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涵
故鄉(xiāng)的特色,也許像她的名字那樣——常州,一個一如往常的平凡小城。
雖說地處江南,但這兒卻算不上是一個“勝地”。論風景,不如蘇杭綺麗多姿;論歷史,不如南京處處舊時王謝堂前燕;論佳肴風味,也不如無錫有令人驚艷的糖醋排骨小籠包。但獨屬于常州的平淡味道,卻被每個生活在這里的人烙進心底。
就論吃食吧,常州的一大特色是麻糕,用一個詞來形容,實誠!比手掌還大的個頭,比課本還厚實,絕對值得上三塊錢。第一口下去,吃的是沒味的面餅,滿口的干餅混著芝麻粒兒,倒像要把人給噎住了。但再細品,就發(fā)現(xiàn)砂糖越來越多,香甜的餡和厚實的皮可謂是“天作之合”。原來,平淡無味的餅皮下竟也藏著香甜,細細品味,品出了常州生活的幸福感。從小聞著麻糕香長大的常州人,偶爾早上出門時嗅到這股裊裊的香氣,一天的平淡生活便先有了兒時記憶里的香甜作開頭。聞著香,掏錢去買上一個解解饞,一如往常的香氣,一如往常的幸福味道,麻糕就在心里與“常州”“煙火氣”“幸?!钡茸盅蹆壕o緊烙在一起。
再說生活節(jié)奏吧!這里的人總是不疾不徐,從容地在路上走。走到青果巷,那里有熟悉的白墻、黛瓦,青石磚上長著幽幽青苔,不是戴望舒雨巷里丁香般的憂愁,也不似白居易“日出江花紅勝火”那般奪目,那里的運河靜靜流淌,大船在水面好像行駛了幾百年,那里有周有光的故居、穿旗袍的女子、做糖人的老爺爺、戴著紅領(lǐng)巾的志愿者……他們神奇地融合在這條小巷里,那看似尋常的小院,深處可能正有二三知己在品茶談天,有幾個票友在揣摩錫劇。你在這里走著,會感到煙火氣與雅致并存,平淡與幸福同在。
常州這座城,總有著讓常州人深愛著的平淡,卻蕩漾著幸福的味道。
指導教師: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