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巖
暮色漸晚,我踮著腳,逆著光,仰望著書法老師提筆揮毫的清癯身影。那青黛色的西山,酒醉似的晚霞,都一齊映照在書案上的那一方硯臺里。那里別有一方天地,別有一種幸福的味道。
童年時,我便在墨香的浸染中長大,書法老師練習了20多年書法,他有著許多形態(tài)各異的文房四寶,我尤其喜歡放在書案上的那方硯臺。青灰的顏色,因石造型,方中帶圓,圓中帶著些古樸,墨池的周圍鐫刻著一圈淡雅的竹。書法老師告訴我,這硯又名端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首,歷史可追溯到一千三百多年前初唐時期的端州。端硯的石料質(zhì)地非常特殊,產(chǎn)地周圍山巒起伏,江河縱橫,開采十分艱辛,一方小小端硯凝聚了勞動人民的血汗與智慧。
我輕輕撫摸著端硯,感受著潤滑的質(zhì)感。看那一橫一豎、一撇一捺里都蘊含著君子溫潤如玉、為人方正的訓誡。
跟著老師學習書法,還是后來的事情。正是這一方精美的端硯,讓我對書法里的奧秘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可是一個“永”字卻把我折磨得焦頭爛額。當我欲擲筆而去時,老師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可知你用的這方硯臺是從100米深的坑石里開采出來的,千磨萬擊,精雕細刻,才有了如今的模樣,所以才非常珍貴。寫書法也一樣,有時難免會很辛苦,但功夫到了才是真?!?/p>
隨后我又寫了一個“恒”字,雖然不如字帖上臨摹的那樣相像,但也有我自己的特點,色如漆,剛?cè)缢?,書法老師也在旁邊點了點頭。永恒這一詞也鐫刻在我年少的心里,成了一方永不磨滅的印記。
功夫到了才是真。至此,我放下了焦躁,靜心提筆,緩緩書寫。橫,是日月更替里我的努力;豎,是四季輪轉(zhuǎn)中我的不息;撇,是汗水中的篤行不?。晦?,是目光中的踔厲奮發(fā)。那小小的一方端硯早已成為我的摯交,也曾迎接朝陽,也曾送走月光。它靜立于桌角,枯了又盈,盈了又枯。歲月,就這樣淺淺地,悠悠地,在墨色里,在筆尖里,流淌。
一路走走停停,徜徉在那獨好的風景里。那些老師曾經(jīng)教過我的道理,常常浮現(xiàn)在耳畔:要學習硯臺,虛心、平和、端端正正;要學習筆墨,雖篆草行楷而不失規(guī)矩;要學習宣紙,學會接納與拼搏。我漸漸懂得,學習書法,學的不僅僅是一門藝術(shù),更是心之思、心之感、心之悟。
突然心旌一蕩:這些才是真正的幸福的味道,才是真正的成長印記。
‖吉林省長白縣一中‖指導教師:李麗
[JIJIGONGZUOSHI][吉吉工作室]
在中華文化中浸潤越久,越能感受到許多獨具魅力的藝術(shù)門類,書法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文房四寶,筆墨紙硯,每一種都帶有其自身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書寫傳承,楷草篆隸,每一類都銘記著文字綿延的脈絡(luò)。小作者只是初窺書法門徑,也能從一方硯中探到古樸的哲理,從一個字里揣摩成長的真意:橫是努力,豎是不息,撇是篤行,捺是奮發(fā),一筆一劃都在筆尖上流轉(zhuǎn)出心之感悟,青春里一寸寸的拔節(jié)生長也就這樣刻印于墨色的磨礪中。
學習一門藝術(shù),何嘗不是在學習人生的道理呢!
【適用文題】領(lǐng)悟;書法無言;青春的樣子……(苗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