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賀浩
探訪影音大師Hi-Fi展廳
稍早前廣州展專訪上,AGD創(chuàng)始人Michael B?rresen曾表示,如果將旗下3個品牌——B?rresen音箱、Aavik放大器/訊源和Ansuz線材/音響附件(俗稱“丹麥三杰”)組合搭配,將有利于“構建更好的系統(tǒng)方案”。話音剛落,AGD中國總代理影音大師已將其位于上??偛康叵率业腍i-Fi展廳翻新完畢,組建了一套總價達500萬元,包含3大品牌旗艦系列產品以及Pro-Ject Xtension 10黑膠的超級Hi-Fi系統(tǒng)。
一套Hi-Fi系統(tǒng),誰將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自然眾說紛紜。但習慣上,人們會將注意力聚焦到“末端”,即音箱身上。
TS2 05音箱所處的0系列,是B?rresen 的旗艦系列。3路7單元的它,擁有高度差不多與人耳齊平的特制鋁帶高音、2個4.5英寸中低音和4個8英寸低音。其中的鋁帶高音,振膜量僅1/100g,遠超同類制品,也令高頻可以輕松達到50kHz。
換個角度觀察這間Hi-Fi 展廳
三明治結構的碳纖維材料中低音單元,以兩層碳纖維夾住蜂窩狀、4mm厚度的Nomex材料,從而兼顧高剛性和輕質量的特征,振膜重僅5.5g,自然有助單元獲得更好的加速系數(shù),分辨率和工作效率都得到提升。
B?rresen TS2 05“至尊銀版”旗艦落地音箱
質量僅為1/100g 的鋁帶高音
碳纖維復合材料打造的中低音
TS2 05“至尊銀版”接線柱特寫
至于說“至尊銀版”的稱謂,則另有故事。創(chuàng)始人兼設計師Michael B?rresen早年操刀Raidho Acoustics,他發(fā)現(xiàn)單元中含鐵材料越少,音質表現(xiàn)越好。因此B?rresen音箱中普遍選用了無鐵單元。不過他認為這樣還不夠,于是在“至尊銀版”系列中,將動圈單元的轉接環(huán),換成純銀材質,每個重約1磅(約合454g)。貴金屬的加入,不單令音箱更為“尊貴”,增加了傳導性,聲音效果也得到了改善,自然需要特別注明。
TS2 05的箱體,邀請丹麥當?shù)刂揖邚S共同打造。習慣上我們會說,采用了“XXmm厚的XX板材”,實則卻非如此。因為其箱體材料非常多元化,包括中密度板、高密度板,中間部位更是用到了實心胡桃木嵌件。這樣做,勢必增加工藝的復雜度和制造成本,但對于B?rresen這樣專注Hi-Fi音效的品牌來說,當然愿意為此付出。
箱體結構圖(源自官網(wǎng))
前寬后窄的箱體結構
有助抑制共振的Ansuz Darkz T2 Supreme 腳座, 內嵌鈦合金鋼珠
Aavik C-880 前級、P-880 后級(前排)
散熱片盡頭,是Rasmussen 簽名的銘牌
型號的標注,位于機身居中靠前位置
C-880 的液晶屏和包覆橡膠材料的音量旋鈕
機身側面散熱板特寫
P-880 后級,200W A 類輸出(8Ω 負載下)
Aavik Streamer S-580 流媒體播放機
Aavik DAC D-580 D/A 解碼器
Pro-Ject Xtension 10 黑膠唱盤
驅動B?rresen TS2 05“至尊銀版”落地音箱的,是Aavik C-880前級和P-880后級。
Aavik的產品,后綴以3位數(shù)字示人,代表不同等級/系列,從180、280、580到880。毫無疑問,880是目前最高端的型號,而眼前這套880組合更有其紀念意義——這是Aavik量產的第一套(編號No.001)分體式前后級。
明眼人看到這套880前后級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尤其是散熱片)。的確,它的外觀設計出自Flemming Eirk.Rasmussen(Gryphon前老板兼設計師)之手。在機箱頂部居中靠后的位置,還能看到Rasmussen簽名的銘牌。
880前后級用到了實心銅機身,這既緣于Rasmussen對銅材的癡迷,也和Michael B?rresen專注聲音表現(xiàn)密不可分。此舉降低了內阻、電感、提升了阻尼系數(shù)并且保證放大器有更低的運行溫度(高效散熱)。至于說銅板、層壓板和底部鈦金屬構成的復合式設計,還可以起到降低共振的作用。
880前后級均為A類放大,Michael B?rresen對電源和降噪還做出了許多獨到的處理,源于Ansuz線材品牌的降噪理念也被充分應用,這似乎也印證了他所強調的——將開發(fā)不同產品時積累的經(jīng)驗和技術,運用到其他產品中,獲得細微的提升?!拔蚁M阉心軌驇碚蛐Ч募夹g,應用到所有產品中。我們通過不斷探索,來了解為什么這樣做才是最好的,”他在接受采訪時曾這么說過。
P-880后級擁有A類200W的輸出。我一直認為,這必須是“龐然大物”才能勝任的,可Aavik卻給出了不同的說法。在強調電路設計可以確保無論需要多大輸出電流,都能維持在A類狀態(tài)的同時,又表示不會消耗無用功(傳統(tǒng)A類電路效率極低,因此需要巨型散熱片將電能白白消耗掉)。此外,他們還選擇將電容安裝在每一對輸出晶體管旁邊(一共有8對),縮短電流路徑,不僅噪音更小,也降低了發(fā)熱。
再往前追溯,便是訊源器材,它們集中于后方器材架上,分別是Pro-Ject Xtension 10黑膠唱盤(搭配Ortofon MC Windfeld Ti唱頭)、Aavik RIAA R-580唱放、Streamer S-580流媒體播放機和DAC D-580解碼器。由于880只更新了前/后級和合并機(I-880),因此訊源、解碼和唱放還只用到了580系列。
O◎ofon MC Windfeld Ti 唱頭
Aavik RIAA R-580 唱放
Ansuz Mainz8 D3 電源分配器
背后一覽,同樣添加了Sparkz TC3
受數(shù)播玩家追捧的Ansuz 網(wǎng)絡交換機
應用模擬抖動技術的Sparkz TC3
具備降噪和共振抑制的喇叭線
抑振、可降低共振的Ansuz Darkz T2 Supreme 腳釘
視聽室器材全景
Streamer S-580配有Aavik專屬App,支持Tidal、MQA、vTuner和Qobuz等流媒體應用,獲得Roon Ready認證。音頻解碼使用兩組獨立高精度、低抖動時鐘,分別處理44.1kHz和48kHz信號,并有獨立供電。
DAC D-580配有5組輸入,包括USB、光纖和同軸。DAC部分選用4層PCB電路板,希望在廣泛且復雜、來源不同的信號中保持原始和自然的音質。同時又提供了4組上取樣和濾波輸出,允許用戶進行個性化設置。
RIAA R-580具有62dB增益,唱頭負載于5~50Ω之間可調,1000Hz時的信噪比達到了94dB,強調在低噪前提下可提供豐富的聲音細節(jié)。
對B?rresen、Aavik和Ansuz這3個品牌有了初步認知后,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非常特別的內在邏輯,那就是在降噪和共振抑制處理上,Ansuz的技術既能獨立應用,催生出各種附件產品,又能融入前兩者的器材中,這似乎也驗證了Michael B?rresen所謂將三者集成在一起后,將有利于“構建更好的系統(tǒng)方案”。
Ansuz的線材/音響附件,除了利用物理特性、編織方式和長度變化,來減少噪音,還會通過被動或主動方式加以“干預”。比如應用了Ansuz模擬抖動技術的Sparkz TC3,通過連入市電網(wǎng)絡來消除電路中的噪聲。再如Ansuz Mainz8 D3電源分配器(排插),也能通過有源方式為其他Hi-Fi組件提供純凈電源。某些線材自帶直流電路,更是為了達成噪聲抑制的目的。
由此,系統(tǒng)本底噪聲會變得非常低,開機后加大音量,在沒有饋入音頻信號的同時,貼近音箱單元去傾聽,會發(fā)現(xiàn)根本沒有任何噪聲產生。
這是個充滿挑戰(zhàn)的采訪,當我試圖剖析“丹麥三杰”各款產品時,會發(fā)現(xiàn)有太多的知識點需要去補足。若是要就此一一驗證,更得假以時日。因此,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機會去接觸和認識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