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膠州市瑞華實驗初級中學(xué) 周甜甜
新版《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正式發(fā)布后,很多過去人們飼養(yǎng)的寵物鳥也升級成為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從此以后,大家就不能再隨心所欲了,這些籠中鳥終于可以在天地之間自由地飛翔了。
因為能“說話”,鷯哥和八哥可能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寵物鳥了。注意了!雖然鷯哥和八哥長相、體型和名字差別都不太大,并且還有那么一點親緣關(guān)系,但它們卻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鳥類。
鷯哥是雀形目、椋鳥科、鷯哥屬、鷯哥種下7 種鳴禽的統(tǒng)稱。它們在籠養(yǎng)鳥里算體型比較大的一種,體長20~30 厘米,成鳥體重160~250 克。鷯哥的野生種群分布于我國的云南、廣西、海南的部分地區(qū),僅有華南亞種一種。
在野外,鷯哥通常棲息在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區(qū)的常綠樹林里,以各種昆蟲和植物果實為食。鷯哥通體黑色,頭頸部還散發(fā)出金屬般的光芒。它們裸露的臉部和頭后的肉垂為黃色,嘴為橘紅色,腳為檸檬黃色,飛行時翅膀上有一排橫貫的白斑。
鷯哥
八哥是雀形目、椋鳥科、八哥屬、八哥種下3 種鳥類的統(tǒng)稱。它們的體長、體重、體色都和鷯哥差別不大,但八哥前額那長而豎直的羽簇是它與鷯哥最大的區(qū)別。另外的不同之處是,八哥的嘴為乳黃色,腿腳為金黃色。
八哥在我國的分布范圍很廣,從四川、云南以東到陜西、河南以南的地區(qū)均有野生種群棲息。但其臺灣亞種僅生活在我國臺灣省,海南亞種則棲息在海南省以及越南、老撾南部。
生活在野外的八哥,雖然同樣也是以各種昆蟲和植物果實、種子為食,但它們似乎更喜歡“親近”人類,常在耕牛背上啄食虻、蠅、虱等,也經(jīng)常跟在農(nóng)業(yè)機械的后面,啄食被犁翻出來的蚯蚓、蠕蟲等。在食物匱乏的時候,八哥甚至?xí)巴祟惖牟藞@,以各種蔬菜稚嫩的莖葉為食。
鷯哥現(xiàn)在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而八哥則是國家重點保護的“三有”動物,即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tài)、科學(xué)、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藍點頦和紅點頦又被稱為“藍喉歌鴝”和“紅喉歌鴝”,古時候大多在皇宮內(nèi)院里飼養(yǎng),是我國傳統(tǒng)的籠養(yǎng)鳥。它們分屬于雀形目、鶇科、歌鴝屬、藍點頦種和紅點頦種。
藍、紅點頦全身大部分都是土褐色,眼睛上的眉紋為白色,體長也都大約十幾厘米。從外觀來看,它們之間的區(qū)別主要在于,藍點頦的頦部和喉部為藍色,紅點頦的這些部位則為紅色。不過,兩者雌鳥的頦部和喉部均為白色。
野生藍點頦和紅點頦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都有分布。由于是地棲鳥,它們一般都棲息在靠近小溪、湖泊、沼澤等水源的灌木叢中,主要以半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的昆蟲為食,偶爾也啄食植物種子。
野生的藍點頦和紅點頦都是候鳥,藍點頦每年夏季都會飛到我國東北以及俄羅斯等地繁殖,而紅點頦夏季則主要在我國東北、青海以及甘肅南部、四川西部高原繁殖。到了冬天,它們又會飛到我國溫暖的南方,如云南、廣西、海南等地越冬。
目前,藍點頦和紅點頦都成為了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云雀是雀形目、百靈科、云雀屬、云雀種下11 種小型鳴禽的統(tǒng)稱,而蒙古百靈鳥則是雀形目、百靈科、百靈屬、蒙古百靈種唯一的一種鳥類。
云雀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是留鳥,但在我國它們則在東北、西北地區(qū)繁殖,到了冬季大部分會遷徙到長江以南地區(qū)越冬。成年云雀體長不會超過20 厘米,體重不會超過50 克。它們?nèi)砘径际亲睾稚?,看起來跟麻雀差不多,但不同的是,云雀的后腦勺長有羽冠。云雀的叫聲柔美而嘹亮,并且在飛行中也能不斷地“唱歌”。
在野外,云雀選擇棲息地時會特意避開有高大木本植物的森林,而選擇在稀樹草原、沼澤濕地、高原荒漠等視野開闊的地方生活。它們也是雜食性動物,主要以植物種子和無脊椎動物為食。
蒙古百靈鳥野生種群主要分布于我國內(nèi)蒙古以及東北、西北地區(qū),但在長江以北的河南、河北、北京等地也偶有所見。它們也是一種小型鳴禽,成年體長最長紀錄為21 厘米,最大體重60 克。其上體黃褐色,下體白色,兩條白色并在后腦勺相接的眉紋尤其引人注目。
蒙古百靈鳥一般棲息于草原、半荒漠地域,尤其喜歡在草本植物茂盛的小溪、泉眼、湖畔附近出沒。它們大約90%的食物是禾本科植物的種子,但同樣也會啄食昆蟲和無脊椎動物。
目前,云雀和蒙古百靈鳥也都成為了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在我國傳統(tǒng)的籠養(yǎng)四大名鳥中,除了藍、紅點頦,百靈鳥之外,畫眉鳥也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而繡眼鳥則屬于國家重點保護的“三有”動物。
云雀
蒙古百靈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