物種類與數量相對于早春開花植物而言較少,僅有7種。
48種早春藥用植物中,以全草為入藥部位的植物種類最多,有33種,代表植物有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 Cav.、早開堇菜Viola prionantha Bunge和馬齒莧Portulaca oleracea L.等;以種子為入藥部位的早春藥用植物有10種,代表植物有葶藶Draba nemorosa L.、薺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Medic.和蛇床Cnidium monnieri (L.) Cuss.;以根及根莖為入藥部位的早春藥用植物有4種,代表植物是芒穎大麥草Hordeum jubatum L.、糙葉黃芪Astragalus scaberrimus Bunge;以果實為入藥部位的早春藥用植物僅有1種,為鶴虱Lappula myosotis Moench。
根據中藥功效不同對雙臺子區(qū)早春藥用植物進行統(tǒng)計分析,可分為清熱藥、祛風濕藥、芳香化濕藥、利水滲濕藥、消食藥、驅蟲藥、止血藥、溫里藥、活血化瘀藥、化痰止咳平喘藥、補虛藥以及瀉下藥12類。其中,具有清熱作用的早春藥用植物種類最多,有26種;利水滲濕藥、止血藥、溫里藥以及化痰止咳平喘藥均有3種;消食藥、補虛藥和瀉下藥均有2種;祛風濕藥、芳香化濕藥、驅蟲藥以及活血化瘀藥最少,均只有1種。
本次調查中還發(fā)現了紫花地丁、蒲公英、堿蓬等藥食兩用植物。紫花地丁和蒲公英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版)》收載品種。紫花地丁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干燥全草,味苦、辛,性寒,歸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臨床上常用于治療疔瘡腫毒、癰疽發(fā)背、丹毒、毒蛇咬傷等病癥。蒲公英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堿地蒲公英Taraxacum borealisinense Kitam.或同屬數種植物的干燥全草,味苦、甘,性寒,歸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的功效,臨床上常用于治療疔瘡腫毒、乳癰、瘰疬、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濕熱黃疸、熱淋澀痛等病癥。堿蓬為莧科植物Suaeda
glauca (Bunge) Bunge的干燥全草,為盤錦等地沿海灘涂地特有植物種。堿蓬不僅可以降低土壤含鹽量,還可改良土壤鹽堿度。現代研究表明,堿蓬還可被制成堿蓬罐頭、堿蓬飲料和即食堿蓬菜等[8]。據文獻報道,羅布麻葉[9]、檉柳[10]、枸杞[11]等均屬耐鹽植物品種。建議開展堿蓬、羅布麻葉、檉柳以及枸杞等耐鹽植物的栽培種植,改善濱海土壤鹽堿化;開發(fā)研究藥食同源植物堿蓬、蒲公英等,高效利用早春藥用植物資源。
參考文獻:
[1]周彥博.遼寧省早春植物資源調查[D].沈陽:遼寧大學,2019.
[2]張金龍.東北早春類短命植物區(qū)系及分布格局研究[D].哈爾濱:東北農業(yè)大學,2008.
[3]高松.遼寧中藥志[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4]秦忠時.東北草本植物志[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5]高學敏.中藥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7.
[6]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20.
[7]康廷國.中藥鑒定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6.
[8]吳瑩,張建逵,尹海波,等.遼寧省盤錦市雙臺子區(qū)早春草本植物資源調查[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20,27(10):1-4.
[9]蔫柄飛,宗軻寧,賈昭昭,等.山東半島鹽堿地羅布麻葉中10種元素的測定[J].煙臺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工程版),2019,32(4):321-325.
[10]劉克東.大同盆地6個栽培樹種耐鹽能力評價及甘蒙檉柳耐鹽性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yè)大學,2012.
[11]高峰.三種枸杞的耐鹽性比較及LbHKT基因的抗鹽鑒定[D].咸陽: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