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 / ]本刊編輯部統(tǒng)籌[ / ]張 丹 錢夢佳
實習記者[ / ]胡 琳 陳嘉琦 馮勇勇 孫丹陽
學生記者[ / ]王奕晴 趙昱潔 鄭思雨
學校支持[ / ]嘉興市第一中學 寧波鎮(zhèn)海中學
杭州高級中學 溫州中學
圖[ / ]視覺中國
梔子花開,鋪滿眼簾,四樓的課桌里已空無一物。
了然于心的幾十級臺階,刻意地,想再驗證、再驗證一遍。
那是離開便再也回不去的地方,那是我的青春駐地。
學生時期的時間節(jié)點之一是以“校園”為計算單位。初秋時節(jié),我們走進一所校園,每日往來其間,目之所及,皆是校園建筑。盛夏花開,揮手告別,“再見”或是“不再見”,如期,會走進另一個校園里。四季輪轉(zhuǎn),我們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學習中,把流動的青春存儲在了凝固的建筑中。
建筑,“見”筑。在校園建筑里,我們看見學業(yè)、友情的記憶,看見幾代人的璀璨青春,看見“逸夫樓”相連的校園路和人生路,看見落葉墜入前進的洪流中,看見設計師們的締造與給予,看見有趣,看見想象……
建筑,是今天的人對當下的總結(jié)和闡述,也是對未來的展望和預期。好的建筑,體現(xiàn)了人們的價值觀、對空間的理解和認識、對建筑和環(huán)境關系的表達,校園建筑與千萬個師生的靈魂碰撞交融,影響人、感染人,讓自然環(huán)境和人在建筑上留下各自的痕跡。這樣,校園建筑便承載了集體記憶、文化傳承和美學教育。
校園建筑,是建筑師送給在里面穿梭的師生們最好的禮物。