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光陰如梭,轉眼間我已經(jīng)教書育人十八載了。這期間,我輾轉任教過兩座城市的三所中學,帶過的學生人數(shù)眾多。有些學生特點突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還有些學生表現(xiàn)平淡無奇,早就相忘于人海了。
初夏的一天,我收到了一封來信。這封信的收件地址只寫了我的姓名和現(xiàn)在的單位名稱,其中學校地址還寫錯了街道,可見寫信人對我的具體情況不甚了解。這封信幾經(jīng)波折,最后還是送到我的手中了。這個年頭還會有人用紙筆寫信?這會是誰給我寄來的信呢?懷著疑惑的心情,我拆開了這封信。
老師:您好!我鼓起勇氣給您寫了這封信,但不確定您是否能收到我的來信,因為和您分別的日子太久了,關于您的消息都是從同學那兒打聽得知的。老師,我是小丹啊,或許您早就不記得我了。當同學們嘲笑我回答不出問題的時候,您總是微微一笑:“沒關系,你再思考思考,我相信你下次會回答得更好?!?/p>
記憶的閥門霎時間被時光的洪流沖開了。原來是她,小丹是我的第一屆學生。彼時,我剛剛大學畢業(yè),在一座山城里的一所普通中學開始了教師生涯。那時的我只比學生年長幾歲,課上喜歡小組討論,課堂氣氛異?;钴S;課后經(jīng)常和學生打成一片,教學樓下的操場經(jīng)常能看到我和學生相約打球、跑步的身影。我還常常伏案備課至深夜,精心準備每一節(jié)課的教案和課件。初為人師的日子,我總是精力充沛、笑容滿面,希望將最好的一面呈現(xiàn)給我的學生。
山區(qū)學校的孩子接觸英語的時間較晚,因此很多學生的英語成績不夠理想。小丹是一個性格內向的女孩子,她的成績中等偏下。在我的英語課堂上,她總是低著頭,害怕與我目光接觸,更害怕被我點名回答問題。當時作為年輕教師的我,教學風格活潑熱鬧,師生互動很多,一節(jié)課下來全班同學基本都要被點名回答問題,因此學生背后送我一個綽號——“問題”老師。每次點到小丹回答問題,她都很緊張,結結巴巴地吐出一兩個單詞,很少能連詞成句,小臉漲得通紅,攥著衣角馬上要哭出來的樣子。每每這個時候,幾個調皮的男生總是帶頭起哄嘲笑她:“老師,她不會回答這個問題,我來我來!”這時小丹的表情就更難看了,而我就會很自責,一邊安撫小丹:“沒關系,你再思考思考,我相信你下次會回答得更好。”一邊制止那幾個帶頭起哄的調皮男生,順勢請他們來回答幾個問題。小丹坐下來以后,總是特別沉默,把頭深深地埋在桌子底下。這樣的情景重復多次之后,我決定開導開導她。
一次課后,我主動約小丹放學后去跑步。小丹抬起頭,雙眸里閃爍著疑惑的小星星,她遲疑了一下然后點了點頭。放學后,她早早地就在操場等著我了。我們一邊慢跑一邊聊天,起初她的話語很少,跑了兩圈下來,她才慢慢地打開話匣。小丹來自一個單親家庭,父母離婚后,媽媽離開了,她和爸爸、奶奶一起生活。爸爸是長途貨車司機,常年不著家,奶奶耳背,眼睛也不好使。每天放學后,小丹都要趕回家給奶奶做飯,等她做完家務攤開作業(yè)時,時常是深夜了。山區(qū)學校里這樣的留守兒童很多,每個不幸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個不幸的家庭故事。
在那之后,我開始給班里幾個基礎較弱的孩子免費補課,小丹也在其中。每天中午,小丹在家給奶奶提前做好晚飯,就是為了不落下我放學后給他們“開小灶”。這幾個孩子雖然基礎弱,但學習都很努力,尤其是小丹,她甚至開始學會主動提問,把課堂上沒弄懂的地方記錄下來,請我給她再講一遍。一個學期過去了,期末考試中,幾個孩子的英語成績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小丹進步最大,她的眼睛里閃爍著喜悅的小星星,笑著說:“老師,放學后我們一起去跑步嗎?”我笑著點點頭答應了。
傍晚的校園里,彩霞滿天。操場跑道上三三兩兩的學生相約在跑步。小丹看到我,歡快地迎上來告訴我:“老師,我媽媽回來了!”原來,小丹的父母和好了,決定復婚。在夕陽的余暉里,小丹整個人異常興奮,那天她說了很多話,內容關于家庭、老師和同學們。我微笑著、傾聽著,分享她的喜悅。末了,小丹說:“老師,您知道嗎?我很羨慕您,您工作認真負責,對學生盡心盡力??吹侥刻炷敲捶e極努力地生活,我以后也想做一名老師,像您這樣的老師!”我笑著伸出小手指和她拉鉤:“好啊,那我們一言為定,我等著你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老師!”
媽媽回來之后,小丹的狀態(tài)更好了,她不再需要承擔全部的家務,能夠把更多的時間用來追趕學習,課堂上她也不再懼怕回答問題,反而積極舉手回答問題,課后常常看到她追著各科老師請教問題的身影。大家都說這個孩子變了,朝著更好的方向在進步。更重要的是,她整個人神采奕奕,眼睛里閃爍著自信的小星星,和同學們的關系越來越融洽,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了。
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時光。我初為人師的青蔥歲月和最美好的職業(yè)回憶都留在那所山區(qū)學校里。三年后,小丹考上了市里的一所重點高中,她堅持每學期給我寫信和打電話,并且告訴我將來想要去讀師范院校。我總是微笑著鼓勵她:“加油,只要你堅持不懈,一定會實現(xiàn)夢想的?!痹俸髞?,我因為工作調動離開了那座山城,因而和小丹失去了聯(lián)系。十幾年過去了,我時常會回憶起初為人師的那段歲月。小丹總是我第一個想到的學生,也不知道她是否實現(xiàn)了當年的夢想。
如今收到她的來信,我從心底笑出聲來。小丹告訴我,她高考后順利被本省一所211師范院校的英語專業(yè)錄取了,本科畢業(yè)后被保研,再之后她回到家鄉(xiāng)的一所中學任教。她說她常常會想起我,并向同學打聽我的消息。這次嘗試著給我寫信就是為了告訴我,她實現(xiàn)了當年的夢想,成了一名人民教師。小丹在信里說:“老師,每當校園里放著那首《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我就會想起您,想起您在我回答不出問題時的微笑鼓勵,想起您課后陪我跑步談心助我度過那段人生至暗時光,想起您犧牲休息時間為我們課后補習的辛勞,正是因為您關心我,‘看見我,我才下定決心要成為一名能對學生負責的教師。您看,我做到了,長大后我真的成了您!”
我捧著這封信,耳畔回想起那首《長大后我就成了你》,嘴里情不自禁地哼出聲來:“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教育的核心就是愛,教育與愛須臾不可分離。為人師者,當我們帶著敏感、機智和愛,進入每一個孩子獨特的生命場域之際,當我們看見、保全、尊重每個孩子獨特的生命體驗,意識到每個孩子的“存在”,并讓孩子感受到老師的“在”,那么教育就潛移默化地發(fā)生了。而對作為老師的我來說,被學生“看見”,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作者單位:廣東中山市第一中學)
責任編輯 成 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