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龍
“常在河邊走”,下一句是,“哪有不濕鞋”。不過,以我的親身體驗,則是:常在河邊走,風景看不夠。
這“河”,不一般,中國第一歷史文化名河——秦淮河。距離我住的月光廣場小區(qū),不過300米。這“風景”,也不一般。河邊有高低錯落的三條步道,一條步道,一種風景,主角是植物、動物、寵物。當然,人在看風景,人又是最活潑的風景。
先說動物。最鼓噪的是夏秋時節(jié)的知了,叫個不停,唯恐人不知。最神秘的是螢火蟲,溫馨又從容,忽明忽暗,是逗城里的孩子玩,還是炫耀有一套自備的照明裝置?河邊最常見的動物是狗,它們已升級為寵物了:體型不同,品種各異,毛色眾多,衣飾奇特。
再說植物。一年四季,我懶得喊出它們的名字,也實在是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只有借助鼻子,聞香識花草。春天蘭花,夏天槐花,秋天桂花,冬天梅花……一種花一種香:有的濃香,有的清香,有的甜香?;ǖ南阄叮瑩?jù)說是因為芳香油分子不停地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
接著說說人。河岸線長了,什么人都有。不同時段,不同的人;不同地段,又是不同的人。鬼臉城公園附近,是孩子們的樂園;大橋引橋下方,常常是大媽翩翩起舞的廣場。不管什么年齡、性別、籍貫的人,也不管是走,是跳,是坐游船,是釣魚,是打太極拳……他們都是自然的、隨性的、放松的、悠閑的,有時甚至可能是放肆的。
河邊顯然是一個幽靜的也是喧鬧的好地方。每次河邊走走,思路都像被河水汰洗過一樣清爽,忽有靈感:沒有高樓大廈,不需要車水馬龍,秦淮河邊不正是社會發(fā)展的一個投影嗎?在這里,邊走邊看,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豐富、生動、溫馨、浪漫的微縮景觀和充滿喜怒哀樂的人間百態(tài)。
(據(jù)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